在自然中找到生活生如夏花
- 来源:安邸AD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然,生活,夏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6-21 13:02
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长得和另一片叶子一样。这也许是自然总能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夏日如约而至,在自然盛开绽放与生机盎然之中,我们找寻与自己相处的舒适方式。
“花,我们这次的拍摄会用大量的花朵。”客座编辑凯莉·韦斯特勒(Kelly Wearstler)在与《安邸AD》团队讨论拍摄方案时这么说,她说那是最能体现这个季节活力的形式。在拍摄当天,Kelly和团队创作了多个场景,不仅表达她无限的创作欲和能量,更让我们对这位“设计女王”的创意及思维感到佩服。当然,象征夏日的能量不仅体现在这次拍摄中,Kelly Wearstler的职业创作生涯也充分说明本期主题“Blooming绽放”。“在对的土壤种下种子,开出花朵。”知名作家Gassmann在此次专访中这么描述。Kelly被称为“设计女王”,涉足室内、家具设计、艺术画廊工作,酒店及住宅室内作品遍布全球。大量精彩的家居家饰系列作品、不断推陈出新的艺术画廊、出版过多部设计及美学探索的书籍(最新一本书即将在2023年秋季出版)……在专业设计领域里她从未停止脚步。在外界看来,她不只是一个“生活美学打造者”,更是一位实践者,她几乎每天更新自己的社交媒体内容,有时是自己的作品,更多的是让她受启发的艺术、设计、建筑、时尚……“我从来不感觉疲倦,世界上有这么多有才华的人,这让我想变得更好,学会更多。”在米兰设计周期间,我们在AD全球派对上与她再度相见,彼时的她从旅居的巴黎到访米兰,向我们分享给了她的灵感新发现,而通过本期的合作内容,你一定能得到许多启发。
此外,我们独家专访了两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及王澍先生。我们在深刻的对谈中了解到一位来自西方的建筑师对历史的尊重及理解,一位来自东方的建筑师如何用当代建筑勾勒心中那座乌托邦一般的中国园林。我们还带来了关于米兰设计周的专题报道,内容多达50余页,包括一组米兰新品大片、30多页的设计采访以及10页的趋势梳理。睽违3年回到米兰设计周现场,我们能明显观察到许多变化:“谨慎而乐观”是品牌及设计师所保持的态度,在疫情暴发前几年的米兰设计周能见到的大量沉浸式展览,在今年则明显减少,强调设计及其带来的空间能对未来生活方式带来何种启发,这也让我们将2023年的专题报道方向定位于“空间氛围”——对产品的关注不仅在设计本身,而是它如何带动生活场景的创造,毕竟设计终将进入生活。专题团队带着这个问题前往米兰,在设计师们的问答访谈拍摄中,试图去寻找“现场对话集”之外的答案,借由这组专题报道让去过或没去过今年米兰展的读者们,都能用一个新的视角去阅读新的设计并发掘新的生活艺术。在Object Portrait栏目,编辑团队梳理了五个方向,从产品背后的逻辑出发,归纳总结今年的新品方向。而每年《安邸 AD》都会在米兰展新品登场的第一时间,与知名造型师Candida Zanelli及摄影师Sylvie Bequect合作一组当地的新品拍摄。“今年我们想谈谈真实和虚构世界。”Candida在与团队讨论概念时如此说道。自改版以来,我们赋予“风格剧场”更深刻的含义,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风格剧场的立意在于创造更具文学、哲学与美学的语境,使人对“新品”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信息”。“听了Candida的想法,我们决定用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作为文本。”视觉总监朱隽这么说,因此这一组“风格剧场”结合了卡尔维诺笔下的虚构文学,同时结合Piero Fornasetti先生的手绘作品及2023年精彩家具新品,你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阅读欣赏这组故事。
《安邸AD》的春季刊上市之后,我们受邀在2023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进行了开场演讲,主题为“相遇:反思杂志、阅读与家”,分享了中国精彩的家及来自东方的生活艺术实践,获得了各界肯定,也激发了更多人对当代中国生活方式、家、建筑及设计的浓厚兴趣。本期我们要分享的家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杭州、深圳、昆明……它们的风格及空间氛围截然不同,却都呈现着当代中国生活艺术的方方面面,如同大自然里的每片叶子各有姿态而迷人。在迎接盛夏的当下,不妨向阳光、自然和设计借点儿活力,在生活中绽放自己的艺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