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武
(陕西省丹凤中学 726200)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学习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了解高中学生学习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通过结合教材与案例、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善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15-01
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最为紧张和重要的时期,因为不管是出于对知识晦涩难懂的理解,还有对于即将面临的高考,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而数学科目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如何能够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成为了许多高校学生和教师的目标。
一、现阶段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条件受限
据调查显示,学生由于所受其他阶段教育不同,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上产生较大差异,基础好的同学在知识掌握上学习更为迅速,而对于基础能力差的同学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减退,且高中数学知识相较于初中阶段难度又有明显提升,学生表示在学习数学上出现了一定难度。更有甚者,学生由于学科能力不均衡出现偏科现象,降低数学学习的热情,对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产生了巨大影响[1]。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停留在教师在讲台讲、学生被动接受这一点上,或者把重点放在大量习题练习上,认为题做的越多越好,而对于数学公式更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不变应万变”,忽视了数学科目其实是一门讲逻辑的学科,学生每天机械学习,无法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遇到相似的问题容易生搬硬套,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得不到有效拓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三)学生缺乏实际应用
有些教师在讲过一道题目之后,下次对类似的题型会一概而过,而学生在面对此类型问题时,会认为这道题自己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再做一遍,但实际上由于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解题过程很容易忘记,只有自己独立完成,形成反复记忆,对于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靠。
二、提升高中学习数学能力的解决措施
(一)提升教学方法手段
相对小学和初中数学的知识来讲,高中数学对知识逻辑性和思考难度更加深入,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尤其是在学习几何课程期间,图形与符号、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就更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而对于空间思维能力不足的同学,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工具,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发展[2]。例如:教师在讲解“球面距离”这一知识点时,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Flash动画画出一个球状物体,通过视频慢速度播放让学生清晰看到弧线从一个顶点出发,通过不同弧线到达另一个顶点。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将不同角度展示在同一画面里,这样学生通过最直观的图像既可以把教学知识点很好把握,又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力。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如果一味要学生被动接受,是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一目的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角色,在课堂中多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思考、探究与实践之中,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另外教师在教学讲解中,要掌握方法,由浅及深,层层深入。例如:在讲解已知集合A={x∣ax2+2x+1=0,x∈R},若集合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这一题时,我们可以分析出: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换句话说,方程至多有一个解,也就是说,要么方程无解,要么方程只有一个解。又因为二次项系数是a,我们不能确定这个方程到底是一元一次方程还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就要对a是否等于0进行分类讨论。
(三)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合理运用,在遇到相似题型时,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再次进行知识梳理,加深记忆。例如:在讲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最后选出代表进行讲解,让学生的学习力在不断研究探讨中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对于锻炼学生思维敏捷度,判断推理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在哪个阶段学校和教师都要重视起来,同时更要着重注重数学学习力对于数学学科的影响,不断完善教学实践过程,使学生在高中数学科目上的成绩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倩倩.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8.
[2]牛根吉.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57-58.
[3]何玲娜.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学数学,2020,(09):8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