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占先,满盘皆活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会展业,消费,经济
  • 发布时间:2023-08-25 16:13

  文:兰宇鑫 ● 责任编辑:裴超 3186473330@qq.com

  近期,我国会展业市场逐步走出阴霾,持续高速向好发展。中央与地方纷纷出台各类辅助政策保障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可以看出国家十分重视会展业在促消费,稳经济,改民生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高能牵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全国各地迫切需要会展业提升本地发展效能。这其中,针对促进产能发展,提升市场经济活力,已成为地方城市积极发展会展经济的主要目的。显然,政策驱动,展会已成为激发消费市场主体活力的新动能。

  我觉得,在中央政策的带动下,地方纷纷紧跟时局。如果说政策是活水,那企业就要学会“饮水灌溉”。就在不久前,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刚刚落幕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再次点燃了上海会展业市场的“热情”。这是ChinaJoy时隔两年,重回线下,面积一举突破12万平方米。作为新业态展会领域的佼佼者,ChinaJoy显然不仅重塑了展会的商业价值,更燃起了该类型展的消费活力。主办方在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离不开政策牵引带来的良好市场氛围。

  巧合的是,就在ChinaJoy举办的同时,近一个月内各地消费展大戏也纷纷拉开帷幕。先有第20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暨2023汽车文化生活节以及在西安召开的2023西部消费精品博览会,后有2023中国(南京)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以及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而这些均离不开政策的有效驱动。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均同时发布依托展会带动消费发展的各类指导意见。自7月28日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简称二十条)指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7月31日,国新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解读《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简称《措施》),明确鼓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增加受众面广的线下线上体育赛事;鼓励各地加大对商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购物节、民俗节、品牌展、特色市集等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商务部在贯彻这一精神下,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系列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我记得【国发15号】文件曾提出从制度上加以优化调整,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部门和单位间有关的统筹协调,促进会展业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广泛运用展览、会议论坛、会奖旅游和节庆赛事等平台,对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拓展贸易等方面发挥直接推动作用。

  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经济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我国庞大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加持下,中国会展业在政策驱动下开始深度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中,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载体与交流平台。同时,立足服贸领域倡导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发展要求,贯穿各环节供应商,使得中国会展业在消费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地位愈发重要。伴随消费者意识的不断增强,新型商业模式和展会服务形态不断涌现,有力支撑了我国消费经济的发展。

  因此,正所谓,促进消费,展会先行。一招占先,满盘皆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