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花饽饽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实验小学五年级聂弋晗

  指导教师陆锋

  你们知道什么是花饽饽吗? 说得通俗点,花饽饽就是馒头, 可这种馒头跟一般的馒头有很大差别。花饽饽是把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好看又好吃,还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它以面粉为原料, 用简单的工具, 不仅可以将它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做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动物、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

  每次回家过年, 奶奶都会做好一桌子的花饽饽,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瞧! 那一只只兔子憨厚可爱,一个个美人姿态优雅,一朵朵牡丹争奇斗艳……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吃奶奶亲手做的花饽饽。如今,奶奶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可“每年一饽”的计划雷打不动。今年我打算自己动手,为奶奶做一桌“全饽宴”。

  奶奶听到我要自己动手做花饽饽, 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她先教我用淀粉、面粉和水和成面团,左手一下,右手一下,把黏糊糊的面团“治”得服服帖帖的。接着,奶奶娴熟地将面团揉成细长形,然后拿起一根筷子,挑起面团的一端,绕在中间,用手一按,小拇指一勾,再用两粒红豆当作兔子的眼睛。瞧! 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好像要跳起来吃草呢!

  奶奶笑着说:“晗晗, 我教你做个鲤鱼跳龙门,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奋发向上。”听了这话,我高兴地搂着奶奶晃来晃去。我先揪了一块白白的面团, 小心翼翼地用叉子做成小鱼的形状,接着用筷子印出鲤鱼的鳞片,再放上“眼睛”,好了,大功告成!

  奶奶笑呵呵地把刚做好的花饽饽放在蒸笼上。大约过了三十分钟, 在全家人的期待中,奶奶揭开锅盖,水蒸气散开来,花饽饽的颜色更鲜艳了。蒸花饽饽前,奶奶在其中一个花饽饽里放了一颗红枣。开饭时,奶奶说:“谁吃到有红枣的饽饽,谁这一年就好运连连! ”一听这话, 我顿时来了劲, 一边往碗里夹饽饽,一边大口地咬。不知不觉,我已经吃了好几个花饽饽,可始终没吃到红枣。我失望地叹了口气。这时, 奶奶往我碗里夹了一个花饽饽。我小心翼翼地一咬,呀,真的有红枣!我兴奋得大叫起来。今年的好运属于我!

  后来, 奶奶告诉我, 她知道我平时吃饭少, 所以特意在有红枣的那个花饽饽上做了标记,把它留给了我。

  美味的花饽饽里藏着奶奶的关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