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峰:标尺线下的人生路

  • 来源:智族GQ
  • 关键字:标尺,人生路,作品
  • 发布时间:2024-03-09 15:55

  编辑:杨帆 摄影:Bo Zhang 撰文:Penny Fu

  形象:孙艺菁( Sua.Sun) 妆发:窦凯

  01 第一根标尺

  在当下的娱乐圈,艺人与演员区隔明显。一类能自带流量,也不吝于将自己的生活展露,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另一类,是在作品中沉淀,多数观众只能从屏幕上一窥真容。祖峰显然属于后者。

  他说:“我本身就没什么新闻,大家看我的戏就好。” 似乎只有在片场和角色里,祖峰才能够找到真实的状态。

  追溯祖峰的演员之路,并非一帆风顺。90年代,高中毕业的祖峰在家乡南京做造车厂工人,重复的工作让他感到厌倦。祖峰开始了人生路的第一次选择——考电影学院,成为大学生。

  这一试便是3年。直到1996年,他才成功坐在了北京电影学院教室内。在那个班级里,祖峰年龄最大。他有些沉闷、少语,找出当年96级的合照,祖峰站在最后一排的边上,表情严肃。

  即便是现在,祖峰在面对一些平面拍摄的时候仍会有些“紧张”。他毫不犹豫地承认,拍照是他不习惯的事情。演员的工作是按照剧本出演另一个人,而在静止的环境中摆造型,祖峰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情绪。“倒不是不会面对摄像头,拍戏的时候都没问题。但一到平面就很难,因为可能跟别人比起来,我的自我感觉没有那么良好。”

  本科毕业后,祖峰留在学校做了一段时间老师。后来在不少采访中,他都提及过自己的内心纠结:觉得当时能力不够,对学生不够负责。他羡慕那些老教师,可以深入浅出地打开学生们的思路,引导大家找到自己的表演方法和风格。

  可是,他也逐渐意识到,演员这个职业才是他安身立命所在。为了磨炼演技,祖峰演了两年多的话剧。直到《潜伏》的热播,祖峰算是真正以演员身份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中。他也凭借李涯这一角色,拿到了第4届华鼎奖华语电视剧最佳男配角。

  之后,机遇向祖峰一端开始倾斜。《北平无战事》《欢乐颂》《无问西东》《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接连成为他演员生涯的标识物,将他送上舞台中央。但祖峰好像没什么变化,就跟他的表演原则一样——越有力量的人要越稳。

  他提醒自己不要急,慢下来,顺其自然。同时,尽管祖峰明白电影、电视都是某种遗憾的艺术,但他希望能够减少遗憾发生的概率。《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这部电影他记得很深,片中,祖峰和汤唯有处重逢的画面,上映时,尽管观众丝毫未察觉,但祖峰自己抠得很细,觉得演得不够到位,“主要是情绪不对”。

  这件事儿祖峰放在心里很久没过去,每次想到都暗中跟自己较劲。

  后来,他渐渐说服了自己:面对失误并不需要掩饰,才能够避免下一次的失误。如果只是想着“没事儿,赶快把它忘掉”,可能短暂的心里是舒服的,但是下一次呢?

  正如此,祖峰身上有种不动声色的坚硬,举手投足间,带着强烈的自我掌控力。

  02 危机感

  说到中年危机,祖峰似乎毫不避讳。

  “跟十年或者二十几年前的自己比,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有不少变化。”祖峰和朋友有一个网球队,每周活动两次。有时候他上午练字的时间长了,自觉身体疲惫,就想休息一会儿。以前的祖峰不会这样,他对自己要求严格,计划了就必须完成,现在不一样了。

  身体随着年龄产生变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节点事件。祖峰觉得,每个男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产生中年危机的心境,他意识到自己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变小。

  “当你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会觉得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当40岁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20岁,会发现未来还很遥远,有漫长的路等着被发现、探索与实现。可忽然有一天,到了40岁的时候,你会觉得职业生涯已过半程。后半生该如何度过,会有一种失落感。”祖峰解释道。

  不过,他也有自己应对的方式——保持健身。在他的概念里,一直觉得健身会给人带来一种可能:至少在身材上不会显得萎靡。

  去年发生的一件事祖峰印象很深。上半年的时候,整个剧组准备去东北片场开机。但由于不可抗力,计划暂时搁浅。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屋里差不多待了2个月,也少有户外运动。等到重新开拍的时候,祖峰和同组的人一起去打球,路过健身器械,他想要试试单杠做引体向上,可拉了一个就拉不上来了。

  “我一下子有点蒙了,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前引体向上十几个也没有问题,后来你一个都做不起来了,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回到了家里之后,祖峰不敢懈怠,运动开始变成他为自己身体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不过,他也说,人越到中年,越不必急躁。有时候祖峰遇到特别中意的角色和剧本,虽然心里会想着要争取,但不会去抢。

  在当下的快节奏中,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不抢就意味着失去。但在祖峰看来,抢这个行为也许在一定意义上会造成人的心态变化,太过利己。决定和选择都是双方的,祖峰会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诚意,不强求。“没得到就是跟我没有缘分,正常,人生就是这样嘛,得失心真的别太重。”他说。

  他还是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样的旧定律。觉得每一个人其实都渴望被理解,“心里还留点向往的东西挺好的,有天连这个向往都破碎了的话,那就很惨。”

  03 做自己

  祖峰身上也有他自己想要改变的点。他会希望年轻人不要像他一样,“那么客气”。

  “要真实地表达你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就比如说感谢对方,或者说对对方表示好意,正常人来说应该是如实表达。但有时候我不知道分寸在哪里。其实正确的方法是,如果你心里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说的话别人哪能猜得到啊。不跟人家客气,也会给自己和对方之间的沟通去掉障碍,大家都省时间,何乐不为呢。”

  他承认自己有些“讨好型人格”,一直想改,可效果欠佳。习惯跟着年龄日积月累,人的性格已然形成,很难改变。

  当天,拍摄结束的时候有个小插曲。祖峰被一位女粉丝恰好遇到,对方投来不少溢美之词。祖峰说,他其实有些心理压力,会有点不好意思。他还是不太习惯被用“帅”这个字眼来形容。在他的固有印象里,通过一张照片,传递出来的情感有时会显得不自然。他还是更喜欢影像里的自己,有故事,也底气十足。

  他形容自己是个慢热的人,不太擅长同时做好几件事,不希望工作安排和生活节奏过快。记忆中,他有一年同个时间段接了两部戏。一个场景结束,转场进了新的地方。几个月下来,祖峰更确信自己不适合这样的工作节奏,就此立下规定:一段时间只能做一件事。

  多年以来,演员这件事成为他生活中最为笃定的目标。这点,从他对剧本的把关上就可窥见一斑。“一个演员看剧本,不光要看自己的戏,还要看全片。这样更能判断它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剧本。”不但如此,祖峰还会尤其注意作品中的小人物,哪怕只是一两场戏,不多的镜头。如果这样的人物都在剧本中有一定的描写,那便说明团队真的是用心在做事。他觉得,一个好编剧就应该爱自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即使只有一两场戏,也是一个鲜活的人。

  祖峰不喜说教,只是偶尔会分享一些经验之谈。他会提醒年轻人,作为演员,阅读与思考缺一不可。“演员演的是人,尽可能地多观察、多接触人。如果现实不能提供完美的渠道,那阅读也可以帮助人建立另一种交流方式。读小说,读人物传记,小说创造的是人物灵魂,人物传记是记录真实生活当中人怎么成长。通过阅读和生活经历去相互印证,从中找到一些规律,这都会成为年轻演员今后塑造人物的素材。”

  除了读书,祖峰平时练书法,还会抄点古文。如果平时时间充裕的话,他会在每天上午花两个小时练字。这是祖峰作为演员的自我修养。

  04 选择困难

  双鱼座的祖峰有点选择困难症,也会因此患得患失。他说,面前两条路,很多时候都不敢确定自己应该走向哪里。后来祖峰学着告诉自己,“不管你怎么选,你要认定你选的是对的,就不会有遗憾。不然永远在纠结,因为我们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

  反推到生活上,祖峰的处理方式更为简单。比如,买衣服,一次买两套一样的。有时候工作人员见到他,会有种错觉:永远穿着同样的衣服。

  不过,有个选择他似乎从来没有犹豫——成为刘天池的丈夫。

  他称呼她为天池老师,评价她是一个独立的女性,有自己的事业。祖峰记得,结婚那天他跟天池老师说:“今天天气挺好的,咱们俩去照个相,领个证吧。”就这么完成了一件事。

  “结婚之前其实都有一个期待。我觉得这个人可能跟我能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相处之后觉得很自在,我跟她在一起很安心。我们两个又彼此喜欢,那不就挺好的嘛。从精神角度来说,她支持我,这点也让我非常感激。”

  祖峰似乎在他自己的标尺路上活得自在如意,他没什么花钱的爱好,身上的毛衫是几年前天池老师在淘宝给他买的,他穿着去过平遥的那件。

  祖峰挺满意自己现在的人生,尽管没有大红大紫,也没有改行,至少证明他还算是有些小天赋。他想着,只要一直能做(演员)到退休,就还不错。

  还有一件事。祖峰想要争取再出些好作品,60岁退休前要对得起“演员”这二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