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形勢好轉政府作用不可小覷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就業,形勢,作用
  • 发布时间:2024-05-17 21:33

  就業是反映民生和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近三個月本澳就業情況持續改善,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12 月至2023 年2 月總體失業率為3.3%,本地居民失業率為4.1%,較上一期(2022 年11 月至2023 年1 月)分別下跌0.1 及0.2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亦進一步回落0.5 個百分點至2.7%。

  數據顯示,本地就業居民28.22 萬人,增加200 人。按行業統計,批發業和博彩及博彩中介業的就業人數減少,教育則有所增加。失業人數較上一期減少600人至1.22 萬人;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占總失業人口比重跌1.5 個百分點至9.3%。就業不足人數為9,900 人,較上一期減少2,000 人,其中博彩及博彩中介業的就業不足人數明顯減少。

  本澳就業數據的好轉,與國家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年初實施免核酸通關政策,全面恢復港澳自由行電子簽註等外部大環境改善和特區政府的大力推廣,促使本澳旅遊市場快速復甦密不可分。

  但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新冠疫情衝擊本澳及全球經濟以來,企業減薪裁員,中小微企業面臨經營困難甚至生存危機,致使全澳失業率逐年上升,到2022 年11 月一度突破5%以上,就業形勢嚴峻。在抗擊疫情的這三年時間裏,特區政府為穩定社會,擴大就業,改善民生可算是不遺餘力。

  勞工局一直關注居民的就業情況和職業發展,並因應不同人士的就業需要、區域合作趨勢、澳門產業發展及勞動市場供需等情況,持續針對性地推出各項輔助就業的支援措施。同時,推出更多促進青年就業發展的支援措施,為配合產業結構調整培育人才。

  消息顯示,勞工局主動與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及大型休閒企業合作舉辦配對會,以緩解人資壓力。僅今年到3 月17 日已舉辦33 場專場配對會及12 場休閒企業配對會,提供約3,901 個職位空缺,涉及餐飲、高端零售、酒店、航空、公共運輸、綜合娛樂服務、旅遊運輸等行業,上述配對會合共協助375 人成功就業。

  除上述的專場配對外,結合一般配對及網上自助配對,本年至3 月17 日合共協助1,221 人成功就業。

  為了讓本澳青年認識新興產業並做好就業準備,勞工局舉辦圍繞產業多元發展而出現的新興產業為主題的“職問職講”行業講座,邀請相關領域或深合區內業界代表,為本澳青年講解有關產業的發展概況、就業環境及人資需求,鼓勵青年提前做好生涯規劃,2023 年1 月至3 月已舉辦3場,主題有高科技產業、數字化及智慧化等資訊科技應用,累計線上線下有136 人次參與。

  為提升高校畢業生或初入職場青年職場競爭力,勞工局連續3 年舉辦“職出前程實習計劃”。亦先後推出7 個到內地名優企業的見習計劃。2020 年至今,合共1,446 名青年參與並完成計劃,合共創造710 個就業崗位,助510名青年成功就業,當中一成青年獲晉升。

  此外,配合特區政府“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加快培養產業人才,2021 年至2022 年先後推出5 個到內地名優企業的見習/ 實習計劃,行業涵蓋互聯網科技、跨境電子商務、智能製造、金融及電競等不同領域。2023 年將陸續推出多個內地見習計劃,目前已推出2 個與高新科技行業相關的見習計劃,提供涵蓋數字技術、自動識別技術、支付技術、通信科技、技術研發及市場行銷等55 個見習崗位。稍後將分別與內地名企阿里巴巴及廣州市南沙區青年聯合會合作推出見習計劃,預計合共提供約60 個見習崗位,涵蓋現代金融及跨境電子商務等行業,為青年朋友提供到內地新經濟及高新產業的見習機會。

  勞工局一直關注職業培訓工作,透過與社會夥伴及鄰近地區的緊密合作,持續以“技能提升”、“培訓結合考證”、“在職帶薪”等培訓模式,開辦多元的職業培訓課程及技能測試項目。提升人員的技能水準,並為澳門經濟發展所需的各類應用人才提供支撐。

  另外,隨著近年建築業的發展,以及因應建築業引入新型建築技術,勞工事務局與業界團體合作,持續推出各類課程,為業界培訓具相應職業技能的人才。

  為協助疫情期間受影響的人士,勞工局2020 年推出《帶津培訓計畫》,開展附帶津貼的“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及“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目的是協助受疫情影響的本澳居民,提升職業技能之餘,借著津貼發放,以紓緩因疫情所致的經濟壓力。同時結合學員的就業意願,進行就業轉介,協助投入相關職位,達致培訓及就業之間的銜接。截至2023 年2 月累計入讀課程人數逾21,700 人次。

  消息還顯示,勞工局還將走進校園舉辦以相關產業為主題的行業講座,拓寬青年就業視野,為青年未來的職業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提供全方位就業支援。同時圍繞四大產業,組織內地名優企業參訪活動,助力青年瞭解產業發展和企業文化。

  由此可看到,本澳就業形勢的好轉,有外部市場因素,更有政府的擔當與努力,一個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政府是澳門民生持續改善的重要保障,我們要為特區政府點讚的同時,更要給予鼓勁和加油!(澳門/ 關天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