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爱行动”非遗公益探访走进贵州

  11月28—30日,“织爱行动”非遗公益探访活动走进贵州。活动由非遗手工艺调研、专题研讨会、公益关怀行动组成,力求深入挖掘非遗手工艺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探索古老手工艺与现代时尚的融合路径,并通过实际行动关注弱势群体,展现行业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精准对接,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本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的支持。

  纺织之光基金会、妇基会天才妈妈项目组等主办单位代表,真维斯、雅莹集团、安正时尚集团、宁波久耀、广州纺织工贸集团、赢家时尚集团、芳芳服饰、清远萃美、依趣服装、墨话通服饰、可然朴简服饰等单位及品牌企业的负责人、设计师、非遗推广大使,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当地妇联及梦想工坊带头人等参加了探访活动。

  探访考察,开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创意之门

  蜡染、扎染、侗布、马尾绣、粘膏染……在贵州,富有深厚文化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难题。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者正积极寻找新的出路。本次“织爱行动”非遗公益探访活动为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及其与现代时尚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平台。

  探访中,嘉宾们走进贵州省黔东南丹寨县,亲身感受了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之一——蜡染的魅力。当地梦想工坊的工作人员向嘉宾们介绍了蜡染的原理。天才妈妈——蜡染梦想工坊陆续带动了近400 户困境人家,他们的愿望是把苗族的文化、服装展览并传承。在了解全部流程后,大家纷纷拿起画笔,一笔一画地镌刻起花型图案。

  此次重点探访的另一项非遗工艺即是被称为刺绣“活化石”的马尾绣。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是马尾绣的传承地,该地梦想工坊的工作人员表示,马尾绣以马尾为刺绣原材料,将自然万物和民俗事象经过想象后加工而成,颇富民族韵味和艺术效果。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又不失古朴、典雅。

  探访期间,嘉宾们还参观了贵州当地的扎染、侗布和粘膏染工坊。经过3 天的考察交流,探访嘉宾们深受启发,从企业角度提出了多种非遗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他们强调,非遗的传承需要从产品设计层面赋能,增强设计创新的力度和传统纹样的应用,以期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活力。

  肩负使命,传递来自行业的爱心与温暖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织爱行动”非遗公益探访贵州行捐赠仪式。探访嘉宾们走进困境妇女家庭,为他们送去关怀物资。这些物资承载着来自服装服饰企业的爱心与温暖,展现了行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捐赠仪式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组织,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利工民针织有限公司、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芳芳服饰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依趣服装有限公司、广州墨话通服饰有限公司共捐赠服装210 件、被子55 条。同时在探访过程中还发放了“母亲邮包”。

  座谈交流,“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座谈会,与会嘉宾们就此行所感进行了交流。“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是本次活动中谈论最多的关键词。

  贵州省黔东南榕江县的梦想工坊带头人杨成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她表示,“我非常感激大家给予的爱和温暖。许多朋友、社会资金和爱心企业都给予了支持和捐赠,让我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困难,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其中。”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翠竹指出,本次活动的初衷是借助服装企业设计师的才华,推动贵州非遗手工艺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得到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非遗文化。

  “能与服装企业家和贵州当地的朋友们共度这趟旅行,真的不虚此行。”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纺织之光基金会理事杨金纯对此次探访的印象极为深刻。他表示,未来将动员更多企业家积极参与,与纺织之光基金会携手,共同投身慈善事业。

  参加慈善活动超过十年的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侯亮也表示,探访活动让他感受到在捐赠中实现了赋能产业发展,形成了一种捐赠生态。在倡导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品牌对非遗元素的开发尚有提升空间,他希望通过推广非遗文化,让服装品牌与非遗建立联系,让传统产品得到更多关注。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叶奕莉谈到,一个项目,凝聚了一批人,传承了传统文化,弘扬了匠人精神,为美好生活带来了曙光。作为省服装非遗工作站,协会将和基金会一起,继续搭建好平台,把“织爱行动”成果传播出去,让非遗为服装赋能,让品牌带着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走向世界。

  “非遗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被需求。”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芳芳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燕希望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携手合作。以非遗技艺为核心、服装服饰为载体,为非遗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

  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熊烨表示,很高兴能搭建平台,助力非遗手工艺工坊与设计师、企业建立沟通交流,未来将积极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深刻感受到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对产品开发有了新的思路,对非遗元素的运用有了更多想法,也认识到公益事业的意义和趣味性……”安正时尚集团行政总监、安正基金会秘书长郑文东,旭日集团驻京行政事务代表王芙蓉,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吴佳谚等企业代表,也纷纷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认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