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智媒传播新优势 打造舆论引领新高地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优势,舆论,技术
  • 发布时间:2025-01-11 16:25

  文/保永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趋势”“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战略部署。这为进一步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媒体信息技术革新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扩展现实等新技术推动媒体向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AI)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以大数据驱动的平台化和生态体系构建而成的智媒体,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正在逐渐改变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发展智媒体逐渐成为时代趋势,同时是媒体从业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一、智媒思维为媒体深度融合蓄势赋能

  智媒体,即用人工智能(AI)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它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扩展现实等新技术构建而成的新型媒体生态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媒体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创新生产多种融媒体爆款产品,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例如,2024年3月,央视频AI微短剧启播暨AI频道正式上线,我国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与广大受众见面。这部微短剧共六集,借助AI技术拓展人们对神话的常规想象,再通过经典意象和当下人类社会的深度链接,展现民族精神的时代回响,其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等全部由AI创作完成,一经推出就受到观众喜爱。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创作推出智媒体产品《AI共创大片|江山如此多娇》,利用人工智能绘图功能,以明丽的画风、生动的画面带领受众领略AI视角下的大美中国,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受到冲击,然而,有了人工智能这个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传统媒体借助技术手段和网端流量,将好的形式和好的内容结合,再一次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也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各类媒体要全面加强“智媒思维”的培育引导,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地球村”语境下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充分调动技术资源,建好用好智媒发展平台,打造信息传播矩阵,有效扩大智媒传播带来的辐射效应,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媒体行业,推动媒体内容架构、生产流程、传播方式发生改变。视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智能媒体正在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显而易见,铺天盖地的短视频充斥各类自媒体平台,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在给受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误导受众、欺骗受众的事也时有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生产有思想、有内容、有内涵、有见地、有深度的新闻产品是时代所需,也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各级各类媒体要改变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树立智媒思维,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全面应用于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让优质内容占据传播平台,引领正向能量,服务广大受众,进而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进一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蓄势赋能。

  二、智媒技术搭建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的桥梁纽带

  技术进步是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智媒体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推动媒体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的深度变革,也为媒体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撑。

  智媒体作为新时代媒体的重要形态,正在与其他行业、产业进行更为深入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构建“新闻+政务+商务”“媒体+产业+企业”新型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形成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例如,蓬勃兴起的电商经济依靠新媒体直播技术,让广大群众实现足不出户选购全球好物的便捷生活体验。政务服务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高效办理,实现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事项“一网通办”,“让信息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智媒体还能更好地建立用户连接,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爱好,实现新闻资讯、服务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推荐,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事实证明,智媒体与其他行业、产业的结合与融合,能够有效增强广大受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创造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媒体行业更广泛、更直接地服务百姓生活。

  流量变现是智媒体语境下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优质的智媒体产品可实现吸粉引流,增强媒体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拓展广告资源、建设内容付费项目等方面赢得先机。当以信息技术为牵引的“大媒体”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智媒体+”步入成熟发展轨道,实现服务事项多样化、盈利模式多元化,媒体深度融合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智媒传播推动媒介生产和内容品质提升

  大力发展并运用智媒体,要始终坚定走融合发展之路,以技术革新应用为基础,探索更加符合智媒体生产实际的采编流程和报道模式,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内容生产机制,打造有思想、有内容、有品质的智媒体产品,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全面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运用智媒思维进行新闻产品策划、生产、推广,围绕中心工作抓原创,围绕社会民生抓爆款,围绕人文景致抓受众,充分借助新技术传播手段,打通并用好同广大网民、受众信息交流的新渠道。

  随着受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智媒体内容创新和品质提升尤为重要,打造内容趋优、影响广泛、形态多样、精准服务的智媒体产品是现实所需,也是智媒体赢得持久生命力的要义所在。数字技术赋能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各级各类媒体单位要深入研究、深度探索,依托优势、重塑生态,进一步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运用人工智能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换装”“换芯”,推动优质内容向网端集结,让品质上乘、别开生面的数智化产品引领主流舆论。

  借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新闻产品的输出流程将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推动媒体单位在内容生产、审核、分发运营及创新应用等多个环节提速提质,形成完善的生产加工系统和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构建多功能、高效能、多元化的生态系统。互联网是智媒体发展的广阔舞台,要用好智媒体生产传播形态,加强内容建设,打造鲜活生动、易于传播的“现象级”智媒产品,增强信息传播的鲜活性和亲近性,激发受众心理、情感共鸣,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

  四、智媒发展尚需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

  2023年10月,国家网信办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提到,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和人工智能发展,出台《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健康发展与有效治理,促进技术的规范应用和创新发展。

  当前,智媒体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正逐渐从探索期迈入高速发展期。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技术在给媒体行业增智、添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也潜藏一定风险和挑战。例如,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如何实现跨平台、跨设备的无缝连接,新闻产品的版权保护,等等,需要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引导行业合法合规运行、健康有序发展,保障用户的基本权益和根本利益,造福广大受众。

  五、结语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为传媒产业的升级转型注入新的活力。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实现内容的快速生成和个性化定制,降低生产、传播成本,提高传播效率和流量溢价。传媒行业的从业者应审时度势,积极拥抱新趋势,创新应用新技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并快速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用户、服务社会。与此同时,政府也要继续出台相关制度和规范,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引导,推动主流媒体进行系统性变革,实现可持续转型和发展。

  (作者保永琴系宁夏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中卫日报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任雨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