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无比的“海人”生活

  文/ 黄宗慈

  这首诗以“海人”为描写对象,“海人无家海里住”,诗一开始便交代了海人的生活状况及其工作环境。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大部分时间浸泡在又咸又涩的海水里,生活方式与陆地上的人完全不同。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海人的世界,一窥海人的风采。

  海人的生存方式

  海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但他们的基本生存方式是捕鱼。他们靠海吃海,以海为家,人人是浪里白条,个个是捕鱼能手。海人有着高超的捕鱼技巧,他们使用现代捕鱼法和原始捕鱼法,创造了无数精巧实用的渔具,例如拉网、拖网、卷网、定置网等。

  除了渔具,他们还在捕鱼方法上创造了光亮捕鱼法、音响捕鱼法、气泡捕鱼法、现代化的机器捕鱼法等。他们用灯光照射海面,利用鱼类的趋光性把鱼召集来,将鱼儿们一网打尽。他们利用鱼类怕音响的特性,用音响把鱼从海中驱赶出来,集中捕捞。他们使用海水发气泡的方法,把鱼聚而歼之。不少渔船还装备了电子鱼群探知仪和自动捕捞机械,实行电脑捕捞,屡获丰收。

  但无论哪种捕鱼方法,潜入海底空手抓鱼始终是海人的独特绝技。海人从小就练就了潜海的本领。马绍尔群岛的孩子能像鱼那样游泳;新几内亚北部的马努斯岛的孩子能掌握高难度潜水技巧;在特鲁克岛,海男为了潜得深、潜得快,会在肩上扛块大石头,或腰上带上重物下潜,到海底抛掉重物,立即抓鱼。快看,在浅海区的珊瑚礁丛中,一大群海人正在各自的活动水域赤手空拳地潜到海底搜鱼、追鱼、抓鱼,甚至有的海人潜入海底,敲开砗磲的贝壳,取出贝肉再浮出水面!

  为了方便捕鱼,海人多住在海上。虽然住在海上,但他们的居住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海人在浅海水面打桩,桩上铺板,板上造屋——高床式水上家屋建成;有的海人用海草或苇草扎成筏子,在筏上造屋——筏式水上家屋建成;还有的海人干脆就以船为家,船走家搬,风风雨雨,四海为家,随遇而安。在艰苦中有欢乐,海人的豪爽气概就这样被磨炼出来了。

  海人巧用贝类

  大海赠予海人两大礼物,一是鱼,二就是贝。海人把贝用于生活和生产各方面,得心应手,灵活多样。

  以贝当粮 可用来当粮食吃的贝类很多,如法螺、冠螺、珍珠贝、砗磲等。其中海人吃得最多的是砗磲,这种贝类肉多且十分肥美,毕竟,最大的砗磲仅空贝壳就重200多千克。陆人讲吃饭,海人讲吃贝,贝就是海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用贝做工具 海人用扇贝的贝壳制成钓鲨鱼的钩;用珍珠贝或鹑螺的贝壳制成剥芋头皮的刀;用大型唐冠螺的贝壳做煮饭的锅;用笋螺的贝壳做手斧;用法螺的贝壳做乐器,每当庆祝丰收、祭祀或举行重大集会等,海人便吹起法螺号。

  用贝做装饰品 贝壳是一种天然且美丽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装饰品。选择大小和形状合适的贝壳,用丝线或细金属链将它们穿起来,可以打造出简约而优雅的项链。将一些较大且造型独特的贝壳单独摆放,就是一件天然的装饰品……海人的贝雕技艺很精湛,他们常常把贝雕和木雕结合起来,使制品更富艺术魅力。新西兰的毛利族把鲍鱼贝壳镶嵌在木雕像上当眼睛,圣卡塔琳娜岛的海人把贝雕镶在手杖上或食品容器上,舒瓦瑟尔岛海人把贝雕镶在船头上……贝雕艺术在海人的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用贝当货币流通 可当作货币的贝类有砗磲、黑珍珠贝等。雅浦岛的海人把贝制成有孔的串珠,并用绳子穿起来当货币用。阿德默勒尔蒂群岛的海人把织纹螺贝壳串联起来,按长度论价。

  海人的奇风异俗

  在海人的社会中,他们对海洋有着极其深厚的敬畏之情。在萨塔瓦尔岛,如果有哪一家有新生儿降生,村民们闻讯就会到处高喊:“啾啾!啾啾!”这是模拟海豚的叫声,意思是盼望新生儿长大了能像海豚那样遨游大海。在所罗门群岛,海人给婴儿洗澡用海水而不用淡水,他们认为海水温暖,孩子会少得病。在马绍尔群岛,海人会用海水给孩子漱口,希望孩子长出一口像海水泡沫那样洁白的牙齿……这些奇风异俗构成了海人独特而神秘的文化,展现了他们与海洋深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海人的古老文化

  海人凭借世世代代航海捕鱼的实践经验,创造了一整套观星、观潮、测风、测鱼、造船、撑船等科学技术,他们对鱼、贝、鸟等海洋生物知识了如指掌,其航海技术十分发达。萨塔瓦尔岛海人使用了撑架木船,以适应远洋航海的需要。社会群岛的海人发明了双层船,此船的舷板长30 米……海人拥有相当古老而悠久的造船术和航海术。

  海人的石雕文化也是举世闻名的,复活节岛上著名的巨大石像群就是海人的杰作。这些石像平均高达10 米,重达90 吨,最高的达20 米、重100 多吨,全岛大小石像有400 多尊,个个高鼻大耳,雄浑生动。有的还戴着石帽,留着胡须。石雕巨像不仅在复活节岛有,在塔希提岛、马克萨斯岛等地也有。在雅浦岛还发现了石刻的圆形钱币,因而该岛也被叫作“石币岛”。海人代表着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和探索精神,他们的存在激励着人们不断去开拓新的领域。海人与地球上的其他人一起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