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光影照人間陳復禮大師攝影作品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攝影,作品,博物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1-17 16:20
陳一年╱文 鍾凱飛╱設計
2024年11月,秋高氣爽的北京,迎來一件文化藝術界的大事:攝影泰斗陳復禮大師的86幅影像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收藏。
11月18日,在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了隆重的入藏儀式。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攝影家協會等相關機構的主負責人,陳復禮先生的後人,世界華人攝影界及來自港澳的攝影家代表等上百人濟濟一堂,見證了這一盛事。
中國國家博物館此次收藏的86幅作品,涵蓋陳復禮先生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約半個世紀的攝影創作,會場的兩側展列了其中部分作品。
面對一幅幅感人的作品,陳復禮先生家屬代表、四子陳驚雄說:「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如此隆重的儀式,入藏陳復禮攝影作品,我們作為陳復禮的後代,感到無比欣慰和榮耀。家父一生醉心攝影事業,祖國的美麗山河和多彩人文風情,常縈繞於心,成為他的創作源泉,使他一生創作出眾多具有中華民族情韻的作品。國家博物館收藏這批作品,是作品的最好歸宿,將使作品繼續發揮回饋社會的作用。我們相信,這正是他的心願。」
他在致謝詞中說:「我們衷心感謝中國國家博物館慧眼選藏,感謝多年來與我父甘苦與共、追求影藝的朋友們。情誼深遠,永記於心——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鏡頭繪出華夏之美 讓世界感悟東方韻味
陳復禮先生是當代華人攝影史上傑出的大師,與吳印咸、郎靜山並稱攝影界「華夏三老」。他的一生見多識廣而又充滿傳奇,光彩照人。
陳復禮生於1916年,祖籍廣東潮安,1935年畢業於廣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今韓山師範學院);翌年赴南洋謀生,初期在泰國,至1944年移居越南,開始涉足攝影藝術。1955年到香港定居,一面經商、一面從事業餘攝影創作。他早期熱衷於沙龍攝影,曾有許多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國際攝影沙龍獲獎;1957-1961年連續五年名列世界攝影沙龍成績前十名。
陳復禮攝影興趣廣泛,尤以風光攝影見長。他的大部分作品不僅是影像動人,他有深厚的中華文化修養,擅於將詩情畫意融入作品,顯出迷人的東方韻味。因此,陳復禮被譽為「影壇王維」(唐代詩人)。同時,他的鏡頭也非常關注勞動人民,產生了很多內容感人、涵意深刻的寫實作品。
寫實與畫意交融,開創風光攝影新境界
自1959年始,他多次重返闊別多年的神州大地,被中國的壯麗山河深深吸引,拍攝了一系列風光攝影佳作。1960年代初,他提出「畫意與寫實結合」的藝術主張,並發表迴響極大的《論中國畫意與風景攝影》,提倡風景攝影要借鑒傳統中國山水畫的創作方法。他更身體力行,勤奮求索,形成了富於詩情畫意和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獨特風格。
1980年代以後,陳復禮的創作風格有明顯轉變,他在攝影中以現代的審美結構形式與中國畫意相結合,更注重意象的表達,《白牆》、《霜葉紅於二月花》、《千里共嬋娟》和《家家扶得醉人歸》等是這時期的代表作。
光影與筆墨交響,集百家之長創「影畫合璧」
1980年代,他又開創「影畫合璧」的藝術創作形式,邀請多位國畫大師如吳作人、劉海粟、李可染、吳冠中、黃永玉等在其攝影作品上揮毫,傾情合作的書畫家都是藝術造詣甚高的大家。由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通過攝影與繪畫的跨媒介創作,產生了百幅以上的「影畫合璧」作品,為我們留下了一批具有特殊價值的藝術珍品,彌足珍貴。這是最早的「多媒體藝術」,可謂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陳復禮的「影畫合璧」是一次創造性的藝術實踐,通過攝影與繪畫聯姻,為畫意攝影開闢一個新天地,也顯示了藝術家廣交藝友的風範。
推動攝影風尚,開拓旅遊潮流
陳復禮也是攝影藝術活動的傑出領導者和召集人。他致力於推動攝影藝術的普及和提高,不惜耽精竭力和付出財力於攝影群體事務。他在1952年參與創辦越南攝影學會;1958年與友人合創香港中華攝影學會;1960年創辦《攝影畫報》月刊(原名《攝影藝術》);1979年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1988年參與創辦港澳攝影協會,當選第一屆會長;1995年當選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名譽會長。
為了攝影藝術的普及和提高,他在1960年獨資創辦了《攝影藝術》雜誌(1964年改為《攝影畫報》),開創香港攝影期刊之先河。陳復禮任董事會主席、主編,並且常執筆撰稿,提出甚有見地的藝術觀點,激發攝影愛好者的思考和交流,為影藝發展帶來新的氣象。
1979年,陳復禮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並且在北京舉辦了「陳復禮攝影作品展」。這個展覽先後在國內多個大城市巡迴,對中國攝影在「文革」後的藝術復興影響深遠。他那富有詩情畫意的攝影風格,令內地攝影師大開眼界。在此前後二、三十年間,他多次帶領香港及海外的攝影家回中國內地旅行創作,促進兩岸四地和海外華人攝影家的交流。
1988年,他參與創辦了港澳攝影協會,當選第一屆會長;1995年當選世界華人攝影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陳復禮參與創立了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並親任社長;《中國旅遊》雜誌同時創刊。陳復禮在《中國旅遊》上發表許多鮮為人知的旅遊勝地照片,展現中國的美好河山和民族風情,掀起了香港和海外旅客遊覽中國的潮流。許多後來揚名天下的旅遊地,如張家界、九寨溝、周莊等,均視陳復禮為「開拓元勳」。
藝術成就卓著,激勵後輩向前
卓著的藝術成就和對社會的傑出貢獻,使他享有盛譽。1994年,港澳攝影協會授予「攝影大師」榮銜;1997年榮獲中國文聯授予「金質獎章」;1998年榮獲第一屆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2006年,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攝影大師」榮銜;2007年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009年,榮獲第八屆中國攝影藝術金像獎的「終身成就獎」;2014年,香港藝術發展局授予「終身成就獎」;2015年榮獲「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大獎」。
2015年,攝影大師榮登百歲華誕,香港攝影界和內地的攝影朋友興高采烈為他舉辦了一場慶祝晚會,當時的盛況成為美好回憶。
在2018年9月11日,大師以103歲高壽乘鶴仙去。他的音容笑貌和寶貴的藝術遺產永遠留在了人間。
作為中國攝影界的泰斗,陳復禮先生的作品不僅記錄了時代的變遷,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 通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珍藏與展示,陳復禮先生的作品必將煥發全新的生命力,激勵更多年輕人熱愛攝影、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熱愛中華文化。
我們《中國旅遊》雜誌,編務人員榜上仍然印着:社長 陳復禮 ——您是我們永遠的社長和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