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彪╱圖文 何寳妮╱設計
中國的舞獅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漢代,自那時起,舞獅表演不斷發展,至三國、南北朝時期已在民間流行,並逐步成為極具代表性的文化體育活動。如今,舞獅仍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並在傳承中華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香港的舞獅文化以南獅為主,源自廣東佛山南海地區。上世紀40年代起,眾多內地的武術門派來到香港設館授徒,也將舞獅文化帶到香港。5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騰飛,新公司、新行業如雨後春筍般成立。華人文化講求意頭好,公司開張、新年討喜,舞獅必不可少,能增添許多喜慶祥和的氣氛。因此,舞獅成為了武館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香港練習舞獅的人數也日漸增加。
除了在節慶活動中表演,舞獅也是一項受歡迎的體育競技活動。每年,香港都有全港醒獅比賽,吸引眾多愛好者參與;香港的舞獅團體還會派出代表隊伍到內地(主要是廣東省)和東南亞參加比賽,與同行交流切磋,進一步推動舞獅文化的發展。
香港的舞獅表演注重儀式和禮儀,表演開始前要進行點睛儀式;表演中,舞獅相遇時,不能有咬尾、單腳跳躍等動作,不僅保留了傳統,也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舞獅表演也在不斷地創新,高樁舞獅就是一種新興樣式,以動作精湛、色彩鮮艷、觀賞性高的特點吸引外界關注。雖然高樁舞獅最初源自馬來西亞,還是其國家遺產,但在香港也有長足發展,並得到了廣泛認可,是香港舞獅藝術薪火相傳,不斷創新求變,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表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