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机器+人”——聚焦两会人工智能提案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人工智能,本质,变化
  • 发布时间:2025-04-08 14:51

  文/姜奇平

  据悉,人工智能(AI)是2025年全国两会的主要热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1],代表委员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从产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多个议案。如果说,人工智能是机器智能,“人工智能+”就是机器智能与人的智能结合,形成融合智能,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变化。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就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

  人类正在进入智能时代,但用“人工智能”概括智能的本质,是不够全面的。偏差在于,智能本应是人、机、物三元融合形成的融合智能、统一智能,而人工智能把重心偏移到机器智能一方面,有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人工智能+”则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这个缺陷,把机器智能与人的智能、物的智能结合起来,更全面地把握智能。人才问题与产业问题,是围绕“人工智能+”的两个热点主题词,分别补齐了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中,即人工智能(机器智能)-人才(人的智能)-产业智能(物的智能)中的后两个短板。

  首先是“人-物”智能的融合,代表委员通过对人工智能垂直应用的强调,体现出这方面的意思。对于“人工智能+”一词,全国政协委员张云泉表示,新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工智能普及推广和应用的重视,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雷军认为,“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张毅委员指出,“人工智能+”行动是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实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人工智能在各垂直领域的应用,既是其价值的体现,也是提升垂直领域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同时还丰富了应用场景,不同的大模型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张毅建议,鼓励有关垂直领域行业企业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

  “人-物”智能的融合,最终将落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自己的路。张凤委员认为,大模型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将大模型与垂直领域应用深入融合,以基于大模型开发AI原生应用落实“人工智能+”行业,为行业创造新质生产力,这样才能发挥大模型的真正价值,同时也走出一条不同于国外大模型规模扩张的应用型发展道路。显然,张凤委员所说的“应用型发展道路”,与美国人工智能发展中计算主义主导的机器决定论及其“暴力计算”实践,是不同的路径。

  其次是“人-机”智能的融合,“人工智能+”不是让机器唱独角戏,而要落到人的智能化上来,要提高人的智慧能力,成为智能型人才。

  一份提案中披露,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500万,顶尖人才储备量不足美国的1/3。针对这方面问题,许多代表委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雷军建议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江浩然委员提交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高质量就业的提案》等多份建议,建议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让劳动者掌握智能工具、推广技能考核。[2]

  这里补充一点,从“杭州六小龙”特别是DeepSeek的人才挖掘经验来看,我国不缺人才,缺的是能够发现人才、聚拢人才的组合人才。DeepSeek作为我国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北大、清华、北邮三校应届毕业生的代表作,多数人才(包括全部核心人才)是梁文峰以毕业论文为线索发现、挖掘出来的。这正应了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把人作为原始要素培养出来还不够,因为还可能成为就业的包袱,但把这些找不到工作的“原始要素”组合起来,就可能成为战胜OpenAI们的财富。

  2024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1179万,预计2025年将增至1222万。如果更加重视梁文峰们,相信500万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会补上,而且会涌现出不止500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最全!50个动态场景看2025《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25-03-05)[2025-03-10].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0567.htm.

  [2]王小伟.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支持民企发挥更大作用 优化政策举措释放消费潜能[EB/OL].(2025-03-09)[2025-03-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6065237534341659&wfr=spider&for=pc.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