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永恒的交响之声寻常人非同寻常的冒险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聆听,永恒,冒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13 10:16
作者:(德)康斯坦丁·弗洛罗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何洁/庞悦/冯欣欣
出版年:2024-10
定价:118
ISBN:9787559873354
《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
19世纪是交响曲的黄金时代,作为重要的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马勒在交响曲领域展现的创造力堪称时代的艺术辉煌。近年来人们发现,对音乐作品仅作技术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本书解读了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的多重关系,将马勒的交响曲创作与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瓦格纳、柏辽兹、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展开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勒交响曲的创作方法、思想及其艺术观念的来源,考察了马勒音乐中涉及赞歌、赞美诗、葬礼音乐、田园曲的应用,也展现了自然与鸟鸣、呼叫与叹息、夜晚和睡眠等艺术手法。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弗洛罗斯,德国音乐学家,汉堡大学特聘教授、名誉教授,1999年,被雅典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汉堡音乐学年鉴》联合编辑,汉堡古斯塔夫·马勒协会主席,爱尔福特公益科学学院成员,理查德·瓦格纳协会名誉会员,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成员。德国音乐学的领军学者之一,致力于音乐学、文化和历史研究,出版22本著作并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德国音乐学家、马勒专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代表性研究成果,“古斯塔夫·马勒系列”第II卷。书中深入解读了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的多重关系,将马勒的交响曲创作与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瓦格纳、柏辽兹、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勒交响曲的创作方法、思想及其艺术观念的来源,尤其指出标题性思维在马勒交响曲创作中的重要性,对于理解马勒交响曲作品乃至19世纪交响音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编辑推荐
《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既是一部关于马勒交响曲的研究巨著,也是一部探讨19世纪交响曲创作中重要观念、理论、技法等诸多问题的“百科全书”!马勒的交响曲既宏大深刻,又抒情感人,宛如世界般丰富多样,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话题。该书以马勒为中心,并从他辐射整个19世纪的交响曲创作,相互映照,互为补充,呈现了一个很好的论述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音乐释经学”研究方法引人关注,由此所引发的思考与启发,定会对我国未来研究马勒及19世纪交响曲的走向带来积极的影响。我要热烈祝贺该书中译本的及时出版,也强烈推荐给马勒及交响曲的爱好者、研究者阅读和收藏此书!——陈鸿铎(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著作等身的德国音乐学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这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专著,通过“音乐释经学”,一种新颖而高阶且适于语义解读的音乐分析法,对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作了全面而客观的、有据而可验证的、突破而有说服力的深入解读。在新的高度上,以新的角度,重提或恢复了关于音乐作品之“标题”、“标题性”、“标题音乐”及其理解的永恒意义!作为弗洛罗斯马勒研究的“三部曲”之一,不仅有围绕作曲技术、体裁形式、标题内容方面的精当分析和比较判断,也有关于思想史、接受史、象征史、新标题交响音乐美学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独到见解。既是技术的,也是方法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提问的,也是解答的。为人们透过层层表象而贴近马勒及其交响音乐创作的实质,拓宽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途径。——彭志敏(音乐分析学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吾自绝伦:塞缪尔·皮普斯传》
作者:[英] 克莱尔·托马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塞缪尔·皮普斯传
原作名:Samuel Pepys:The Unequalled Self
译者:王珊珊 出版年:2025-1 定价:138.00元
ISBN:9787559875068
鲜有人因日记而留名青史,我们自然首先会想到不幸的安妮·弗兰克,再有,也许就是更早的“日记之父”塞缪尔·皮普斯(1633—1703)。
他的日记堪称英国版《浮生六记》,载入英国文学史,伍尔夫尤爱!以10年日记为底本,描绘17世纪英国政治、军事和社会全景图,重现伦敦大火、瘟疫和政治动荡标记的时代。
这位裁缝之子生活在英国最激荡不安的时代:长于内战的硝烟里,目睹查理一世被处决(日记:“邪恶者必将腐烂”),见证查理二世的加冕,王室复辟,经历大瘟疫,伦敦大火,英荷战争……从1660年开始,他写了近十年的日记(160年后以多卷本出版,伍尔夫是其热心读者),大端小节,事无巨细,毫不避讳,记录每天外部所见的公共事件,同时也坦露内在个人的遭遇和欲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纪念碑”书系近日推出首部皮普斯传记——《吾自绝伦:塞缪尔·皮普斯传》,展现了皮普斯充满欲望、野心与激情的一生。
作者简介
克莱尔·托马林(Claire Tomalin,1933— ),英国传记作家。受教于剑桥大学。著有多本备受赞誉的传记:《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生与死》《乔丹夫人的职业》《简·奥斯丁传》《狄更斯传》等。
王珊珊,英美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主要从事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研究。已出版专著《玛丽·罗思的写作和自我建构》。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传奇人物塞缪尔·皮普斯传。皮普斯是英国近代海军的奠基者,而他留下的日记则成为英语文学史上的经典,从中可以挖掘到许多关于17世纪英国社会、文化、风俗的信息,为研究当时的英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这本传记中,克莱尔·托马林以敏锐的同理心和洞察力捕捉到了这位迷人的人物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把17世纪英国的重要信息传递给了读者。书中涉及英国当时诸多历史事件,涵盖了牛顿、克伦威尔等重要人物的事迹,犹如一幅细节饱满的17世纪英国社会史画卷。
编辑推荐
丰富多彩,深思熟虑,令人深感满意的书。它把我们带到了日记背后,又超越了日记本身,也就是说,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重读日记并获得比以前更大的乐趣及更深的理解。
——诺埃尔·马尔科姆,《旗帜晚报》
性、酗酒、瘟疫、大火、音乐、夫妻矛盾、国王倒台、公共生活的腐败和勇气、战争、海军、公开处决、监禁伦敦塔: 塞缪尔·皮普斯的生活充满了令人无法抗拒的素材,而克莱尔·托马林尽其所能都抓住了。不容争辩,栩栩如生,平易近人。
——赫敏·李,《卫报》
托马林发掘了关于塞缪尔·皮普斯不为人知的生活的大量材料……她写得清通明澈,非常完美。这本传记透出一种智慧,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是传记作家对人情物态的体察。
——克雷格·布朗,《星期日邮报》
托马林的书应该与举世无双的十卷版日记同辉共耀。
——马克斯·黑斯廷斯,《星期日电讯报》
克莱尔·托马林配得上给塞缪尔·皮普斯写传记。她的书见解深刻、冷静客观,终于为这位日记作家的生活补足了厚重和庄严。
——莉萨.贾丁,《新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