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山东当站C 位!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化,科技,山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18 16:22
文 尹为鉴
数字化浪潮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行业诞生出新业态,产业数字化进程日渐深入,融合式发展已成常态。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及协同创新,也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很显然,文化和科技融合被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什么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最直观地看,虚拟展览、数字博物馆、沉浸节目、元宇宙剧场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是文化、科技融合的代表性产物。AR、VR、MR(混合现实)这些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运用,让人们打破了时空界限,自由地体验大千世界。
但这种融合绝非只停留于技术装备层面,底蕴和内涵同样不可忽视。近期,备受关注的“海尔老总”周云杰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了经典科普动画片《海尔兄弟》即将推出续集的动态,引发热烈讨论。无数80、90 后在回忆“打雷要下雨”的童年记忆时,也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制造类企业,能够制作出一部经典的科普动画片?
这其实与海尔的创业和开放精神分不开。自砸毁76 台不合格冰箱开始,海尔始终坚持“自以为非”的文化基因,强调创新、变革与颠覆。海尔从不把“家电企业”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而是向着开放、多元化的生态品牌探索。《海尔兄弟》的诞生,正是海尔“向外生长”的典型产物。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海尔拥有颠覆创新的文化底蕴,才能在1995 年就跨领域产出《海尔兄弟》动画片。
科技,是融合的手段与呈现载体;但文化内涵,才是融合的精神内核。
聚焦本地,当数智浪潮涌起文化、科技融合之势时,山东就理应站上舞台的中央。为何这么说?因为,山东既有文化底蕴,也有产业底蕴。
儒家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涵养了山东的文化底蕴。泰山居五岳之首,趵突泉享“天下第一泉”,曲阜孕育万世师表,崂山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好客山东,礼仪之邦,从不是一句空话,来自齐鲁大地厚积千年的文化内核,源远流长且影响广泛。5 处世界遗产、812 家博物馆、1228 家A 级旅游景区,论文化底蕴,山东毫无疑问拥有绝对自信。
山东也是工业强省,一众名牌为这片土地构筑起稳固的产业优势。海尔坚定地探索物联网生态品牌,开放的创新理念,让其在家电制造之外,培育出动漫、电竞、文博等多种文化新业态;浪潮成长为山东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向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和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迈进;歌尔在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等领域建立起综合竞争力,其声学、光学、微电子等产品在数字文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青岛啤酒历经120 年风雨,从传统制造走向数字化转型,既推动了中国啤酒产业的发展进程,又塑造了青岛的啤酒文化。
悠久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产业基础,让山东更有底气。在数智化大潮下,山东早已做好了“文化+ 科技”深度融合的准备。“齐鲁潮”数字文化平台、泰山《封禅大典》数字演艺、“齐风”“鲁韵”齐鲁数字文化推荐官、山东博物馆线上展览平台、《弄潮》现代京剧……一众数字文化新业态在山东扎根生长,也为这片充满历史厚度的土地赋予了时代生命力。
低调、朴实、厚道,是山东代表性的文化特质。当时代的风吹向了文化与科技的交融,山东正应该厚积薄发,凭借文化与产业的双重底蕴,踏准数智风口,站上时代的C 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