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春菜宜有度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春菜,生长,滋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18 16:40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赵狄娜 编辑覃柳笛
自古以来,人类的存在和生长,都离不开自然界的滋养和支配。
气温回升,春意渐浓;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三月,北京东二环清晨6点的菜市场里,成筐的荠菜叶尖还沾着郊野露水,香椿被分装进透气的竹篾篮,马兰头、蒲公英、水芹等一系列春菜的零售价牌在晨光中频繁翻转……摊主王大姐介绍,开春后,春菜日销量增长迅速,有人专门来找叶缘带锯齿的枸杞芽,也有人热衷购买塑封冰鲜的芝麻菜苗。
春菜,是指在春季可供食用的植物嫩芽、嫩叶或根茎等器官。通俗点说,就是春季食用的蔬菜。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的统计显示,春菜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顺应时令,多吃‘嫩芽绿叶’,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百菜争“鲜”
自古以来,人类的存在和生长,都离不开自然界的滋养和支配。《黄帝内经》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从中医角度而言,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食用春菜可以促进生发之气。此外,春菜肥硕鲜嫩,本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朱大洲介绍,春菜大体上包括四类。“一是树上自然长出的木本植物的嫩芽、嫩叶,比如香椿芽、花椒芽、枸杞芽;二是地里自然长出来的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或根茎,比如春笋,还有采挖的蒲公英、荠菜、鱼腥草等野菜;三是人工培养的芽苗菜,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比如黄豆芽、绿豆芽等;四是人工在露地或温室种植的蔬菜,比如生菜、菠菜、茼蒿、油菜、芹菜、韭菜等。”
“鲜”,是春菜的最大优势。“我每天都会来这里转一圈,买的最多的是荠菜、香椿还有豌豆尖。”市民杜晓雅的家就在便民市场附近,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天接完放学的孩子,就会来这里选购一番,“我觉得春菜新鲜、口感又好,吃些应季的食物也是种仪式感。女儿最爱吃荠菜饺子,父母喜欢香椿炒蛋,家里还经常在煮面条时放入豌豆尖。”
在一些生鲜电商平台上,每到春季也会推出“春日尝鲜”“春菜尝新”“时令鲜蔬”等限定板块,除了荠菜、香椿、春笋、枸杞芽等常见春菜,像是金雀花、苦菜、冰草等也应有尽有。相较于市场而言,电商平台上的春菜价格会略高一些,但不少年轻人仍然愿意线上选购,“我喜欢吃枸杞芽、花椒芽、马兰头,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挑选,网上买菜特别方便,而且分量也不会太多,正好一顿吃完。”市民周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春节刚过不久,她就“盯”上了春菜,“晚上8点后还有一些平台会打折出售,品质也不错,物美价廉。”
总的来说,春菜有较强的时令限定性,比如香椿食用时间主要集中在3-4月份,而竹笋在冬春季上市,分别称为冬笋、春笋。不过,中国地大物博,很多春菜如蒲公英、竹笋、香椿等,在南北方均有生长,地域限定性不是很强。“偏好上,南北方会有些差异。比如在四川、重庆、贵州地区,饮食习惯偏向于麻辣、酸辣,花椒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料,当地也喜欢吃花椒芽。有意思的是,北方的枸杞最负盛名,比如宁夏、青海等地,但枸杞叶、枸杞芽却流行于南方。”朱大洲表示。
朱大洲还介绍了一些经典的春菜搭配:荠菜鸡茸汤,荠菜的清香配上鸡肉茸的绵密,可以补脾胃养阳气,营养更上一层;香椿与嫩豆腐凉拌,口感滑嫩,春日必尝;榆钱拌面粉蒸熟后蘸蒜汁,饱腹又鲜甜……当然,也有一些春菜因气味和口感独特,很难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比如蒲公英虽然有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等功效,但味道比较苦,很多人吃不习惯;鱼腥草吃起来脆嫩爽口,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等功效,但有一股较为浓烈的鱼腥气味,很多人也不适应。
为何“受宠”
春菜为何受到大众喜爱?除了新鲜、好吃,更重要的是营养丰富。以人们关注的钙元素含量为例,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的数据显示,荠菜、蒲公英、油菜薹中的钙元素含量非常高,分别为294mg/100g、216mg/100g、156mg/100g,远高于常见的黄瓜(24mg/100g)、茄子(24mg/100g)、大白菜(57mg/100g)。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注册营养师谷传玲介绍,马兰头的胡萝卜素含量为2.04mg/100g,维生素C含量为26mg/100g,并富含抗氧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氧化损伤;芦蒿,也叫藜蒿、泥蒿,最大的营养优势是富含膳食纤维,可高达9.23g/100g;草头,也叫苜蓿,其胡萝卜素含量为5.49mg/100g,维生素C含量高达102mg/100g,仅次于甜椒和彩椒,比西兰花、小白菜、芥蓝、菜心这些蔬菜都高,也是蔬菜中的佼佼者。
此外,不少春菜还是药食同源植物,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比如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以及钾、铁、钙、镁、铜等矿物质,且已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食药物质目录。药典记载,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作用,已开发成蒲地蓝消炎片、蒲地蓝口服液等药物,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等。
至于谁能站上春菜“C位”?朱大洲表示,从味道、营养价值、价格等多个维度分析,“C位”非香椿芽莫属。香椿芽是香椿树上的嫩芽,被称为“树上蔬菜”,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其营养丰富,100克香椿芽中,含蛋白质9.8克、钙143毫克、维生素C115毫克、磷135毫克、胡萝卜素1.36毫克,还含有铁、钙、磷、钾、钠等矿物质。“香椿芽不仅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而且药用价值也较高,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作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菜,这个春天,也有一些大众并不熟知的蔬菜成为“新宠”。像是桑叶,不少人将新鲜的桑叶洗净后凉拌食用,或者用来做桑叶煎蛋、桑叶粥等;还有由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的新型蔬菜——板蓝根青菜,是板蓝根中广谱抗菌的特性与杂交油菜结合的成果。从营养角度来看,桑叶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黄酮、多酚、多糖等活性成分,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板蓝根青菜则比油菜营养成分更全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科学“避雷”
“食用春菜,除了关注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外,更应了解其安全风险,比如是否含有毒有害物质、抗营养因子等。”朱大洲提醒。
据报道,广东一位女士在吃了一星期的马齿苋之后,因血肌酐异常升高住进了医院。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两位患者,他们因过量食用春笋,出现晕厥、呕血等症状,其中一位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春笋含有大量的草酸盐,能与人体内的钙结合,生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此外,春笋是寒凉食品,有涩味,含较多的粗纤维,容易对胃肠道黏膜产生损伤。”朱大洲解释,“平时脾胃虚弱、有慢性胃肠疾病、属过敏性体质的人群,肾结石、胆结石患者,以及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均不能多吃春笋。”
还有香椿,虽然营养丰富,但有一定含量的致癌物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正常的亚铁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运氧功能;亚硝酸盐还可以与二甲胺结合,生成二甲基亚硝胺,对人体有致癌风险,可诱发消化系统癌变。“不过,应对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在食用前将香椿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即可。实验表明,平均每公斤香椿中含有30毫克以上的亚硝酸盐,而用开水烫后仅为4.4mg/kg,可大幅降低香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朱大洲说。
除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量食用,还有一点值得留心,那就是尽量不要采摘和食用来路不明的野菜,以免误食造成中毒。朱大洲建议,如果喜欢采摘,那么切记掌握一定知识,只挖认识的野菜,“比如蒲公英和泥胡菜很相似,荠菜和独行菜也有些相似,兰花草和韭菜很相似,乌头与何首乌很相似。”另外,还要当心农药残留,应选择荒郊野外等地方,不要在公园、绿化带附近采挖,因为这些地方可能使用过农药,导致野菜上有农药残留;也要远离工业排放区域,不要在高速公路、马路附近采挖,避免重金属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