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对发展写作思维的影响研究
- 来源:《作文》高中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作文教学,引导策略,写作思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19 12:00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一中学 朱红丽
摘 要: 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的恰当运用,是发展学生写作思维并打造高质量语文课堂的重要举措,因此该项教学工作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探索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对发展写作思维的影响,从多个层面针对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的运用提出建议。期望文中提出的观点可以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写作思维
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的恰当运用,是培养学生写作思维并提升其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发展学生写作思维为目标,对写作教学策略进行合理把控,促使学生在写作学习中深刻感悟,使其写作水平得到持续提升,进而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一、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对发展写作思维的影响分析
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的恰当运用,可以帮助高中生发展正确的写作思维,使其能够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从而有序开展写作。当前一些高中生的作文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很大程度在于作文内容主次不分且缺乏内涵。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的恰当运用则可以使上述现象得以减少,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调整和优化,对发展写作思维会产生积极影响 [1]。
二、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的运用
(一)培养正确的写作思路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专项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思路,使学生在面对各类写作任务时可以从容有序地开展写作。具体而言,高中语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写作分为三步进行。一是在明确作文核心内容或者确定题目的基础上设计写作框架,从而确立整体写作思路,避免写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混乱性。学生还应当确保框架中的每一部分与作文题目密切相关,根据每一部分与作文主题的关系确定详略内容。二是根据设计的框架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填充。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每一部分的内容充分调用所积累的素材,从而使作文的内容比较充实且具有说服力;教师要求学生注重多样化写作手法的灵活应用,以此增强作文的耐读性;教师需要向学生特别强调,华丽的语言虽然可以使作文增色,但是没有必要过分追求,也没有必要将自己背诵的那些看似华丽的语句直接照搬到作文中,这样很可能会产生格格不入之感,在作文中使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即可 [2]。三是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对一些细枝末节予以完善。这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查漏补缺,进而使作文臻于完善。
(二)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运用会影响到学生作文的质量,因此,运用作文教学引导策略时,教师要持续加强学生写作手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该项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通过对教材课文写作手法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是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方面的有效启发,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的写作手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两篇课文虽然均对景物进行了描写,但《故都的秋》主要采用了对比、衬托、细节描写手法,《我与地坛》主要采用了象征、拟人手法,而且两篇课文通过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上述文本的启发下,教师要求学生立即开展随堂训练,并要求学生选择特定的描写对象,采用对比、细节描写的方式来凸显其特征,或使用拟人、象征手法使所描述的景物更加生动。通过课文写作手法的对比分析及写作训练,学生会对景物描写方法的运用产生深刻感悟,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此进一步丰富作文的内涵。
在学习教材课文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创编训练来对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教师要在该项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写作手法。比如,在《雷雨》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为其增设新的故事情节。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创编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要符合《雷雨》的风格,在人物对话设置中也要使语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考虑到《雷雨》的结局充满悲剧色彩而使很多学生心中愤愤不平,教师可以据此安排学生结合现有的认知为该故事重新撰写结局。在该项写作训练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一方面合理把控语言运用方式,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创编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积累丰富的素材可以使高中生在写作中做到言之有物,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并具有说服力。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口语交际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对此,教师可以围绕一些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发言,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比如,我国的嫦娥六号将月背土壤成功运回地球,而且嫦娥六号在返回地球过程中表现出惊人的速度且实现了精准降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上述事件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在活动结束之际,教师要进行简要总结并明确告知学生,课堂上所分享的事件信息及自己所谈的感想均可以运用到作文中,以此来丰富作文内容并提升作文内涵。
教师还可以围绕普通民众广泛热议的事件组织口语交际活动。比如,网络上经常会曝出有老人倒地而无人敢扶的现象,对此,教师可以围绕该热点话题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在正式辩论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准备,包括撰写辩论稿、搜集相关信息、预设对方问题的答案等。在正式辩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鼓励双方辩手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素材信息及犀利的语言来说服对方,还要提醒学生重点从道德、社会秩序、法律等层面展开辩论。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将辩论中所提及的道德、社会秩序、法律等方面的内容作为素材进行积累,以备在写作相关主题时可以随时调用。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素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向其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如百科全书、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等,围绕不同类型的读物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围绕百科全书,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速读的方法,要求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其中的关键信息。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则要重点了解故事内容及其思想内涵。学生在作文中表述观点时可以直接引用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素材,以此增强所提观点的说服力,进而提升作文质量。
(四)开展分层指导
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如果安排所有学生开展相同的写作训练,部分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可能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而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学生甚至会出现自我放弃的情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必要开展分层指导。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为其安排的任务应当以词句运用及常规表达方式的训练为主,帮助其逐步夯实基础,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为其安排的任务可以是在作文中学会表达有新意的观点,在训练中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突破并使其作文更具内涵。教师要通过对分层教学方法的合理把控,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有实质性收获,进而使作文教学成效得以显现。
三、总结
高中作文教学引导策略的恰当运用会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高中语文教师要针对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正确认知,从不同的层面着手对学生提供写作方面的正确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思维,使其持续优化写作手法并增强综合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丽娟.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0(10).
[2]漆平.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技巧培养策略[J]. 作文,2022(Z4).
作者简介:朱红丽(1983年4月生),女,汉族,甘肃崇信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