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
- 来源:轻兵器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战术,威力,轻武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13 13:37
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与DFS10式35mm碰炸杀伤弹的发射原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均采用高低压发射原理。但为了使弹丸落地后能起跳并达到较好的杀伤效果,其采用由几百颗钨合金球注塑而成的预制破片套——这是该弹与DFS10式35mm碰炸杀伤弹最大的不同。
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全弹由引信、炸药、预制破片套、铅合金弹体、高压室(内装发射药)、底火等组成。其引信同样是弹头隔爆型引信,且引信内设有自毁机构,即使引信碰击地面后不能正常触发,经一定时间后,自毁机构作用,可将弹丸引爆而自毁。为了达到跳起爆炸时产生较好的杀伤效果,弹体内装有预制破片套,破片套由384颗钨合金球经注塑而成,弹丸爆炸时,这么多钨合金球被高速抛出,从而产生较大的杀伤作用。
杀伤作用原理
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底火被榴弹发射器的击针击发后,瞬时引燃发射药,发射药在高压室内迅速燃烧,形成的高压火药燃气冲开堵隔片,经高压室底部9个泄气孔进入发射器尾部形成的低压室,由此形成推力推动全弹运动,从而使全弹能以较低的膛压获得所需的初始速度,其在发射器口部的初速为76m/s。
弹丸飞离膛口20m时引信解除第一道保险,飞离膛口40m时解除第二道保险,引信处于待发状态。引信保险的这种设计方法,可确保弹丸在近距离内撞击障碍物时不会爆炸,以确保使用安全。
当弹丸飞至目标区域着地时,引信触发,点燃抛射药盒中的药剂,同时引燃延期雷管中的延期药。抛射药盒中的药剂燃烧产生的高压火焰燃气冲击地面,形成反推力将弹丸抛起。当弹丸被抛至一定高度时,延期药燃烧完毕,引爆传爆管,传爆管引爆主装药,进而使弹丸爆炸,使384颗钨合金球和弹体的其他金属破片向四周高速飞散,从而实现跳炸杀伤和毁损功能。
当引信的头部着发机构意外失效时,引信的自毁装置会在15~20s内起爆延期雷管,并依次起爆传爆管及全弹主装药,实现该弹的自行销毁。该弹自毁时仍然具有很大的杀伤和毁损功能。
攻坚克难见真章
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研制中面临的第一问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弹的跳炸合格率只能维持在30~42%之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围绕众多相关因素,在不能改变全弹着地姿态及速度的前提下,反复设计和修改抛射药盒盒体和针刺延期雷管管壳结构、压药工艺等,经过70余个方案的摸索,200多个轮次的试验,共消耗弹药15000余发,最终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目前,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的跳炸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达到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
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引信发火率低是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另一大难题。经分析,是内部机构设计不尽合理及引信在装配拧紧时的拧紧力矩过大,使内部零件卡滞而引起的。由此改进了内部结构,并设定了装配时拧紧力矩的允许值范围,避免内部零件卡滞,从而解决了这些问题。
改进后的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引信发火率能保持在95%以上,达到了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
与国外枪挂榴弹相比,美制40mm枪挂榴弹中没有跳炸杀伤弹,而俄制40mm枪挂榴弹中虽有跳炸杀伤弹,但其引信只能形成很少的破片,且飞散位置很低,因而其杀伤效果有限。DFS10A式35mm跳炸杀伤弹口径比美、俄40mm枪挂榴弹小,综合作战效能超过两者,其杀伤半径达12m以上。
DFS10A式35毫米跳炸杀伤弹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的装备使用可显著提高我军单兵作战能力,在对抗中发挥杀伤和毁损威力。
□邱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