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要品质也要策略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自主品牌,比亚迪,F3速锐
  • 发布时间:2012-11-02 14:27

  一年前的上海车展后,我写了《自主品牌的面子之忧》一文,配合现场照片,解读自主品牌展车外观、内饰的品质问题。一年后的北京车展,我倒要看看这些问题是否有所改善。由于工作安排只有一天时间在车展现场,一些著名品牌的全球首发车甚至没时间看上一眼,但我还是仔细阅读了五家自主品牌的部分展车。时隔仅一年,可以看到一些变化:外观的毛病少了,内饰的问题依旧;一些品牌有进步,另一些品牌还没有找到感觉。大体的感觉是:喜忧参半。

  自主品牌新车外观做工的进步是整体型的,明显毛病已经很少了,但还是有个别车型的外观过于粗糙。总体上看,以往“远看几十万,近看十几万”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但“近看十几万,里面一看几万”之间的差距依旧。

  我看到的毛病是:内饰表皮脱落、起泡;外观、内饰接缝过于粗糙;内饰面板翘起,做工实在是粗陋;功能按键使用较厚的钢琴漆,虽然意在提升档次感,但由于单个按键漆面过小,整体上很难找平,看起来不爽。说到钢琴漆,有位自主品牌的人士指着一款新车中控台的钢琴漆面,不无自豪地对我说:为提升档次,我们可下本了。但钢琴漆面与周围质感很差的硬塑料面板“混搭”在一起,就是不显好,明显欠火候。

  还是那句话,人们会自然联想:如果一辆车连表面功夫都做不好,或者说连面子都不要了,那么它的里子一定更糟。说起来似乎有些不公平,有的自主品牌车型安全、性能水平很不错,就因为内饰粗糙,你就把人家给否了。但平心而论,这就是差距,需要大幅改进,也是一款车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F3速锐”配备的遥控技术,它解决了远程启动、电子转向、电子油门、DCT双离合、电子刹车及系统整合等难题,在20米可视范围内,实现了车辆的无人驾驶。这的确是一项世界顶尖技术,如果配有这项技术的“F3速锐”能于今年下半年上市,那么它将真正成为全球第一款正式上市的遥控汽车。

  实际上,2008年7月我曾在狼堡看过一辆大众帕萨特被遥控停车入位和启动出位的演示,去年11月,在慕尼黑奥迪试车场也曾见过一辆奥迪A7被遥控泊车。而大众和奥迪的车辆遥控技术仍在改进和试验中,特别是这项技术还涉及安全责任、驾驶规则等,所以奥迪的专家强调:“这项技术的使用还需得到政府部门许可。”

  再看比亚迪“F3速锐”的遥控技术,虽很超前,且值得称道,但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突然就拿了出来,很难让人放心。更何况,上市后出了安全问题怎么办?是否有相应的法规?有关部门什么态度?这些都需要深入沟通,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显然,自主品牌不仅要改进品质,创造领先的技术,还要掌握与公众实现有效沟通的策略和技巧,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成功之路还很漫长,关键是要耐得住寂寞,切忌大干快上,认准目标,走好、走实每一步,如长城汽车的经营理念所说:每天进步一点点。

  何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