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八度的斗法 诺基亚再为移动互联竞争升温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4-24 16:10
2006年,当康培凯接任一度带领诺基亚登顶的约马.奥利拉就任手机业界巨头新总裁时,便提出了诺基亚要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口号。从那时起,诺基亚便开始将互联网服务作为新总裁就任以来重点开展的工作。从维信(widsets)内容定制到N,Gage游戏在线社区,再到Ovi平台的发布,以及其间发布的“行学一族”等在线式服务,诺基亚在这三年以来所走的每一步无疑都是沿着互联网的轨迹在前行。不过,诺基亚向来坚持的“步步为营”稳健策略显然在今天已经受到了挑战-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是一个推陈出新、速度惊人的行业。于是,走在蜕变路上的诺基亚再一次主动提升转型的时速,将与对手的竞争提升“八度”。
目标?有还是没有?
2009年3月11日,诺基亚宣布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提供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 Music Store)以及“因乐而来(Comes With Music)”服务,并发布了3款全新的诺基亚音乐终端:5730XpressMusjc、5330 XpressMusic和5030 XDressRadio,这是诺基亚第二次大张旗鼓地向移动音乐市场进军的产品。结合2008年10月诺基亚发布其首款触摸屏手机5800Xpress,Music,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诺基亚XDressMusic手机阵营不但得到了极大的扩充,更成为最先采用诺基亚触摸屏技术的阵营,由此可见诺基亚对这条产品线的重视程度。
不过,更引起我们关注的,还应该是诺基亚与此同时宣布将其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 MusicStore)以及“因乐而来(Comes WithMusic)”服务。诺基亚对这一服务升级的官方描述为:“在全球三大洲的15个市场,人们可以在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Music Store)浏览和购买音乐,还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获得推荐或者搜索自己最喜欢的艺人,歌曲或专辑。管理音乐、在PC与兼容手机之间传输音乐、撷取和刻录CD,以及直接在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Music Store)当中发现、播放和下载音乐。”对于“因乐而来”最重要的描述还在于:“‘因乐而来(Come With Music),服务可以让用户在一年或18个月当中从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 Music Store)无限次地下载音乐,人们可从数百万首曲目中下载自己所喜欢的歌曲,即使服务期满,人们仍然可以保留这些歌曲。”
用户可一年期内无限次下载和保存音乐的“宽松”政策显然是为了从竞争对手手里抢夺用户资源。当然,第一时间让我们想到的这一业务的竞争对手必定是苹果iPhone。仅仅凭借两代产品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所依附的iTunes和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等人气极高的互联网服务,苹果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便已经出现在全球十大手机厂商的榜单之中,这种爆发式的成长速度诺基亚不可能不看在眼中。同时,对比同业竞争对手MOT0的“MOTO Music”和索尼爱立信的“PlayNow”、“TrackID”等一干服务,让诺基亚深深意识到音乐服务对提升用户粘度和消费者关注度的重要性。如果单纯靠出售产品来继续保持增长的话,将存在极大的战略性失误一因为消费者正转向于购买内容和分享业务,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诺基亚中国区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在移动音乐市场,诺基亚是一个迟到者,甚至远不如索尼爱立信和MOTO积极性高。因此,诺基亚终端产品负责人Jo Harlow在此次发布会上还引用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数据:“我们已经销售的移动终端中,超过4.25亿部配备了数字音乐播放器一超过7亿部具备调频收音机功能。”换句话说,单从数量上来看,诺基亚恐怕应该算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数字播放器和收音机生产厂商。通过薄利多销的增值服务,保留并扩大这个用户群,让这一超过10亿人的用户群为诺基亚提供持续、稳定的后续利润,其实这应该才是诺基亚提升音乐服务的终极目标-至于苹果的用户群能扩大到什么程度?相信诺基亚只要做好了眼前的事情,应该没有后顾之忧,毕竟,苹果也有自己的烦恼,0.99美元/首的固定价格导致其收入并不稳定-甚至已经有传言说,苹果将改变过去多年来的单曲收费模式。
竞争,从局部扩展
事实上,移动音乐只是诺基亚大移动互联网战略的一粒棋子。在软件与硬件厂商的“养成”下,消费者在今日使用手机的习惯早已扩展到用手机下载音乐与应用程序一通过移动社区与朋友实时分享与交流……因此,诺基亚之所以为自己的移动互联平台命名为Ovi(芬兰语中为“大门”),就是希望用户以手机这把钥匙打开大门,便能在门内可以找到一切自己想要的娱乐和应用。但直观地说,诺基亚的概念提出的确很早,但实现得最好的却是苹果iPhone的App Store。2008年7月11日,苹果推出7APP Store的第一个应用:2008年12月5日,App Store中的应用程序就已超过1万个,下载次数达3亿次:而在短短42天之后,App Store中的应用已经超过1¨5万个,下载量更是突破5亿次。终端的销售推动应用的下载与开发,而应用的下载与开发,又有力地推动着终端的销售。相比之下,诺基亚虽持Symbian坐拥全球智能手机第一宝座,Svmbian平台下应用也绝不在少数,但开放的心思却远不及苹果深远-单是Symblan 9之后的证书,就让很多不熟悉手机的用户头痛不已。不过迟到总比不到好一在WMC2009上,诺基亚终于推出了Ovi Store服务。与其说是诺基亚是想与苹果AppStore抗衡,倒不如称其为想复制苹果的成功更为合适。同时,借助Ovi这个移动社区平台,成员之间还可以彼此看到、共享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用户寻找应用的难度。
何止苹果和诺基亚在开放平台上大展拳脚,以免费服务著称的Google所把持的Android从诞生那一天便是含着“开放”的宝玉出生,而且在2008年10月,Google已经为Android设立了应用软件商店:一度以封闭闻名天下的微软也宣布将开设Windows Martetplace,提供超过2万种应用软件:RIM黑莓平台的Application Center也已经在着手规划中。就连境况一年不如一年的Palm平台,也在2008年12月上线了Palm SoftwareStore,提供超过2000款应用软件和1000款免费游戏。
金矿,就是每一台终端
每当谈及互联网,就离不开赢利模式。不过,本文中所提及的这些大佬们在明确了应该将竞争力置于何处之后,赢利模式就再不是一个大问题了。像诺基亚这种,在全球拥有数十亿用户,每年几乎能销售掉近5亿部手机的终端厂商,还拥有一个最具人气的开放平台,这些资源打包在一起,恐怕是任何一家致力于向消费者推销移动互联服务生意的竞争者所忌惮的,即使就算开创了移动音乐和软件销售模式的苹果都不得不提防当然还有以软件和平台开发为主的Google和微软。
单从本次诺基亚音乐服务升级的管窥一其实已经让我们看到移动互联市场正在进行着细分和成熟。不过放眼未来,眼下热火朝天的音乐和应用程序,部可能还是移动互联竞争的一个部分而已。如在韩国,已有8.9%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购买过商品;日本的在线购物市场发展最快,去年上半年已有41%~48%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过该项业务。这些都意味着,基于移动互联的应用和服务,前景是无限的,如购物、导航、视频甚至计算,都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中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点,换言之,用户手中的每一台移动互联终端,都是软硬件厂商和移动运营商眼中的永不枯竭的金矿。
……
目标?有还是没有?
2009年3月11日,诺基亚宣布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提供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 Music Store)以及“因乐而来(Comes With Music)”服务,并发布了3款全新的诺基亚音乐终端:5730XpressMusjc、5330 XpressMusic和5030 XDressRadio,这是诺基亚第二次大张旗鼓地向移动音乐市场进军的产品。结合2008年10月诺基亚发布其首款触摸屏手机5800Xpress,Music,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诺基亚XDressMusic手机阵营不但得到了极大的扩充,更成为最先采用诺基亚触摸屏技术的阵营,由此可见诺基亚对这条产品线的重视程度。
不过,更引起我们关注的,还应该是诺基亚与此同时宣布将其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 MusicStore)以及“因乐而来(Comes WithMusic)”服务。诺基亚对这一服务升级的官方描述为:“在全球三大洲的15个市场,人们可以在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Music Store)浏览和购买音乐,还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获得推荐或者搜索自己最喜欢的艺人,歌曲或专辑。管理音乐、在PC与兼容手机之间传输音乐、撷取和刻录CD,以及直接在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Music Store)当中发现、播放和下载音乐。”对于“因乐而来”最重要的描述还在于:“‘因乐而来(Come With Music),服务可以让用户在一年或18个月当中从诺基亚音乐商店(Nokia Music Store)无限次地下载音乐,人们可从数百万首曲目中下载自己所喜欢的歌曲,即使服务期满,人们仍然可以保留这些歌曲。”
用户可一年期内无限次下载和保存音乐的“宽松”政策显然是为了从竞争对手手里抢夺用户资源。当然,第一时间让我们想到的这一业务的竞争对手必定是苹果iPhone。仅仅凭借两代产品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所依附的iTunes和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等人气极高的互联网服务,苹果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便已经出现在全球十大手机厂商的榜单之中,这种爆发式的成长速度诺基亚不可能不看在眼中。同时,对比同业竞争对手MOT0的“MOTO Music”和索尼爱立信的“PlayNow”、“TrackID”等一干服务,让诺基亚深深意识到音乐服务对提升用户粘度和消费者关注度的重要性。如果单纯靠出售产品来继续保持增长的话,将存在极大的战略性失误一因为消费者正转向于购买内容和分享业务,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诺基亚中国区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在移动音乐市场,诺基亚是一个迟到者,甚至远不如索尼爱立信和MOTO积极性高。因此,诺基亚终端产品负责人Jo Harlow在此次发布会上还引用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数据:“我们已经销售的移动终端中,超过4.25亿部配备了数字音乐播放器一超过7亿部具备调频收音机功能。”换句话说,单从数量上来看,诺基亚恐怕应该算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数字播放器和收音机生产厂商。通过薄利多销的增值服务,保留并扩大这个用户群,让这一超过10亿人的用户群为诺基亚提供持续、稳定的后续利润,其实这应该才是诺基亚提升音乐服务的终极目标-至于苹果的用户群能扩大到什么程度?相信诺基亚只要做好了眼前的事情,应该没有后顾之忧,毕竟,苹果也有自己的烦恼,0.99美元/首的固定价格导致其收入并不稳定-甚至已经有传言说,苹果将改变过去多年来的单曲收费模式。
竞争,从局部扩展
事实上,移动音乐只是诺基亚大移动互联网战略的一粒棋子。在软件与硬件厂商的“养成”下,消费者在今日使用手机的习惯早已扩展到用手机下载音乐与应用程序一通过移动社区与朋友实时分享与交流……因此,诺基亚之所以为自己的移动互联平台命名为Ovi(芬兰语中为“大门”),就是希望用户以手机这把钥匙打开大门,便能在门内可以找到一切自己想要的娱乐和应用。但直观地说,诺基亚的概念提出的确很早,但实现得最好的却是苹果iPhone的App Store。2008年7月11日,苹果推出7APP Store的第一个应用:2008年12月5日,App Store中的应用程序就已超过1万个,下载次数达3亿次:而在短短42天之后,App Store中的应用已经超过1¨5万个,下载量更是突破5亿次。终端的销售推动应用的下载与开发,而应用的下载与开发,又有力地推动着终端的销售。相比之下,诺基亚虽持Symbian坐拥全球智能手机第一宝座,Svmbian平台下应用也绝不在少数,但开放的心思却远不及苹果深远-单是Symblan 9之后的证书,就让很多不熟悉手机的用户头痛不已。不过迟到总比不到好一在WMC2009上,诺基亚终于推出了Ovi Store服务。与其说是诺基亚是想与苹果AppStore抗衡,倒不如称其为想复制苹果的成功更为合适。同时,借助Ovi这个移动社区平台,成员之间还可以彼此看到、共享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用户寻找应用的难度。
何止苹果和诺基亚在开放平台上大展拳脚,以免费服务著称的Google所把持的Android从诞生那一天便是含着“开放”的宝玉出生,而且在2008年10月,Google已经为Android设立了应用软件商店:一度以封闭闻名天下的微软也宣布将开设Windows Martetplace,提供超过2万种应用软件:RIM黑莓平台的Application Center也已经在着手规划中。就连境况一年不如一年的Palm平台,也在2008年12月上线了Palm SoftwareStore,提供超过2000款应用软件和1000款免费游戏。
金矿,就是每一台终端
每当谈及互联网,就离不开赢利模式。不过,本文中所提及的这些大佬们在明确了应该将竞争力置于何处之后,赢利模式就再不是一个大问题了。像诺基亚这种,在全球拥有数十亿用户,每年几乎能销售掉近5亿部手机的终端厂商,还拥有一个最具人气的开放平台,这些资源打包在一起,恐怕是任何一家致力于向消费者推销移动互联服务生意的竞争者所忌惮的,即使就算开创了移动音乐和软件销售模式的苹果都不得不提防当然还有以软件和平台开发为主的Google和微软。
单从本次诺基亚音乐服务升级的管窥一其实已经让我们看到移动互联市场正在进行着细分和成熟。不过放眼未来,眼下热火朝天的音乐和应用程序,部可能还是移动互联竞争的一个部分而已。如在韩国,已有8.9%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购买过商品;日本的在线购物市场发展最快,去年上半年已有41%~48%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过该项业务。这些都意味着,基于移动互联的应用和服务,前景是无限的,如购物、导航、视频甚至计算,都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中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点,换言之,用户手中的每一台移动互联终端,都是软硬件厂商和移动运营商眼中的永不枯竭的金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