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万丈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3-10 10:50
当《阿凡达》在中国正式上映3天之后,CES 2010在美国盛大开幕,广播电视业者以及系统厂商也赶上了3D热潮:几乎每家电视大厂都表示将在6月或更早以前推出3D电视,并纷纷在豪华的展场摊位示范自家3D电视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阿凡达》作为一个探路先锋,仅仅是打开了3D显示大幕的一扇窗户,背后显露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内容生产端与硬件生厂商之间一场微妙的合谋——将3D产业链向蓝光播放机、平板电视、家庭影院乃至网络视频等延伸的趋势。
上兵伐谋
《阿凡达》的成功背后站立着松下、索尼、英特尔、AMD等业界巨头的身影,而在消费电子领域,目前以松下、索尼为代表的日企,已打通了3D产业链中的软件、硬件、内容等各个环节,并率先在今年面向市场推出全系列的3D电视、电脑、碟机等商业化成熟产品。
东芝将于2010年秋季在美国上市配备有其与索尼集团、美国IBM合作开发的多核微处理器“Cell Broadband Engine”的液晶电视“CELL REGZA”。面向电视收视环境随着多频道fb而发生变fb的美国市场,东芝突出了3D电视功能,将普通影像转换成3D影像的功能可由Cell的软件处理功能实现。而索尼则展出了支持3D的有机EL面板技术,只是实用化时间未定,作为硕果仅存的等离子电视中坚力量,松下展示了最新的152英寸高清晰度(4096x2160像素)三维全高清等离子显示屏。“每个人都在飚速抢进3D领域,因为我们深信3D将会让消费性电子产业回春。”松下北美分公司首席执行官Eisuke Tsuvuzaki表示。
厂商积极推动3D电视的理由很充分,根据DisplaySearch估计,在经历2009年1%的衰退后,全球电视出货量在2010年将恢复6%的增长速度:不过全球电视出货金额却缩水10%,主因是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跌了9%。而这也是平板电视近几年高速增长以来首次的价格下滑。
同时,制片商发现电影光盘销售量在2009年下跌了13%之多,虽然在线内容营收有成长,却不足以弥补损失,于是两年来,由梦工厂动画公司(DreamWorksAnimation)首席执行官JeffreyKatzenberg领军的一群制片业者,想靠着将3D电影院体验送到一般家庭来开辟新财源。自从蓝光与HD—DVD格式之争结束之后,真的很难看到整个消费性产业(甚至包括好莱坞制片商)如此团结一致地支持一项技术:但是在3D阵营的内部一目前依然缺乏一个统一的3D标准,也许这将成为制约3D技术发展的最大瓶颈。
跨越技术分歧
目前全球市场上主流的3D显示技术供应商拥有三家,分别是RealD、杜比和XpanD,这三者采用的技术部有差异,但是却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3D眼镜。
ReaID系统则采用被动糸统,这套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眼镜便宜,甚至成本只有几块钱。目前,ReaID在北美市场有80%以上的份额。但对于电影院这套系统需要专门的金属屏幕,不能用平常播放2D的白幕。
杜比3D技术的设计理念和实现优势就是采用低成本被动式眼镜和适用于白色普通银幕。使用中,杜比3D滤光轮置于现行标准数字放映机内部,在灯泡和光引擎之同,可以减轻光引擎的压力,而且成像之前已完成分色,所以不会降低图像质量,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不同的两份红、绿、蓝,经过特殊设计的眼镜则在左右眼只能分别接收到各自的光谱信号。
XpanD系统的特点是采用主动式3D技术,利用眼镜左右镜片的高速切换来实现3D效果。这个系统的特点是控制和安装方面,影院只要一个控制影院内所有眼镜什么时候切换的信号控制器就行,缺点是眼镜价格昂贵。
相对而言,如果要在电视机上实现3D效果,采用RealD技术具有较大的可行性。首先,RealD等3D技术都要求显示设备具有极高的画面刷新频率,这是实现3D技术的前提:这点上平板电视能实现240Hz甚至480Hz的高速刷新:同时这些3D技术都需要特制的眼镜。RealD采用的是最普通的偏光眼镜:杜比公司的系统则使用RGB分频滤镜:XpanD公司的眼镜则是电池供电的液晶快门,也是最昂贵的系统。对于电视机产品,DisplaySearch估采用Blu-ray 3DReaID系统在视觉效果上比杜比系统出色,不过需要在屏幕上使用一层特殊的滤光片Silver Screen:而和XpanO的系统比较,其眼镜成本不仅更为低廉,而且不需要用电、不需要同步设置,此外,RealD眼镜表面上的偏光膜条纹由传统的条状改为环形,能更好地过滤光线,这就改变了从前人们看3D电影时头是不能随便动的,稍微有点偏差就会出现“鬼影”的现象,同时观看3D电影的视觉疲劳、头晕等症状发生的可能也减到了最小,目前,索尼、东芝、松下等企业均获得了RealD的技术授权,因此我们判断RealD系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电视机上3D显示的领导者。这一观点同样获得了《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的御用视觉特技大师Eric Brevig的支持,这位得过两次奥斯卡视觉特技奖的好莱坞特效权威告诉记者:“我看中RealD,这是美国宇航局的技术,价格虽然贵,但是效果最好”。
3D浮现幽蓝之光
根据一项以2000位美国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看过3D电影,而且有八成表示非常享受:受访者中也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会想在三年内购买3D电视,根据DisplaySea rch估计,到2018年,3D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6400万台,显然这是一个明眼人都看得见而亟待开发的金矿。
事实上,将3D引入客厅不止是电视机厂商的事情,几乎所有与高清相关的产业链部希望傍上3D这个未来的吸金大款,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蓝光联盟。2009年12月,蓝光光盘协会(BDA)的3D工作组宣布,蓝光3D立体标准规范“Blu,ray 3D”已经制定完成。蓝光3D节目的立体视频采用多视角视频编码(MuItiview Video Coding/MVC),正式名称“MPEG4-MVC”是ITU,T H.264 AVC编码的一个扩展分支,MPEG4-MVC使用典型的50%重叠法对左右眼视角范围的2D内容进行压缩组合,支持1080p分辨率,并向下兼容现有的普通2D蓝光播放机,也就是在不支持3D的设备上播放仍能够正常显示,只是没有立体效果。此外新规范还引入些3D增强画面技术,比如能够使用3D菜单进行导航,可在3D视频中显示3D字幕。
按照计划2009年上映的3D电影,例如《飞屋环球记》在2010年上半年都会推出Blu—ray 3D版本,多个品牌的蓝光3D播放器也会同步上市,短期内不能指望IMAX3D影厅遍地开花带来价格下降,但蓝光3D电影与3D电视则是本年度拭目可期的,在家里看3D电影,也许最快下半年就可以实现。为此,我们专访7沃尔特迪士尼家庭娱乐中国区总监叶厦军先生和蓝光光盘协会中国推进组主席赵桂志先生。
EF:2009年尼在蓝光碟片方面的发行情况如何?
叶厦军:迪士尼2009年5月将Blu—ray Disc蓝光影碟引进中国市场。在短短的6个月里,我们已经发行了25部脍炙人口的好片,其中包括2009年度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机器人总动员》,战争场面宏大的《珍珠港》,以及脍炙人口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国家宝藏》系列等,都是值得大家珍藏和回味的大片,为配合中国蓝光产业链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满足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将在未来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更多最新的蓝光影碟,在即将到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将陆续推出今年在国内上映的数部大片,包括迪士尼在国内票房最好的感人力作《飞屋环游记》、《豚鼠特工队》等,务必让中国消费者能够尽情享受迪士尼电影高清世界所带来的奇妙魅力!
EF:2010年迪士尼计划在中国推出哪些蓝光电影?
叶厦军:2010年我们将扩大蓝光的发行范围,会发行超过20部影片,而且会是比较丰富的一些品种。有一些经典的电影,像《白雪公主》,还有国内没有上映,但是国外已经上映的《未来3G》,这也是比较好的动作片,我们也会带到国内来。左下角是《青蛙公主》,这是很快会在美国上映的电影,也会把它带到中国来:新版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圣诞圣歌》在院线将会以3D的形式推出,大家未来也会看到,我们也会推出2D的蓝光,这是我们2010年新片的计划。
EF:很多消费者反应蓝光碟片的发行时间比院线要晚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叶厦军:关于碟片发行的数量和时间,其实大家也看到一无论索尼也好,迪士尼也好,2009年在国内都发行了蓝光碟片,到现在为止,我们有超过130多部的影片,每个月发行
量超过20部。中国确实是一个新的市场,但相对国外的发展速度,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在国外很多时候是新的片子电影商才会发蓝光,或者是把以前比较好的片子做成蓝光。到2010年,迪士尼`承诺是在美国上市的同时,我们会在中国上市,同样的——原则上是说只要通过审批就会在国内上市。像《豚鼠特工队》我们发行的版本跟亚洲区发行版本是一模一样的。有些时候我们不上DVD产品也会上蓝光产品。时间上,前面也提到了院线发行需要有一定周期才会发行蓝光碟,这是行业的惯例。迪士尼的惯例是院线发行4个月以后才能上蓝光碟片。当然,这个是过往的做法,基于现在市场的需求,在未来的时候,我们要缩短这个周期。2010年的大片我们会在影院上映两个月甚至一个月内就发行蓝光在碟片。这样保证大家能够以最快的时间看到最新的片子。
EF:迪士尼对于3D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何评价?
叶厦军: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迪士尼公司在影院发行任何一部影片都有3D的版本,大家都很关心中国市场,我们之前在上海开过研讨会,对中国的市场表现做了一些讨论,3D在中国影院的受欢迎程度,相对于真人电影来说,好于其他电影的市场表现,所以我们判断,在中国市场大家更欢迎3D的影片,这是根据市场数据的判断。
EF:那么对于蓝光3D碟片,您认为前途如何?有何计划?
叶厦军:因为3D也是基于蓝光上的新技术,在蓝光上面开发这么一个产品,的确是我们未来的方向,而且我们随时可以进入到3D的内容发行。此外我们也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渠道里面推广蓝光的格式,包括会设立蓝光专区,以及蓝光的演示,都会在零售渠道里面跟大家见面。
EF:蓝光光盘协会为什么很少公布市场数据。是否是因为蓝光目前的市场实现依然不佳?
赵桂志:很多次,我在不同场合给各位介绍蓝光光盘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今天,对蓝光光盘市场比较乐观的朋友们,你们会发现你变得更乐观;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现在感觉蓝光光盘到了非常好的爆发点的时刻,而且在过去三年当中,了解我们的媒体都知道,我们基本上不太提供更多数据的信息,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作为蓝光光盘协会这样一个比较庞大的组织,要向外提供数据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我们总是要挑选非常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提供数据一所以我们很少发表个人观点,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
EF:那么蓝光光盘的现状如何呢?
赵桂志:第一个就是蓝光光盘的格式在全世界,包括欧美、日本等市场,已经成为首要的高清格式,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第二,对于蓝光播放设备和片源的普及问题,在2010年将会更加亲民,以美国市场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两年当中,一直遵循非常好的高速增长的趋势。2009年前三季度总销量比2008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83%,蓝光光盘的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当中,在2009年成了消费者非常喜欢的、畅销的产品,有一个调查,你最希望得到的圣诞礼物是什么,蓝光光盘播放机位列前三名,是非常靠前的。到现在为止,在美国已经有1700多部蓝光电影了,其中有200部带有互动的功能。
EF:那么关于中国市场呢,今年蓝光产品会普及吗?
赵桂志:到现在为止接近30家中国公司拿到了蓝光格式的FLLA的授权,简单来讲,你拿到这个授权就可以生产、研发、销售、服务这个格式的产品,从硬件的角度来讲,中国本土已经有多家一线二线、三线品牌,本地的、国外品牌的产品上市。简单举几个例子,像德赛、华录,索尼、先锋、松下、飞利浦,海尔、Oppo,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的品牌,而且我们也听说有很多公司的蓝光产品在今年都会上市,这个是获得授权的部分中国公司名单,这个名单我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的了,因为这个信息是公开的,到我们网站上随时可以去查,我们希望将来办更多的关于蓝光的活动,邀请更多合作伙伴来参加。在这些企业当中,有做软件的,有做编辑的,有做压盘的,有做碟机的,有做光驱的,覆盖了整个产业链。
EF:今天我们的重点就是圈绕3D展开的,能谈得更详细一些么?
赵桂志:3D技术与蓝光的融合将根大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这是我们蓝光光盘协会的判断,2009年的3、4月份,BDA成立了3D工作组,专门制作基于蓝光光盘格式上3D的标准,一切正常的话,应该在未来几天当中,这个事情就可以结束,(采访完成于12月初,编者按)具体产品什么时候上市,这个应该看各个公司的情况,据我们所了解不完全来讲,在2010年会有多家公司的多款产品,包括电视,包括播放机,以及其他的配套——其实更关键的是内容的上市,像迪士尼、华纳这些公司,包括我们制片厂都很关注2010年有多少部3D电影在市场上发行,所以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内容上的驱动,而3D主要是内容商在大幅度推动,他们确实发现3D的用户体验非常好,而且给他们带来的利益非常可观,至于产品的市场定价一客观上不是很好回答这个问题,各个公司可能会根据规格来开发这个市场,从协会来讲是没有办法给出答案的。
记者观察:3D显示前途光明道路长远而曲折
DisDIavSearch的数据则预测,3D显示器出货量将从2008年的70万台飙升至2018年的1.96亿台,市场总值达220亿美元,其中3D电视的出货量将占据大半江山,产值约为170亿美元。美国著名的ESPN体育节目电视网也于日前宣布,他们将在南非世界杯时安排部分比赛使用3D立体电视技术进行转播。与此同时,日本索尼公司也将与探索频道和IMAX公司合作在美国成立全球首家3D电视网。ESPN 3-D转播计划在其第一年将包括至少85场体育赛事的直播,其中就有6月11日的世界杯(FIFA World CuD)南非与墨西哥揭幕之战,以及其他24场世界杯比赛。
不过我们更应该看到消费电子产业的一般规律,从技术诞生到商业普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3D显示技术涉及平板电视、投影机、蓝光播放机甚至HDMI规范等多个产业层面,《阿凡达》的成功显示了3D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但是现在不管是外资品牌彩电厂商,还是国产品牌厂商,在3D电视领域,更多的还是侧重在技术方面的引导。—方面,在片源方面,3D的内容目前还远远跟不上,另—方面,即便有了少量片源,现在3D电视高昂的价格也将是推广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认为3D显示前途光明,道路长远而曲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