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获悉,安徽省范围内汽车内饰件产品质量的省级监督抽查检验结果显示,所抽样品全部合格。
据悉,本次抽查在安徽省内共计39家企业抽取52组样品。其中合肥地区18组、安庆地区3组、滁州地区3组、淮南地区2组、六安地区2组、宣城地区1组、黄山地区1组、铜陵地区1组、芜湖地区21组。样品全部合格,抽样合格率100%。
根据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标准,对样品的燃烧速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汽车内饰件产品总体质量较好。
本次抽查中发现抽查的52组汽车内饰件产品中所有样品燃烧速度都小于100mm/min,符合强制标准GB8410-2006。其中燃烧速度大于50mm/min的8组,大于80mm/min的1组。整体阻燃性能较好。部分企业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在阻燃性能方面已经制定出企标来严格控制,把国家标准要求值小于等于100mm/min严格到小于等于70mm/min。汽车内饰阻燃性能对汽车整体安全性能的影响很大。车辆的内饰材料与乘客直接接触,在车辆发生火灾时,如何抑制或延缓火焰的传播,为乘客安全疏散和扑灭火灾争取足够的时间,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购指南
1.汽车自燃不仅给驾驶员带来生命危险,同时也给国家、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应考虑汽车内饰材料是否具有阻燃性能,选购时要到正规大型超市、商场,并索取发票,产品要有合格证、产品名称、商标、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规格型号、标准代号、3C标志等标识。
2.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内饰件。但车内的内饰件不要影响到行车安全,比如遮挡视线、带有尖角、不能固定的重物、易燃等等。这些都会在行驶过程中带来安全隐患。
3.消费者应该选择材质较好的内饰件,首先要确认不会散发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其次是考虑会不会有火灾隐患。
车辆碰撞可能引发火灾。而最容易被驾驶员忽视的是放在车内的打火机以及香水。如果在前挡风玻璃放香水或打火机,在高温下最危险,被暴晒到一定程度香水罐体可能会爆裂。特别是液体香水通常都是盛放在玻璃器皿内,阳光长时间的烘烤,很容易发生爆炸。因为长时间地暴晒或车内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像香水这类含酒精的物品极易膨胀爆炸,从而引发火灾造成汽车自燃。
4.在车内应尽量避免使用明火或在车内抽烟,这些都是引起汽车自燃的原因。在内饰选择合理的情况下依然要在车内配备移动式灭火器,并要学会操作。配备后还需要定期检查,保证可靠。万一车辆失火,扑救的总原则是先人后车。
编辑/卢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