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出展领域(北京)
- 来源:出展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培训班,素质,罗马尼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1 10:12
培训班举行
近年来,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迅猛,会展活动空前活跃,在全球会展界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会展业在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为建立会展管理人才的评价体系,促进行业人才素质的提高,提升出展企业在出口外向型民族企业间的影响力,提升出展组展单位的营销业绩,《出展世界》杂志社于2014年8月29日在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14年全国出展领域(北京)培训班。研修的主要内容包括:展览会知识产权、展览会国际买家邀请、展览如何开展国际合作、境外组展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培训讲师为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法律顾问处处长张顺、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秘书长张效林、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罗马尼亚中国工商会北京首席代表兼北京辉煌魅力国际商务会展公司总经理段婧。参会人员主要为贸促系统出展部负责人、各组展单位展会项目经理、会展组织策划机构国际部、市场部负责人等。培训活动的每个环节均由讲师细致的演讲和听众深入的提问组成,成效显著。
首先,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张效林秘书长分享了中国境外参展的发展历史,并以丰富的实际案例说明了如何应对出展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中国企业参加的国际展会,呈现种类繁多的特点。张效林指出,专业化是展览的发展趋势,包括起步较晚的中国海外自办展目前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海外品牌展会方面前进。作为中国出展资深组展人士,张效林秘书长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中国海外参展的历史,让听众对中国出展的当前现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海外参展始于1851年伦敦一个展会的“中国展室”,展出了中国制造的精美器件。但事后发现,参展商并非真正的中国人,而是一群爱好中国物件的英国人。1873年,清政府受邀参加维也纳世博会,拉开了参加海外展览会的序幕。1915年,中国组团参加巴拿马博览会,一举夺得多项大奖。新中国成立后,贸促会于1951年首次组织中国企业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从此,贸促会作为中国组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一直活跃在国际经贸的舞台上。在80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繁荣,出现了大批中央主管经贸公司组织中国出口企业出国参展。虽然是以参加综合性的展会为主,但这对让世界认识“中国制造”和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9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民营组展企业的兴起,中国出展行业开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组织出国展览格局。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企业参展更注重展览会实效,更倾向于参加行业特征明显的专业性展览会,而非综合性展会。同时,竞争促使组展单位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对中国出展行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也拉动了中国外贸的大发展。在过去6年,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极大影响。中国企业参展规模出现波动起伏,目标市场也由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向东南亚、拉美、南非等新兴会展市场转移。
海外展览涉及签证、物流、搭建、考察等诸多环节,展团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在第二板块中,张效林从自己多年组织中国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的经验当中,与学员分享了一系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实例和宝贵心得。
展会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比较常见的人为事件有搭建伤亡事故、重型机械运输事故、恐暴袭击、罢工、偷窃、抢劫,以及传染病爆发等公共卫生事件,从不同程度上威胁着展团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于如何防范处理,张效林建议组展单位在出团之前,制定紧急情况预案。一旦发生危急情况,应该尽快摸清情况,果断决策,控制局面,并及时调整工作行程,降低潜在损失。在遇到重大事件时,应该及时向当地的中国使领馆报告,争取官方支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最后,在回国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备案,以免下次发生同类事件。在整个过程中,组展单位要有责任心,努力维护展商的利益。
接下来,北京辉煌魅力国际商务会展公司总经理段婧作为境外办展的代表,倾情分享了招募展会专业观众的秘诀。段婧认为,一场展览会包括参展商、展会观众和展览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她指出,目前中国主办方在海外办展,往往苦于对展会当地环境不熟悉。同时,展会主办方经常只有宣传费用但没有邀请专业观众的预算。作为多年承办政府级别境外展会的优秀代表,段婧敏锐地意识到,世界各地的经贸环境并不相同,为了使展会达到良好的商务平台效果,展会主办方一定要考察拟办展地点的贸易方式是否与国际接轨,包括是否是WTO成员国。其次,与当地商会或政府部门合作。最重要的是,加大专业观众邀请力度,找到相关职能决策者,舍得投入金钱和精力,并将70%的预算费用花在招商环节。具有国际贸易背景的她还从各地贸易方式的差异入手,为参展商打开各地市场与明智参展提供了实用建议。例如,在亚洲,展会的整体观众多,但专业观众人数较少。因此,主办方要至少留出2天的B2B专业观众日,只对贸易观众开放,让买卖双方有足够的一对一洽谈时间。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产品要吸引买家的兴趣,不仅要款式新颖,也要价位合适。此外,欧美贸易规则严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产品更有市场。最后,针对中国企业缺乏整体推广中国产品意识,竞相压价严重的现状,她呼吁行业协会发挥引导作用,建立监管机制和相应的准入标准,统一报价,坚守底线,维护中国企业的整体利益。她认为,这同时也会推动中国境外展会的品质再上新台阶。此外,作为主办单位,如能按照理清Why(观展目的)、Cost(参会成本)、Value(参会回报)三个元素的思路,将提高邀请高质量海外专业观众的成效。
在第三环节,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法律顾问处处长张顺为学员分享了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势与对策。中国展商参加国际展会,比较常见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情况有:刑事执法的展位查抄、警告函、临时禁令、海关边境扣押等四种。然而,大多数中国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法规意识不强,加上一些企业外语能力不足,往往错失在展会前与对方企业和解的良机。对此,近年来,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在境外中国展商涉及知识产权案例较多的展会上设法律服务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顺特别提到,国外企业对涉嫌侵犯自身产品知识产权的企业,常常会采用在展会现场进行“陷阱取证”的方式收集当事人证据并录音,中国企业如果不诚信而对自身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夸大,将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大额赔偿。张顺呼吁中国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以及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赢得组展单位的赞同。
在培训过程中,参会人员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参会人员表示,通过本次出展培训,各组展单位对国际展会的组织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更全面地应对出展工作,服务好出展企业,助推中国出展行业发展。
整理/本刊国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