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心开始

  目前,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卫生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6亿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保守统计也有1600万,这一数字的公布在当时引起全社会一片哗然。精神病人在我国已是一个很庞大的社会群体,2014年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此记者走访了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就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请教了心理咨询师张晋芳。

  精神疾病 不再谈之色变

  精神疾病知多少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精神疾病一般分为轻性与重性两大类:轻性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力,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神经症;重性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表现没有自知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又称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这种轻重之分也是相对的,一些重性精神疾病的早期常呈现轻性表现。

  张晋芳向记者介绍道:“随着我们对精神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精神疾病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对于精神疾病,人们也不再谈之色变。”

  抑郁症为常见精神疾病

  2014年8月12日,美国男演员罗宾·威廉姆斯在加州寓所自杀身亡,威廉姆斯生前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所以他被怀疑是因抑郁而自杀。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抑郁症使很多明星或名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杀,而威廉姆斯的离去又一次使抑郁症这个词刺激到了人们的神经。

  张晋芳说:“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且它的自杀概率比较高。”因为有很多名人都患有抑郁症,现在抑郁症也被大家普遍接受,所以人们不再觉得抑郁症这个词带有侮辱性。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的人内心压抑的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抑郁症。张晋芳告诉记者:“抑郁症的帽子不要乱给自己扣。”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得了抑郁症?张晋芳进一步解释道,“抑郁症是以心情低落为主,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平时喜欢做的事情都不想做,而且明显表现为睡眠差。如果这种状态持续3个月就很有可能是患了抑郁症,如果持续半年就比较严重了,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在以往的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治疗抑郁症效果是比较好的。

  “抑郁症严重到一定程度必须要借助药物治疗,那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有的人不能被诊断为是抑郁症,他们只是处于抑郁状态,有一些抑郁的特征表现,比如:1.低自尊,外表看起来非常要面子,其实是低自尊;2.有贬低自己的取向,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一件事而退缩不去做;3.把所有问题产生的原因全部归于自己,否定自己的能力。”

  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疾病

  张晋芳表示,心理问题并不等于精神疾病,要注意区分,对症治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琐事产生心理问题,这时出现的心理问题被称为“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逐步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如果此时心理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就会演变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医治不及时的话,最终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但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疾病均是由心理问题演变而来的。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只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是最容易矫治的。只要早期发现,并接受早期正规系统治疗,多数患者是可以康复的,所以一旦发现家人有精神症状,应及到正规医院治疗。

  美好生活 从心开始

  灰色地带 及早预防

  张晋芳向记者介绍,按照心理学来划分,人分为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心理异常就是指得了精神疾病,这一类人群处于黑色地带。在心理正常人群中又分为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不健康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处于黑色地带的人已经是精神有了疾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的。在黑色地带之前,有一部分处于灰色地带的人,他们没有达到心理异常,但心理状态极其不好,负面情绪很大,这类人属于心理正常但已经处在一种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针对心理处于灰色地带的人,心理咨询能做的最大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早日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不至于使其走入黑色地带,成为精神病人。”张晋芳指出这部分人常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他们的人际关系出了一点问题,比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处理不好,心理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但还没有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第二,情绪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他们的天空是灰色的,色彩斑斓的时候很少;第三,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自我认同感,自我不协调。比如:今天有人说他胖他就觉得自己胖,明天有人说他瘦他就觉得自己瘦,对自己没有稳定的评价。”张晋芳提醒,如果觉得自己处于正常人中的不健康状态,就特别需要进行心理的及时调整。

  当心成为垃圾人

  在灰色地带中有一类人被网友称为“垃圾人”,这是网友对社会中负面情绪大的一类人的戏称。“垃圾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爱从外界找原因,悲观爱抱怨,内心充满了沮丧、愤怒,对社会充满了失望与不满。伴随“垃圾人”负面情绪的堆积,人际关系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心理状态也会出问题。

  张晋芳分析,垃圾人的产生是与社会压力密不可分的。“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生活节奏的加快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价值观念的混乱使自我无所适从,一些人的价值观因此发生了扭曲。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相冲突,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崇尚的。古人以一个人的品德为评价标准,‘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应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古时,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如果品德败坏同样会被世人所鄙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现在社会很多人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为了牟取金钱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换,认为只有得到财富才能占尽社会资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体现自我的价值,而有的人因为价值得不到更多地体现就容易变成‘垃圾人’。”

  遗传因子 不可忽视

  张晋芳告诉记者,心理疾病和遗传是有一定关系的,当你发现自己家族中有人患心理疾病时就要高度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其花大量的时间牺牲自己的身体去换取金钱,不如多花一些时间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去做一些让自己可以高兴的事情。”

  说到心理疾病和遗传的关系,张晋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每个人都像一把枪,而遗传就像枪里面的‘子弹’,有的人有‘子弹’,有的人没‘子弹’。当我们觉得我们可能是有‘子弹’的人,有遗传倾向的时候,就尽量减少生活中的诱发事件。当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席卷而来时,我们应该发展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面临一件事情时,如果发现支持自己的人很多,就不容易被压倒。可以说,外在的压力事件就相当于是一个‘扳机’,里面的‘子弹’就是遗传,你没有‘子弹’当然最好,如果你有‘子弹’,就尽量不要扣动‘扳机’。”

  “所以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发展更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应对压力的最好方式。如果发现自己经常被莫名其妙的情绪困扰着,经常和周围的人关系很糟糕时,最好找专业的咨询师帮你治疗。”

  心理健康 从母亲做起

  母亲的心理健康会对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当一个母亲发现自己有不良心理状态时一定要及时调整或做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母亲才能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孩子。张晋芳指出,“如果孩子在0-1岁得到母亲足够的关爱,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才会觉得自己不缺少爱,从而学会去爱别人。反之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受到情感忽视,甚至是情感虐待或身体虐待,那么这个孩子的一生可能会过得很悲惨,容易患上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

  据研究发现,早期母婴关系在0-1岁时出现问题,孩子就很容易患重性精神疾病。心理学做过实验,孩子小时候的记忆全部是情绪性记忆。即使一个母亲什么话都不说,但能保持一个好的情绪状态,哪怕是一个哑巴母亲对着她的孩子微笑,陪他玩耍,她的孩子都会很健康。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位母亲在孩子面前表演一种抑郁状态,3天之后,她的孩子和母亲同样是一张抑郁的脸。这个实验表明孩子的情绪记忆是很深刻的,母婴关系非常重要。良好的母婴关系奠定了婴儿心理健康的基础,不良的母婴关系是后来婴儿发生众多心理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好妈妈是婴儿内心的安全岛。婴儿阶段对爱的幸福体验,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理健康资源,所以呼吁每一个妈妈都来百分百爱她的孩子。

  美好的生活从关注心理健康开始,张晋芳针对心理健康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防病意识。如果觉得自己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应该自我调整或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其次,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尔基曾说,给比拿好。付出比索取更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在这种付出中,同时感到快乐。多看看有关积极心理学的书,你会从中发现,越是付出的人幸福感越高。国外有很多人在情绪状态不好时做义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获得内心的充实。最后建议大家多增加一些健康的活动或者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户外运动:广场舞、打太极拳、羽毛球等,身体的运动可以帮助大家缓解心理压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