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钱就是云端货币

  • 来源:信息化文摘
  • 关键字:云端货币,台湾,詹宏志
  • 发布时间:2014-12-26 16:07

  去年年底,詹宏志完成了他最后一次趋势演讲“云上的钱”,他的工作重心自此转往推动网络产业发展。在詹宏志看来,网络是大陆和台湾在下个阶段,要在全世界整个分工上拥有角色、拥有力量最关键的因素,而“云”将提供解决之道。

  去年12月,我在台湾发表了名为“云上的钱”的演讲,这是我最后一次做趋势演讲,以后再也不会了。我可以不谈趋势,但大陆和台湾不能没有未来,我的工作重心会转往网络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产业的生机就在这里。

  我是台湾人,能谈的更多是台湾的状况,但我相信它对大陆会有很好的参照效果。

  电子商务、长期照护、远程医疗都是服务业的科技化,而这些架构不就是网络的概念,不就是云端?

  跟全世界比较起来,台湾是发展网络的早发地区。因为高等教育的介入做了学校的校际串接,台湾的网络具体而微地被架设起来,这样的社会经验,甚至比起日本、韩国都要早。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台湾成为全球PC产业制造最重要的地方。虽然没有关键技术,但却成为相当好的制造管理者,量化生产过程的专业知识、小规模的改良研究、各方面累积非常丰富的资讯专业工程师传统,这些经验让台湾拥有大型网络产品或服务的架设能力。这是台湾网络产业能够在早年发展得还不错的原因。

  1998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开始,网络在台湾完全依靠民间力量自行发展。不过,这10多年来,台湾没有为更长远未来而作出新投入。我看不到为了未来10年,台湾做了任何在竞争能力上的投入,可以让我们在全世界的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过去的优势当然都还在,只是,渐渐不再是台湾独有了。随着成本考量,制造管理研发中心逐渐外移到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2012年,宏达电在市场上遭遇重挫,台湾的GDP就停滞不前了,这个事实,对台湾社会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警讯。宏达电所代表的,不是一家公司的名字,而是台湾整个ICT产业。我们原本拥有的制造相关的开发与制造能力,已经用到尽头了。台湾在世界分工的角色,已经走到不得不做转变的决定性时刻。在我看来,网络是台湾下个阶段,要在全世界整个分工上拥有角色、拥有力量最关键的因素。

  很多人知道 Facebook,知道 Groupon,却完全不去关心背后产业结构性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深刻影响。

  去年10月,政府归纳出“三业四化”: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科技化与国际化、传统产业特色化。

  制造业要服务化,如果你仔细想一下这层的意思,不难发现,在政府口号之前,这是早就已经发生的事实。随便举一个例子,台积电一定是这类型的公司,张忠谋(台积电创始人)不可能接电话来处理订单吧?一个足以管理全球订单和交货资讯的网络服务,不就是制造业服务化吗?

  服务业的科技化,不就是要把服务更即时方便地交付给消费者,电子商务、长期照护、远程医疗都是服务业的科技化,而这些架构不就是网络的概念,不就是云端?

  传统通路愈来愈拥挤昂贵,要跟世界打交道,如果你是一个新来者,唯一的方式,就是善用全世界最方便、最便宜的网络环境。不管是透过电脑,还是透过智能手机。

  我想还有一个状况是,网络因为变化太快,我这一辈的网络业工作者,参与其中时,长期状态都是战战兢兢,根本不敢把眼睛从荧幕上移开,深怕错过一个转折,就错判情势错估机会。这也造成我们跟社会的沟通太少。

  我自己还有另一个比较个人的经验是,2001年以前,我花很多力气写跟网络有关的文章,但在2001年之后,我完全停止。我一停止说话,我也感觉到台湾社会与网络相关的讨论,好像就跟着断裂了。再来写文章的,有一批是年轻的网络世代,在社会上还没有得到公信力。另外一批,是媒体里面的人,但这群人对网络的理解,只到2000年。尽管现在是2013年,这群老媒体人写的,就只有“泡沫化”这三个字。

  似乎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的发展到那个时间就停止了,只看到国际主流媒体的新闻,知道Facebook,知道Groupon,却完全不去关心背后产业结构性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深刻影响。

  创新技术一开始对社会都是冲击的,但这些冲击在社会的讨论和融合后,都会产生好的结果。

  对很多服务商来说,硬件的销售根本不是重点。当网络产业持续发展,我认为以台湾在硬件开发的能力,在全世界会有新的发言权。

  回头看这几年台湾尝试发展全球品牌的路,如果台湾早一点完成这件事情,HTC不会吃这么大的苦头。因为所有要接触人(消费者)的地方,都是别人的,所有能够与消费者接触的途径,都被别人掌控,这是很冤枉的。

  过去的销售管道,要和消费者接触,都要透过实体通路。要在全球建立这样的品牌销售链,至少要20年的时间,以及大型企业才有的资金实力。过去,我们只看到宏碁、华硕用很高的代价,去完成这件事情。HTC在竞争更激烈的时代,走得更辛苦。如果台湾整个社会的网络能力增强,不只这些大品牌,中型品牌就足以和全世界打交道。

  台湾人口密集度和教育程度,有机会成为一个对网络依赖最深的,揭示未来生活形态样貌的原型社会。

  台湾其实已经做到了一半。台湾是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参与应用网络服务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奇怪的是,大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比例,低得吓人。大企业当然是因为心理上的困扰没有解除。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其实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给大企业。

  如果大、小企业都参与了,这个未来生活形态的原型社会才会完整,台湾就拥有服务业整厂输出的机会。

  另外,云计算,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分享和自由。这点上,台湾做得不太好。创新内容网站的侵权问题在全世界都在发生,YouTube当初在美国被告到要死,也没有任何国家的司法部门,可以用类似警察权的姿态,直接跑到人家家里去把网站强制关掉。全世界司法部门对创新技术所引发的产业争议,都站在中立的立场,司法部门只能就私有财产权的讨论,去公正做诉讼的处理。而台湾却发生了Now.in被关闭事件(编者注:Now.in是由台湾两名学生制作的一个播客网站,全球任何一个用户都能通过这个网站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Now.in根本就是YouTube的声音版而已。YouTube现在没有版权问题,反而成为版权拥有者最重要的行销管道。一个对著作权本来有冲击的技术,后来变成著作权销售的助力,这说明社会是会自己调整的,你不必去压抑这些有能力的人,也不需要对新的技术用警察权去动手动脚。Now.in事件的结果意味着,台湾社会对网络产业的理解浅薄得惊人。要促进这样的理解,需要在社会上有谈话位置。历史上任何时候,创新技术一开始对社会都是冲击的,但这些冲击在社会的讨论和融合后,都会产生好的结果。

  未来,终端设备一定会变成服务的延伸。

  目前看起来,是iPhone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热潮,可是台湾民众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其实比iPhone再早一两年。从华硕创造的Eee PC开始,我们的制造商们就意识到,可以把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功能稍微简化一点,价格变便宜,体积变小、变轻,然后可以给银发族、给各式各样的对计算机使用量不大的人来用。这个Eee PC是一个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可是一推出来之后,我自己在我办公室就意识到了一点点不寻常,就是工程师开始带着小笔电来开会。以前开会总会要有一个人带着电脑,可是大家都推来推去,你带就好我不要带,因为笔记本电脑其实也蛮重的。可是到了小笔电出来之后,就发现很多人把它放在纸袋里带来开会了,所以一开会坐下来一群人都有计算机。我感觉到有些事在发生,我就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带着小笔电,他就说我加一个3G网卡,小笔电就可以上网,我走到哪里都可以上网。这些人都是最厉害的工程师。

  本来小笔电是想要卖给计算机用得少的人,但这件事后来证实是我们错了。因为不懂计算机的人一定要买一个最好的计算机,因为他不知道下一步他要干吗,只有工程师、计算机厉害的人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他可以很确定这个规格就够了,他可以按功能把他的计算机加以分工。所以这个小笔电一开始显然买的人并不是银发族,或者不会用计算机的人,是厉害的工程师买来把它当第二部计算机。他愿意拿来当第二部计算机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移动性,它太轻了,方便,所以小笔电一下子就变成全世界性的潮流。小笔电到了中国大陆就被改名叫上网本,笔记本变上网本,就更准确说出它实际使用的功能。

  小笔电的出现其实带来一个意外的移动互联网世界,这个其实就是iPad的序曲,这是prelude to iPad。因为有了iPad你现在明白了,未来为什么整个世界会有这么大的接受iPad的能力,因为那个需求早就存在,一个可以带着随身移动的、可上网的终端设备一定会受到欢迎。

  云端货币是移动通信生活的一个延伸,也是网络生活的一个逻辑发展。

  除了移动网络的普及,云计算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很可能要改变目前的货币形态。云端货币是移动通信生活的一个延伸,也是网络生活的一个逻辑发展,在生活上依赖移动通信愈来愈高、愈来愈深,太多数据都要立即结合。钱当然是你手上一个重要的讯息,特别是如果各式各样的移动装置都发展起来,那移动通信的新行为和新的生活形态里面包含了各式各样的交易,处处需要一种未来的钱。它的发生跟网络业者、电信业者、金融业者都密不可分,但它改变的不只是这三个业者。第一个会改变的是零售业的全貌。我以前一再说零售业一改变,商店的利益条件就改变,那土地的价格就会改变,土地价格一改变,银行就有倒的风险,每个商圈的价值就会起变化。

  怎么来看云端的钱?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并没有很大的应用族群,但是这个有趣的故事是一个叫做Twitpay的服务,是一个社交支付的想法。原来故事是说有一个在网络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他太太生日,所以他用Twitter发了一个讯息给他的老婆,表示各种情意,用了一个很亲密的语言Twitter给他太太,结果他不小心发到群组,他所有社交圈里的朋友都收到了这个示爱的讯息。这一方面变成一个笑柄,另外也就是他所有的朋友都来跟他开玩笑。其中一个收到信的人就说:“收到这样的信当然很开心,不过如果送来的不是一个亲吻,而是一个5块钱,可能会更开心。”他就觉得这是一个好构想,为什么我不能够创造一个机制,动一个手指头,就可以把5块钱送给了50个人,所以他就去把Twitter跟PayPal两个服务连结起来,连夜写出了一个程序。他可以订出一个目标来,例如我挑选这三个人,然后我这个人要付10块、这个人付20块等等,然后用Tweet方式一次性送出去,他就创造了Twitpay这个服务。这个服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15万个使用者,从全世界的观点看,量当然不是很大、不是个有趣的服务。

  但因为Twitpay的成功,那一年(2010年)就引发了美国《连线》杂志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封面故事,提到未来网络上钱的移动,表示未来移动的钱会有弹性、无摩擦力,而且几乎是免费的。“几乎免费”是针对既有的金融机构对移动钱的种种手续费来比较的。Twitpay这个构想的底层其实是美国的PayPal,这是目前最成功的网络支付服务,到2011年转账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不过这句话现在这样说已经不太对了,因为大陆的支付宝2010年的转账总额已经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所以我觉得2011年如果是以转账总额来讲,(支付宝)极可能已经超过PayPal,可能已经是全世界支付总额最大的一个网络金融服务,虽然它的服务范围可能没有PayPal那么广,只集中在中国大陆为主,但这个总额已经超过了PayPal。

  云端货币为什么重要,这件事并不是针对大的公司,对大的公司其实现有的支付工具够了,譬如你用iPad上网到亚马逊,要付账的时候会显示页面给你输入信用卡、个人数据来解决,而显示页面的大小也够;如果你用手机也没问题,因为亚马逊有所谓的one click shopping setting,就是你事先去做好一个一键式的、按一个键就可以结账的模式。因为你的个人数据和信用卡号码都储存在它那里,而且承诺当你点击结算按钮的时候,就是同意亚马逊按照合约条件去付款、去取款的行为,所以结算功能在手机里头已经存在,所以对大公司来讲,并不需要这样的东西,既有的系统已经够用。可是如果贩卖者并不是特约商店、大型商店,移动的金钱其实是处处壁垒。

  又或者说如果我在移动中,需要让钱来迁就我,譬如说我人在外头,我希望我的账户里的钱随时可以跟着我走,如果对方是一个信用卡收受者,那我把信用卡拿出来,就能够完成这个事。但如果他不是一个credit card的收受者,只是一个小店、地摊,那除了现金以外我要用什么方式把钱交给他?以目前来看,移动金钱的障碍也非常多,所以这件事违反了刚刚说的那个前提,moving money是有弹性的、无摩擦力的,而且是几乎免费。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连线》杂志就说了一个很重的话,这句话也很希望大陆和台湾的金融机构、银行都看一看。《连线》杂志说货币的历史,从石头、贝壳、贵金属、铜钱、银钱、金币到纸币和信用卡,到网络支付,货币形态的变化早就说明,移动的云端货币不只是钱的下一步,是钱未来会长那个样子。

  摘自:<<新周刊>>第393期

  ■文莉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