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登天

  了解O2O从五个阶段开始,否则想一步登天确实是黄粱美梦。

  现在到了言必说O2O的年代里,不将嗓音提高两个分贝说“O2O”,就好像自己非常落伍。这和还在热闹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术语又何其相似!

  笔者做了两年多O2O相关产品及实际项目的运营工作,决定有必要做一些阐述,甚至试图做一些澄清,所以后续多篇的专栏文章将以O2O为主题进行分享。Q2O表面上是一个销售域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商业革命。

  许多企业误读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不少创业者们希望用最少的投入实现企业的迅速成长,或者仅靠一两个故事来吸引风投的加入,似乎这才是“互联网思维”最显而易见的特点。

  这显然是一步登天的念想。一步登天或许是存在的,但是那需要我们什么样的修炼来支撑,确实很难说,但是绝对不属于黄粱一梦的人。关于O2O,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五个层次,或者说,广义的O2O有五种形态:

  第一层次,O|O,就是“井水不犯河水”阶段,其标志性的事情是前两年马云和王健林的豪赌,都固执认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分开的,当然现在两人都在做相互融合的事情。因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难以坚守“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了。

  第二层次,O2O,是从线上到线下,以及从线下到线上。和第一层次表述的一样,都是从经营商品、订单的角度去看的。比如在百货商场看到中意的衣服,就抄下货号,然后到网上找;还比如在大众点评上下了一单,到万达广场的餐馆吃饭。当然这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如果从商家角度看,现在也普遍在用这些规律做业务。但是大部分还是希望从平台商那里获得流量。不管是线上的平台商,还是线下的平台商,总体还是一个流量经济的衍生。

  第三层次,O+O。我们说前面两个层次都是经营订单、产品,这个层次则是在经营人。不拘泥于线上还是线下的手段直接刺激订单的形成,而是希望用更多的手段,服务好自己的目标群体,这就是经营人。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出现,有利于我们做这样的事情。传统的手段如海报、传单、EDM、微访谈、微博等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这区别于现在流行的“全渠道”说法。

  第四层次,“O乘O”,这两个O依然是线上和线下的区别,但是已经进行了某种融合。通过第三层次的熏陶,品牌企业会发现服务自己客户的有效通路发生了重大裂变。

  一是不再拘泥于一个具体手段得到一个目的,而是置于场景去实现。这种场景如在小区的电梯框架广告中看到关于本小区一个店面活动的导引,可能直接扫码进行移动端的参与,也可能是邻居推荐参与。更可能是到店面的时候留意,在店员的导引下参与了。

  二是对人群进行了有效细分,服务的角色,顾客群体人群的分类角色,都有不同的分析系统直达而且互相支持。

  第五层次是,OO。作为幂(几次方)存在的O,以硅基(线上)为主,以数存在的O以碳基为主,具有实物世界精神特征,也是我们现在说的C2B的外形,就像个性化定制的红领西服所倡导的“生产线的每个工位都在互联网上工作”一样。

  第一层次是以线上线下泾渭分明的方式,在各自的世界里寻求最大化的业务接触点,通过广告和分销实现流量的增长,与流量提供商分享商业利益。

  第二层次考虑到了流量价值的提升,但是还处于流量经济的逻辑里面。

  第三层次转化到为人服务、客户服务,甚至联合其他厂商一起为客户服务。

  第四层次可以考虑用更低的成本服务到小众的社群,更多的用自助服务的方式来跟进。

  第五层次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有条件服务到具体的个人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服务于我们的商业。

  到了第五层次,我们可以说,那样才是一步登天。

  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环境下,确实有一步登天的可能,但是如果对这个五层没有充分的认知的话,可能最终是劳而无功,被打回原形。

  王甲佳

  苏州悦果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曾担任江苏、浙江两地企业的CIO,温州市信息管理学会秘书长,同时兼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北京大学CIO同学会副会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