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马靠鞍。”如今的社会,衣食无忧,人们关注的重心早已从温饱转向物质享受与精神满足,风度翩翩也好、姿态婆娑也罢,无论男女,不为悦己者容,只为响应社会潮流。着装风格瞬息万变,得体与否,众说纷纭;赚取眼球、设法吸睛才是目的所在。然而,不是模仿,也绝非造作,金融业运营之道的标新立异,一点不亚于个体对潮流的追逐。银行为了完胜揽储之战,使劲浑身解数,赠豪礼、送保险,服务贴心,手段层出不穷;老百姓为给老本找个安稳地儿,一股脑把钱存进银行,理由无二:安全——旱涝保收无风险。可近期不少存款的凭空蒸发,让人们心里对银行的信任之墙瞬间坍塌。如何给半生积蓄“上保险”,本期大城小事,就银行与百姓那点事,小编与大家一起唠唠嗑。
银行抢“金”攻坚战
近年来,除了地方银行积极揽储,不少国有大行也开始积极争抢存款。岁末年初,吸储大战更是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张贴在银行大厅的宣传海报,还是现场工作人员的推介讲解,都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三点:银行年底冲考核指标。业内人士透露,“年底的存款数,是一年里最大的考核指标之一,特别是最后一个月。为此,各大银行都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提前发动了存款攻势,争取从有限的‘存款汤锅’里分得更多份额。”再一方面,存款换地方,银行也缺钱。如今,在大的经济环境下,银行都比较缺钱。由于市民的投资渠道越来越丰富,有的人选择将存款从银行取出用于投资。部分小微企业和各种小型金融服务公司的发展也很迅速,其中民间融资的需求也十分旺盛,他们往往以高额的利息回报吸引储户或公司的空闲资金,特别是老百姓的存款,这些也构成了对银行一般存款的压力。除此之外,银行风险资产额度偏紧。银行在四季度风险资产额度收紧,存贷比仍然是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条红线,如果增加存款,风险资产额度自然会有相应的增加,在存贷比固定的情况下,如果银行的存款多了,可以用于发放的贷款空间和余地自然也就多了,年末揽储对银行来年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争取存款,国有银行靠的是客户数量规模和公信力,股份制银行和城商银行靠的是大力度的促销,例如利率上浮至封顶,存款赠礼品,存款赠保险,甚至有的银行在打政策监管的擦边球,直接存款返现金,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能提倡也不被允许的。
揽储攻略一:服务贴心 储户动心
一些银行营业网点,地理位置优越,片区临近养老院、高密度居民区,老年人口较多,当中部分还是养老金指定的代发银行,因此,每个月都有上千位老人定时定点去领取养老金。针对这一老年客户较多的情形,很多网店应势调整服务模式。在每个月领取养老金的高峰日,银行提前开门或提早人工发放号牌,并配备专职大堂经理;冬天,工作人员会为老人送一杯热水,并提醒或告知客户避开高峰日期和时段;高峰期,中午倡导柜员错时休息,轮流用午餐,缩短午休时间,保证中午不间断办理业务等。如此一来,养老金业务便成了一部分银行个人存储业务的“近水楼台”。
为方便查看点数,银行柜员取钱时,会按照金额大小、顺字顺面地将纸币整理好递给老人。好多老人每月处理完养老金后,顺便即把电话费、水电费和公交卡充值费一起交了。在频繁的接触当中,很多工作人员都和老年人成了好朋友。他们尽可能做到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以致于每到年底年初等特定时段,有些离休的老干部由于养老金高、家庭条件好,很多人都直接将养老金转成定期存款或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由于长期建立的信任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揽储任务都能较好地完成。
交易完成之后,银行还会联系许多礼品单位,把赠送的礼品按存款金额分类分等级,采购时也要求看中生活居家功能。小到牙膏、洗洁精、肥皂香皂,大到食用油、蚕丝被、米面等,力争让奖品更加实用和方便携带,个别的大件礼品,工作人员会帮附近的大爷大娘送到屋里。银行柜员在保证利息不损失的前提下,附赠礼品,对于存款金额多的客户还赠送交通意外险,这些促销手段和金融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揽储攻略二:附赠“大礼” 引储加速
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营业网点,年底或是年初时,大厅里都比平常热闹很多,几乎每个业务窗口都有三五个人。究其原因,则是部分卖点不错的理财产品在作推售。利用周末空闲,不少潜在客户都会前去咨询购买,工作人员自然也忙得不亦乐乎。银行大厅还在醒目位置张贴写有“定期储蓄换积分”“拿积分换大礼”“来年月月存,积分还翻倍”等字句的宣传单页。光赠送的礼品种类就达数十种,礼品中涵盖了金条、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重量级物品。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每逢第四季度,市场资金面逐步趋紧,在年末存贷比考核压力下,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使存贷比达标,成为银行的选择。不少银行“私售”理财产品事件的持续发酵升级,也暴露出中资银行激烈的揽储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但这显然没有降低银行的揽储热情。在艰巨的任务压力面前,许多银行的分支机构会陆续推出“存款送礼”活动,即在存款利率已经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后,还用购物卡、报纸等礼品吸引客户。受通货膨胀影响,客户存款热情持续下降,特别是一些居民较少的地区,拉存款特别难,被任务压着,不得不用“送礼”、推高收益理财产品等手段吸引储户眼球。
当下银行单靠“利率上浮”吸引力已经不大。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本来就有一个上浮的空间,但政策推出后不久,各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就将一年期以内存款利率一浮至顶。如此一来,利率上浮这个吸储的手段,同质化就会相当严重,而监管当局又明令禁止高息揽储,这样各家银行必将又使用老套的送卡、送礼、送米、送油、送票等吸储手段,对市场上的资金进行争抢,如此都属无奈之举。
汇编|郝丽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