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咸卦 三十一
- 来源:醒狮国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感应,卦象,初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02 13:30
背景资料:艮为山,兑为泽,山上有泽,泽性下流,以山感泽、为咸。咸为无心之感,象征无心的感应,这是异性间自然,必然的现象。男女共相感应成夫妻可获吉祥。咸:卦名,象征夫妻之间的交感、感应。
此卦卦名为咸,是《周易》下经的第一个卦。甲骨文的“咸”字是“戌”字与“口”字相合,表示用长柄大斧砍人头的意思。而此卦的“咸”字与“感”字是一个意思。《序卦传》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妻,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夫妇之道不可久也,故受之以恒。”其所说的意思便是说明阴阳感应相合的重要性,并且着重阐明了人类社会中男女感应相合的重要作用。所以咸卦的“咸”字便是指男女阴阳感应相合的意思。
《周易》上经以乾坤两卦开篇,接下来讲的便是天道与地道;《周易》下经以咸恒两卦开篇,接下来讲的是便是人道。咸卦的卦画是三个阳爻三个阴爻。从卦象进行分析,咸卦上卦为兑为喜悦为少女为泽,下卦为艮为止为少男为山,所以山上有泽便是咸卦的卦象。泽为阴,其性质向下,山为阳其性质向上,山与泽相互感应相合,这是从大的方面进行取象。而上卦为少女,下卦为少男,男女相互感应相合,这是从人类的生活的特点进行取象。下卦为阳刚为停止,上卦为阴柔为喜悦,内心刚强而能止,外表柔顺而喜悦,这是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取象。而卦辞与爻辞则主要通过男女之间的感应相合而触类旁通,阐明阴阳感应祥和的规律与作用。
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二气指阴阳二气,止而说,男下女;咸卦下卦为艮为止,上卦为兑为悦,“说”即“悦”,所以“止而说”艮代表少男,兑代表少女,少男在下面讨好少女,所以说“男下女”。
经文意思是:咸卦,亨通,宜于守正道。娶少女为妻吉祥。彖辞意思是:咸是感应的意思。阴柔在上而阳刚在下,阴阳二气相互感应结合在一起。有所控制而喜悦,艮男在下兑女在上,所以亨通利于守正道,且娶少女为妻吉祥。天地相互感应而万物生成,圣人感化人心而天下太平;观察阴阳交感的现象,便可以明白天地万物的性情。象辞意思是:山上有泽便是咸卦的卦象。君子从卦象中得到启发,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刘墉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刘墉与乾隆一起下江南微服私访,在路上乾隆看到江南的美女,便东瞧瞧西看看眼睛有些不够用了。于是刘墉就问乾隆:“万岁爷,您说天下什么东西力量最大?”乾隆说:“是大象”。刘墉说:“不对。”乾隆又说:“那肯定是龙了。”刘墉说不对,乾隆问刘墉:朕猜不出了,那你说什么力量最大?什么东西能使龙颈弯过来?只有女人。乾隆一听就明白了,刘墉在讽刺自己好色,便红着脸不好意思东看西瞧了。
不过从人性的角度思考,男女之间确实存在着极其强大的感应力,这种感应往往会使男女双方产生一见钟情的心理,从而最终成就男女合为夫妻。但男女相合要守正道,不能处于淫邪的目的。所以卦辞中说“利贞”。而彖辞则对男女相合的道理进一步发挥,将其内涵引申为人与万物的感应,圣人于天下众人的感应。也就是说人类像男女相互吸引一样对万物产生研究的兴趣,对天下万物进行研究,便可明白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是什么规律呢?就是阴阳相合异性相吸的规律。
象辞中说:“君子以虚受人。”男女相合与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什么联系吗?有,而且有很大的联系。当一对少男少女一见钟情时,是不是会感到对方全是优点?人无完人,可是在恋人的眼中,对方永远是完美的。比如,对方会有任性的缺点,可是由于喜欢对方,所以会认为这是有个性,你很乐意接受对方的任性;或者对方有些自私,可是由于你爱对方,所以会认为这是人的天性,你乐意接受对方的缺点。总之,相爱的一对男女,总是能接受对方的缺点。可是人为什么不能像恋人相恋一样,接受别人的批评呢?孔子曾批评鲁定公:“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便是说人怎么不能像好色一样去追求美德呢?如果人能够像好色一样喜欢接受别人提出的批评,那么自己的修养才会不断提高。所以象辞从男女之间的相吸相合,引申到君子做人的标准上来。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经文意思是:感应到脚的大趾上。象辞意思是:感应到脚的大趾上,是心里想着向外走。爻辞按照从下到上的感应顺序,分别阐明了不同阶段的感应特点,这种感应既可以理解为男女之间的感应,也可以理解为天地之间的感应,以及人对万物的感应。此处的“拇”指的是人的大趾。从卦象上看,与初六相感应的是九四爻。“咸其拇”则是说明事物的感应有一个由浅及深的阶段,此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只能得到较浅的感应。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心灵感应的。曾子年幼时父亲便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里生活贫困,曾子一边读书,一边到深山里打柴来维持家的生活。又一次,曾子去打柴,家里来一位客人。曾子的母亲不能单独在家与男客人在一起,所以她便用力咬破自己的手指。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忽然觉得心里特别疼,感到母亲那里肯定有事,便急忙扛着柴回到家中。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经文意思是:感应到了小腿上,凶险,安于居所则吉祥。象辞意思是:虽然凶险,但安于屋中则吉,顺应不会受到伤害。六二与九五相感应。此时的感应已经到了小腿上,说明感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爻辞中“凶”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六二与九五的感应虽然到了小腿上,但感应的程度还没有达到最火热的地步。而六二却想急于跟随九五而去,这种举动,由于时机不成熟,当然会凶险了。所以爻辞又补充说:“居吉”,意思是在家里不要外出才会吉祥。因为六二是咸卦下互卦巽卦的最下爻,巽为随从,所以有随人走之象。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经文意思是:感应到大腿上,想随别人行动却被控制住了,前往有忧吝。象辞意思是:感应到大腿上,也是安静不下来的意思。心里想随别人去行动,却受下边所控制。九三与上六相互感应。他们的感应比前两爻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感应到大腿上。九三因处于下互卦巽卦的中位,所以他也有随人走的卦象。但九三的处境是既与上六有感应,又与下面的六儿阴阳相合所以他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急于行动会有忧吝。九三,居,多凶之位,阳盛性躁,前往必有遗憾。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经文意思是:守正道没有忧悔,心神不定地来往,朋友与你的想法一样。象辞意思是:守正道没有忧悔,是还没感受到伤害。心神不定地来往,还不够光明正大。这里描述得很形象,把初恋男女的心理刻画得很细致而到位。“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则是初恋男女的普遍心理,有些心神不定,双方怀着这种心情交往,说明感应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了。所以双方交往只要守于正道,便会吉祥而不会有悔恨。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未也。经文意思是:感应到后背,没有忧悔。象辞意思是:感应到后背,是心愿还没有实现。“脢”指的是人的后脊椎附近的肉,也就是离心脏很近了。说明感应已到了最敏感的部位,人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经络,所以感觉极其敏锐。可是九五之上是上六,九五尽管与六二相应,但迫于上六的缘故,所以不能与六二相合。所以象辞中说“志未也”。
上六:咸其辅,頬,舌。象曰:咸其辅,頬,舌,滕口说也。经文意思是:感应到牙床、面頬和舌头上。象辞意思是:感应到牙床、面頬和舌头上。是信口开河,无所顾忌地说话。“辅”指的是人的上牙床。古人说“车辅相存,唇齿相依”,说的都是人口中的器官。“车辅相存”便是说上下牙床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唇齿相依”便是说嘴唇与牙齿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因为唇亡齿寒。咸卦的上卦为兑,兑为口,而最上面的阴爻就像牙齿一样,所以上六的感应到了牙齿附近。“滕口说也”则是说由于相互感应而有说不完的话,像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文/张哲珲 编辑/书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