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副主任提出“三好”寄語 澳門中文周報、期刊負責人
- 来源:澳门月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澳門,負責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0 13:31
“兩會”剛剛結束,中聯辦文教部於3月18日假新竹苑舉行中文周報、期刊負責人春茗,中聯辦副主任孫達、文教部部长徐婷、副部长李正橋、傳媒處等領導出席,與澳門中文周報、期刊負責人歡聚一堂,暢敘友情,共賀新春。
孫副主任提出“三好”寄語澳門中文周報、期刊負責人。一是繼續把社會正能量傳遞好。澳門同胞在長期奮鬥歷程中,形成了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這是澳門發展的力量源泉,是推動社會不斷前進、持續向上的“正能量”。大家要珍視和傳承這些寶貴精神,多獻有利發展之策,多講有利團結的話,多做有利進步的事。近期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很多澳門中文媒體深度挖掘新聞,傳達社情民意,努力凝聚共識,積極引導輿論,讓更多的市民都來關心國家和澳門的未來,主動為發展建言獻策,這傳遞的就是“正能量”。今後,希望大家繼續發揮周報期刊深入報道、深度解讀、深刻說理的獨特優勢,弘揚愛國愛澳的社會主流價值,堅持傳遞社會正能量、正聲音,促進社會形成謀發展、促和諧、求進步的良好氛圍。
二是繼續把澳門故事講述好。澳門作為中西方文化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既積澱了嶺南色彩的中華文化,又融匯了獨具魅力的歐陸風情,特別是澳門回歸祖國後,更是取得世人矚目的進步和成就,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時稱讚說“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當前,澳門正在努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積極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臺”,未來應該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喜樂。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們,珍惜澳門這座新聞素材的“富礦”,善於發現澳門故事裏的喜和樂,借用受眾的生花妙筆和相機鏡頭,講述好絢麗多彩的澳門故事,更好地向內地推介澳門、向世界展示澳門,讓中文周報期刊真正成為澳門對外交流的重要橋樑,宣傳澳門的重要窗口,增進互信和友誼的重要紐帶。
三是繼續把新聞事業發展好。隨著網絡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媒體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以報紙期刊為代表的紙質媒體受到了以互聯網為技術支撐的新媒體的衝擊和挑戰。新媒體代表新的生產力,互聯網在當今輿論宣傳中的作用已是不言而喻。“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今天的傳統媒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與時俱進,希望周報、期刊的同仁,能夠順應時代潮流,居安思危、主動變革,利用好新媒體、自媒體和社交媒體,推動周報、期刊與網絡媒體的融合發展,不斷擴大自身影響力,共同推進澳門新聞事業的發展,為保持澳門繁榮穩定發揮更大的作用。
(摘自孫達副主任部分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