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戏的拍摄都拿捏准确
- 来源:电影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学友,张家辉,张震,余文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1 08:52
张学友、张家辉、张震、余文乐谈《赤道》
可否介绍一下戏中的角色?处理时有没有难度?
张学友:我在戏中演绎一个物理学教授,是第一次做教授,所以演出之前都做了很多准备功夫,揣摩如何演绎一个教授,(让大家看)一个从未见过的张学友,是对我的一个挑战。
张家辉:我演绎一个香港反恐部队的部门主管,专门负责处理牵涉到香港境内发生的国际罪案及大型恐佈袭击等事件。而李Sir这个资深警官在警界多年,但始终轮不到他上位,有点心有不甘、时不予我的感觉;所以在处理戏中这个案件时会特别狠辣去填补事途不得志的心灵缺陷。
张震:这一次在戏里面饰演的角色叫金焘年。在电影里面,他有很多重身份的演出和不同的扮相,譬如说“音乐人”的扮相,日本人的扮相。实际上这个角色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神秘,不知道从哪儿来,是做什么的,外表看起来也很冷酷,有很多肢体动作上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比较冷感。总而言之就是给人一种神秘感。
余文乐:戏中饰演隶属于张家辉(李Sir)旗下的危险小组组长,性格正直但到最后会有变化,是全片的最大转变。
学友为何会有这个留胡子的造型出现 ?
张学友:当收到剧本时,我马上找奚仲文研究如何设计这个角色的造型;当然导演也有给予一些相关造型的资料去参考,出来时身边朋友问我是假的吗?当他们知道原来是真留的时候都感叹不已非常神似,我就知道这个造型就是放对了!
家辉本身也是警察出身,会否在演绎时驾轻就熟?
张家辉:当然会有少许帮助,不过都要应戏中的人物角色性格和素材特质去揣摩和变奏才能看得出角色变化。
张震,你之前有没有饰演过类似的角色呢?
张震:这样类型的角色是第一次有机会演出,因为在同一部戏里可以有很多造型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这部戏的动作场面比较多,有很多开枪的镜头,我觉得很好玩,很有挑战性。这个电影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出现,整个节奏很快,所以这次拍摄让我觉得很有趣,有许多新的尝试,我记得有一场是我开著摩托车在尖沙咀的街道上疾驰,第一次有这种飞车的经历也蛮兴奋的。
拍这部戏有无特别大压力?有何难忘之处?
张学友: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压力,只是可能太久没有拍电影缘故;遇到剧本中太长的对白时会稍为紧张一点。整体都很开心、舒服。
张家辉:很高兴久没试过有如此认真、诚意和花足本钱的厂景,可以说是在我个人演艺生涯中认为是最靓、最有心机和诚意的电影。
有何原因令你接拍此片及对2位导演的评价?
张学友:最主要是剧本的吸引和看过两位导演的前作,当然也有问过其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一致的口吻都跟我说,你放心接啦!结果我庆幸自己接了这部片;他们作为新导演,所做的准备功夫非常充足和认真;每一场戏的拍摄都拿捏准确,十分难得。
张家辉:我觉得两位能走在一起合作是很难得,因为创作是一种独裁的工作;要将不同的意见融合一起并不容易,可幸二人方向一致;虽未必一样但能互补不足,令事件质素升华。当然争执是在所难免,不过最可贵是他们的争执都是对事不对人,每每争执交后都能磨合到一个满意结果去帮助拍摄。
张震:跟两位导演合作时常会有很多惊喜。像我们有一场戏是在一个污水处理厂,如果你这样平时走进去看它就是一个普通的污水处理厂,但那天我们穿的是生化衣,戴防毒面具,然后他拍出来的画面,那个构图就真的很有科幻的感觉,好像真的是一个科学实验室一样。譬如动作戏他们会剪的很短,让节奏看起来很紧凑。有枪战、有飞车、有文戏,每一天去开工见到他们就觉得好像会有什麽惊喜出现。今天我们在拍的是澳门的一个赛狗场,最后拍的那个镜头其实是这场戏的一开场,有两个保镖把我押进去。但是我看监视器的时候我就说“你们好像把赛狗场拍成时尚杂志一样”,那个构图就很不一样,这样你在里面演戏的时候就可以很快进入那个状态。
余文乐:其实跟梁乐民、陆剑青两人的确是首次在电影导演的身份上合作,但他们其实早在电影圈的岗位上工作多年;所以他们的经验不容怀疑,反而正因为他们过往的经验令到拍摄期间更清晰流畅。做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出来!
如何看这部戏?
张学友:我敢说这是一部节奏明快的电影,而且层次、分工鲜明;我这条线以剧情、气氛为主,而动作场面就集中在张家辉、Janice Man(文咏珊)身上。所以我个人很期待看整部戏的完成品,看看他们的戏。
张家辉:由接剧本细阅后我就很有信心此片上映时会是受瞩目之作,因为它的题材视野够广阔,故事够峰回路转;人物性格设计鲜明、各具特色。肯定绝无冷场!
张震: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元素很多。第一它跨越国家,有很多不同国籍的演员在里面出现。然后讲的故事本身很好玩,有很多悬疑和推理的感觉在里面。也有很多动作场面,并且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扑朔迷离。我觉得作为演员来讲这部电影很好的地方是它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深度,有生命的。有科学家、有警察、有杀手,每一个角色给观众的感觉都会不一样。把这些人物全部串起来集合在一部电影里,并且加了一些科幻的元素,会有一些新的东西是之前的电影没有的。
这次跟韩国演员合作感觉如何?在片场如何沟通?
张学友:三位韩国演员中,池珍熙曾在《如果·爱》合作,所以再碰头就像是老友聚旧。而其余两位崔始源及尹真伊虽首度合作但也十分愉快!当然在沟通上难免会鸡同鸭讲,要靠翻译从旁协助。唯一是崔始源可用有限度的英文去沟通,但主要靠肢体语言去搭救!当然有想过即时恶补韩语,但原来并不容易;只好学了简单数句便作罢。
张震:这次戏里面比较多对到的是Janice Man(文咏珊),可是因为我们之前有拍过戏所以比较熟。我们这次比较像一对搭档,动作戏会比较多。我觉得蛮好玩的就是我这样一个造型的人搭配一个很性感的女孩子然后两个人一起去出任务,有很多点子在里面都挺不错的。其他演员我也很开心可以在这部戏里面跟他们对到戏,很多也都是第一次,譬如张家辉、张学友。虽然不能说是从小看他们的电影长大,但我自己是很欣赏这些演员,也很期待这次出来给观众朋友看到一个很好的化学变化。
余文乐:当然跟戏中不同国藉的演员合作,言语沟通上是拍摄的最大障碍。不过大家拍摄前准备充足,不用太多NG所以尚算顺利。
观众为何要看《赤道》?
张家辉:在我立场而言,除了两位导演前作的成功及演员组合配搭外;这部片亦分别远赴日本和韩国实地取景,加上海和香港两个基地,每个地方都有大场面的戏份展现观众眼前。而且连场动作和文戏都精彩丰富、目不暇给,是近年少见的重金之作。保证观众购票入场观赏后赞不绝口、物有所值!
余文乐:我个人认为是剧本故事有趣,导演能够将一件事情串连到多国演员的参与。而且从戏中所说的那件事上表达到当同一件事放在不同文化国籍的人身上时,其做事方式和处理手法赤裸裸地展现眼前一刻犹如人性的一面镜子般真实。
文/木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