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个优秀设计师
- 来源:向导•感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鲁迅,设计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6 13:28
说到鲁迅,人们冠之的称谓多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实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
鲁迅热爱设计,其热情不亚于热爱文学。鲁迅自幼喜爱美术,少年时期就喜欢用“荆川纸”像描红簿那样描摹绣像小说。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有校徽的大学,其设计者便是鲁迅。“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这是鲁迅在1917年8月7日的日记中所写的内容。其中的“蔡先生”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大学”则是北京大学。鲁迅正是受蔡元培的委托为北大设计校徽的。这个校徽是“北大”两个篆字的巧妙组合,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予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寓意。
据说,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曾被刘半农戏称作“哭脸校徽”,但鲁迅将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立即被北大采用。现在的北大校徽稍有修改,但基本元素仍旧沿用鲁迅的设计。
鲁迅堪称现代书刊装帧设计的先驱。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设计的书刊封面多达六七十种。早在1909年,他就为自己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设计了封面。考虑到印刷成本,鲁迅设计的封面大多比较朴素,却颇具深意。如封面设计代表作《呐喊》,暗红的底色如同腐血,包围着扁方的黑色块,令人想起他在该书序言中所写的可怕的铁屋。黑色块中是书名和作者名的阴文,外加细线框围住。“呐喊”两字写法非常奇特,两个“口”刻意偏上,还有一个“口”居下,三个“口”加起来非常突出,仿佛在齐声呐喊。鲁迅只是对笔画作了简单的移位,就把汉字的象形功能转化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设计元素。
庄妃轩摘自《老年生活报》2015/03/09
●李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