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种子为孩子搭建幸福的窝巢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教育,爱,教师
  • 发布时间:2015-07-15 12:23

  说起幸福,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一种心态,更来自于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认识。而教师的心态和对自己职业的理解和认识又成为为孩子搭建幸福的前提。

  “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常会偏离于教育的根本——将孩子的分数成为衡量孩子的一把尺子。那些乖巧、听话、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老师的青睐。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一个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孩子,不允许孩子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总是“横眉冷对”,对他们的要求过于严厉、过于苛刻。

  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却常常忘记了学生是一个个个性活泼鲜明的个体,仅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因而,在一个班级里,无形中就给孩子们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使孩子们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使好多孩子出现沮丧、压抑、自卑、忧虑、自私、自满等一些消极情绪,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出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好大一部分孩子走向社会都存在性格上的缺陷和偏执,情商较低,不能适应社会而且对社会造成危害。

  在很多时候,我们走进课堂之前可能都是在思考如何能为孩子们传授多少知识,可能很少会去思考这节课如何能使孩子们感到幸福、快乐,他们能否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他们的心情是不是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呢?如果孩子对老师总是带有一种惧怕感,心情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那怎能让他们善于言表、有自己的思想呢?又怎能去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呢?所以,老师对孩子要有宽厚之心、博爱之心,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和他们交流。

  每天走进教室,首先要给孩子们送去微笑,这微笑是一种关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更是幸福;这微笑如同一股暖流会注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里。我们每天走进教室,首先要让孩子们在这个环境里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让他们觉得看到老师很幸福,和老师一同上课很幸福,感觉呆在这个环境里很安全。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会充满了乐观、自信、勇敢、坚强的品质,易于接受教育,会贪婪的聆听你的每一句话。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给予孩子幸福,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感。能给予孩子幸福的教师是成功的教师,能给予孩子幸福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

  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呢?那就要学会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如果你用眼睛细细地去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只要用心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去赞赏他,给予他们自信,他们就会获得幸福感,随之教师的这种爱就会无声的融化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取得长足的进步,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记得一年前,我所带的班级正值毕业复习阶段,班里有一个女孩子记忆能力不好,老是背不会课文,因而在同学中间总是掉队。我总能看到她焦急的神情,便经常安慰她慢慢背,别着急,同时我还给她减轻了背诵内容。可是,她对自己的复习却一点也没放松,反而更加用功了。记得几年前,班里转来了一个男孩子,学习基础差,特别厌学,老是完不成作业,一做作业就东躲西藏,于是我便降低了对他的学习要求:减轻作业数量,降低作业难度。当他第一次按时完成作业时,我便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了他鼓励和信心,这便使我第一次看到他舒展了眉头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那以后,他慢慢地能主动完成作业,而且还能亲自询问自己的学习表现。

  人的成长历程是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回想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也不是犯过这样那样的错吗?孩子的心灵是最为柔弱的,是最需要我们呵护和关爱的。如果我们能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灵最柔弱的深处,那将一定会开出幸福之花。

  郎建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