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抽一两根烟不伤健康、熬夜后喝杯咖啡能提神……当你做出这些行为时,大脑中的神经通路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模式。一旦有了适当的外界刺激,就会转入自动执行的模式化阶段。因此,当这些行为变成习惯后,就很难克服了。本期“绿色氧吧”,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健康谎言。
只抽一两根香烟,不会伤害我
偶尔抽烟也可能上瘾。在压力下,抽根烟能舒缓心情。然而,10分钟过后,大脑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能让人感觉放松和愉快。
实际上,仅仅吸一根香烟就会立即损伤血管内壁,这种损伤会导致心脏病和凝血。研究者发现,有1/4偶尔吸烟的人最终会上瘾。
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每周一两次无大碍,但如果每晚都这么做,就会养成一种坏习惯,进而损害身体健康和大脑功能。
首先,沉溺于看电视的人会多吃进71%的食物,所以他们通常会体重超标;其次,在每天看电视80分钟的基础上额外多看60分钟,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增加30%。
昨晚没睡好,今天喝杯咖啡提神
当养成不喝咖啡就提不起精神的习惯后,无法喝到咖啡就会导致大脑中的血液流量激增,血管的这种扩张会导致头痛,让人出现疲劳和情绪暴躁的症状。
持续喝咖啡会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每日摄入高剂量的咖啡因会降低双手的稳定性,增加焦虑感。所以,总是依靠喝咖啡来提神有扰乱神经的可能。
调高音量,听得更清楚
如果你喜欢带着耳机放大音量听音乐,几次之后耳朵就会习惯这种高音量。自此以后,你放音乐时总会用高音量,而且不会意识到音量过大。
听力学专家发现,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音量超过120分贝,你的耳朵也许不会感到疼痛,但损伤早已发生。处理声音的内耳细胞会卯足了劲来应对这种声音刺激,并最终死于噪音压力的情境之下。内耳细胞数量越少,你就越难以听到轻柔的声音,还会出现持续性耳鸣。
开车偶尔发个短信没啥大问题
如果这么做一次,什么都没发生,“经验”会告诉你,开车时发短信没问题。这种重复性的安全体验会让人再也听不进安全警告,可现实中,由此所造成的事故比比皆是。
法国学者发现,使用免提装置,也会让通话者的反应时间放缓20%。所以,要么开车不接打电话,要么把这种行为与发生事故后家人的悲惨情景联系在一起,使用手机的意愿就降低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