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三板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新三板,中关村,北京
  • 发布时间:2015-07-29 13:39

  对新三板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叫它“中国版纳斯达克”——当年的区域试点如今也已蜕变成为正式的全国性股权交易平台,惊人的涨幅和造富故事让新三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成为更多人眼中的焦点。那么本期专题,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新三板的前世今生。

  “新三板”市场最早特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新三板与老三板最大的不同是配对成交,现在设置30%幅度,超过此幅度要公开买卖双方信息。

  新三板挂牌成时尚

  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在京举行了十分简短且异常低调的揭牌仪式。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仍存在一些障碍,但随着相关交易细则的公布,这预示着新三板即将迎来万亿规模扩容大潮,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架构以及区域布局也将迎来根本性变化。

  当天上线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显示,该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运营管理机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最终落户北京,也使得证券交易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落户北京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2015年,随着新三板挂牌的火热,业内一直讨论的一些制度细则也将陆续出台。从目前情况看,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已经“板上钉钉”;是否引进做市商制度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过该人士对此表示乐观;转板问题则几乎没有可能,新三板挂牌企业如果想要上市,还是要走IPO审核的通道。

  北京一家券商的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负责人表示,做市商制度短期仍难成行,“关键是交易系统。”推行做市商制度、引入竞价交易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系统,这个系统从设计到测试再到实际运行,保守估计也要半年时间。对于转板问题,该人士也明确表示可能性不大,“对于IPO,证监会有一条铁律,即严格按照申报时间来排队,因此新三板挂牌企业想要在IPO上获得优先待遇难度较大。”

  此外,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新三板挂牌以及后续交易细则的推出,场外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扩容。

  华泰证券曾预计,根据扩容进度、挂牌速度、市值变化、交易活跃度等指标综合测算,未来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将突破4000家,总市值万亿元以上,年交易额4000亿元以上。平安证券也预计,未来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将达2800家左右,按每家市值4亿至5亿元计算,新三板总市值将超万亿元。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长城证券研究总监向威表示,新三板正式挂牌,对于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经济转型、鼓励创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专家表示,新三板将有助于缓解IPO市场的压力。向威达表示,新三板可以实现公开融资和上市交易脱钩,企业在交易一段时间后再申请公开融资,可以避免现在创业板市场的过度融资现象,解决新股发行的定价问题。他建议,创业板应向场外市场靠拢,现在IPO排队候审的企业也可以放到新三板交易一段时间,再进行公开融资。华生也建议,企业在上市前可以先到新三板交易一段时间,这样既缓解了场内市场压力,也有助于遏制上市公司过度财务包装以及造假行为。

  新三板扩容需求强烈

  新三板挂牌将使股票市场掀起波澜。方正证券北京首席分析师夏庆文认为,“新三板”揭牌之所以备受期待,源于三大原因:其一,“新三板”由试点转为常规,正式担负起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上市准备板”的责任;其二,此番揭牌预示“新三板”交易制度发布在即。而据此前公开信息,该制度将实现创新;其三,市场对“新三板”概念股借题发挥,发动新一轮行情存有幻想。

  不过,事与愿违。揭牌当日,A股“新三板”概念板块未能维系前几日的强势,反而出现随大盘下调的态势。截至收盘,除中关村、双鹭药业、紫光股份、海泰发展等股价略有上扬,其余各股并无抢眼表现。

  中信证券常源指出,“新三板”揭牌后,给已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六大直接变化,第一,便利融资。有利于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规范发展。挂牌后可实施定向增发股份,也可提高公司信用等级;第二,股份转让。股东股份可合法转让,形成了有序的股份退出机制,提高股权流动性;第三,转板上市。转板机制一旦确定,可优先享受“绿色通道”,便捷上市;第四,价值发现。公司股份挂牌后的市场价格创造财富效应,提高公司吸引力;第五,公司发展。有利于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规范发展;第六,宣传效应。“新三板”市场聚集一批优质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有利于树立企业品牌,促进企业开拓市场,扩大企业宣传。

  “从交易需求角度看,作为科技型的轻资产类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不乏技术、市场,却唯独在融资上欠缺畅通的渠道。因此,这一庞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无疑可为‘新三板’扩容、做市商、竞价成交等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需求支撑。”接近科技部相关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时,“新三板”挂牌企业仅有165家,短短2个月后,这一数字便飙升到203家。相信随着“新三板”试点扩容到更多的国家级高新区,这一增速还将加剧。

  平安证券预计,未来几年全国88个高新区将陆续纳入新三板试点范畴。5年内,新三板挂牌公司将达到2800家左右,按每家市值规模4亿-5亿元计,新三板总市值将超1万亿元。

  新三板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认为,一方面,新三板交易模式的出现将会吸引诸多投资者的目光,A股市场的关注度和交易量面临分流的风险;另一方面,“新三板”模式的成立对资本市场而言意义重大,尤其是股票市场将“再掀波澜”。

  泡沫还是财富?

  2015年4月10日一早,大家都被一则郑州某互联网+公司拿1400万元现金奖励员工的新闻所吸引。新闻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短短数月,市值突破10亿元,老板一激动,就给19名骨干发了20万-300万元不等的奖金。此后几天,朋友圈都被这则土豪新闻所占据。大家感叹,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不能落在自己头上。

  但是,艳羡之外,也有不少人质疑,这会不会又是一次没有节操的炒作?果然,到4月底,剧情出现反转。原来,当天发出去的钱,还没出单位大门,就被公司财务收回去了。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已经不太重要。况且,即便是老板真心拿出1400万元奖励员工,是否也还是太浮夸了?

  在政策超预期的推动下,新三板获得了企业、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过去,很多人对新三板不屑一顾;但2015年春节后,很多人似乎害怕错过又一次暴富的机会,争先恐后进入市场。

  2014年1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66家企业集体在新三板挂牌。结果,生产食品添加剂和营养保健食品的雅威特一鸣惊人,大涨7043%,报71.43元,比起1元的面值涨了70.43元,市值达到了10亿元。除雅威特外,麟龙股份大涨4100%,泰达新材大涨2272%,科传股份、方迪科技等22家股票涨幅也超过10倍。

  从上市首日的表现来看,这批新三板股票颇受投资者追捧,有106家公司挂牌首日股价出现翻番表现,而其中翻了5倍以上的股票有58只。

  涨跌幅方面,三板成指2015年一季度上涨68.09%,其中3月份涨幅51.88%;三板做市2015年一季度涨幅100.29%,其中3月份涨幅72.56%。

  在个股方面,3月20日,水治理开盘时股价为0.01元,出现首笔成交后,其股价迅速上涨至20.01元,单日涨幅高达2000倍。这对已经习惯单日最高10%涨幅的A股投资者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在新三板中,单日涨幅超过100%简直是“家常便饭”。

  当天,除了水治理外,还有20只新三板个股涨幅超过100%,长城软件、华岭股份股价分别从0.01元上涨至16.80元和15.34元,涨幅分别达1679倍和1533倍。此外,东芯通信、瀚远科技、三和视讯、银丰棉花也出现了股价10倍以上的涨幅,而亚成生物则成为做市股票中唯一一只股价翻倍的股票,单日涨跌幅为600%,股价从1元盘升至7元。

  换句话说,1万元钱买上述这几只股票,最少也会变成10万元钱,而且只需要一天。有网友因此大呼:“新三板简直就是印钞机!”

  行情越来越火爆,泡沫也开始隐现,甚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也看不下去了。4月2日,其官网罕见地挂出温馨提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服务于创业、创新、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请投资人在关注投资价值的同时勿忘投资风险,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近日撰文指出,过早让不盈利的企业上市,可能会重复纳斯达克IT泡沫的覆辙。纳斯达克当年就是在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炒作下,几年间上市公司由3000多家膨胀到近6000家,制造了一个概念就能包装上市的神话,导致2001年2400多家公司退市,纳斯达克指数从5200点下跌至1000点的新世纪危机。

  也许,资本市场的泡沫从来就没有散去。

  机会还剩多少?

  “散户别玩新三板。”红土创新基金创新投资部总监兼新三板投资经理张剑斌直截了当的表示说。他此前在红土创新的母公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任职,从事创投行业多年。他认为,尽管有了做市商制度,但新三板目前仍是一个流动性缺乏的市场,整个市场的交易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这意味着一旦出现风险,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

  事实上,新三板公司的信披违规成本问题,也是让多位专业投资者担心的地方。“就连主板市场都有财务造假,更何况监管相对宽松的新三板市场。而普通投资者则更加缺乏辨别能力,如果连公司都没去过,怎样辨别哪些项目会出现风险?”

  2015年5月15日起,5天时间有1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这让新三板受到了证监会的调查。证监会称,有8家企业被通报的新三板市场,成为涉嫌违规被调查的“重灾区”。外界评论称,监管层正针对新三板掀起一场“监管风暴”。

  事实上,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对新三板市场的违规行为进行表态。4月11日,证监会表示,将严厉打击新三板违法违规行为;5月8日,证监会又重申了这一原则。对于当前监管层的三板调查风暴,股转系统高层亦在5月19日作出了罕见的公开表态。

  “最近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警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依靠的是价格信号,一旦价格失真、失之公允,我认为市场的公信力也就不复存在了。”全国股转系统公司董事长杨晓嘉呼吁,对于投机操作、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则应严厉“亮剑”,以确保不对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伤害。

  “目前有很多公司准备挂牌而在券商排队,新三板挂牌开始呈现此前主板市场IPO堰塞湖的某些特征。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增多,良莠不齐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这都使监管加码成为必要。”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秘书长、新三板英雄会创始人、三板汇投资公司董事长李浩指出。

  文/王月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