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航拍市场快速打开,微型无人机行业爆发在即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军用市场,无人机,航拍机
  • 发布时间:2015-07-29 14:46

  大疆引发了无人机的热潮,而据分析,无人机行业未来20年将进入黄金发展轨道,2014年全球规模或达52亿美元。未来军用市场预计保持10%左右增速,民用市场应用领域广泛,潜在市场空间极大。那么具体到无人机投资,到底有哪些问题呢,投资机构又该注意哪些?

  让我们且看北汽的微型无人机行业分析。

  一般而言,无人机从技术角度而言,军用无人机更重发动机和载荷技术,民用无人机更多是简单充当“空中货车”,而微型无人机则更重飞控技术,三类无人机将铸就三类产业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

  关于无人机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下文。

  无人机发展历程

  1、发展历史

  微型无人机和航模或玩具有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性能和价格方面。目前,无人机基本指的是在过去3、4年中新兴的多权益飞行机。现在GPS价格足够低,飞机规模也足够小,因此这样衍生出来新型的微型无人机,它的价格从几十万降到不足1万元,这引发了更多人关注。其实大型无人机行业,例如在军队或商业领域,其历史已经比较久远了。最近,微型无人机才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所以突然就特别流行。

  2、分类标准

  市场销售将无人机分为很多类。第一类主要是售价在300美金以内,以玩具为主,偏向于家庭或者个人的飞机类的玩具,是过去航拍机的加强版,它们加入GPS或者视频,可以进行空中摄像的拍摄,代表公司是法国的一家公司。

  第二类主要是指面向消费级别的真正的航拍机,它们稳定性高,画质好,具有智能的功能,如一键返航等,并且操作人性化,降低了操作门槛。代表公司是中国深圳的大疆公司和美国的3DR,它的产品不如中国的公司。亿航公司是新兴的玩家,它的一系列产品是全手机操纵的,而且海外平台也涌现了一些小公司,他们宣传的概念倾向于自动跟随等功能,售价大概在500美元等。

  第三类是面对专业级的航拍市场,大疆的一些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大,一般售价是2000美金起步。目标用户多为影视公司或专门的航拍公司或者地图测绘、土地比如森林防火或者石油侦察等,现在主要是以土地的用户为主。

  第四类是军队军政的一些东西,在农业上可以单独形成一个市场,这样比较有针对性,但是不具备朴实性,这忽略了市场所代表的一些未来的发展潜力。

  3、市场现状

  2014年,无人机的全球规模可以很轻松的达到200亿美金,第一类和第二类无人机全球的销售就可以达到10亿美金。这不是通过官方数据来看的,而是通过亿航自己方式衡量的,近几年,无人机的爆发非常迅速。未来,这个市场可能会划分为两类,一类是500-1000美金的消费市场,它没有完全被挖掘,主要是因为它的门槛很高,这些无人机主要通过遥控器来控制,并且有两个杆可以360度旋转,这对普通人或者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它的操作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亿航现在研发和开发的智能功能,包括空中悬停和降落以及自动跟随等,都是通过手机操纵的,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切入点。市场目标主要以过去的航模爱好者为主,由他们扩展到一个科技圈的爱好者,后者是普通的家庭人群或者极限运动人群,无人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

  第二类市场主要是针对上面的第三类专业的航拍市场,亿航自己做了一套集手机控制的产品,这种飞机可以搭载专业的摄像机或单反相机。无人机不好控制,可能会出现坠机,这不仅仅会损失飞机,还会损失昂贵的机器,因此衍生了一个行业,称之为飞手,他们主要帮助完成航拍,比如婚礼、房产开发商、林业局的监测。国内雇佣飞手的价格是5000-10000元,相对来说不是特别贵,因此这个市场相对简单,容易操控。

  行业政策分析

  1、国家发展现状

  影视行业对航拍的需求很高,比如翻腾,他们只能搭载类似于高科的一种相机,其实高科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但仍无法满足专业的航拍。这个风险不是无人机本身的一种风险,而是具有在城市上空毁坏他人财务的风险,如果无法控制无人机的高度,那么这种风险比较大,比如gh4的螺旋桨可以把人的手打出血,即使螺旋桨是塑料制成的,这种事情客观上还是存在的。

  亚马逊已经研发了第八代无人机,但是至今美国政府还没有批准他们做,亚马逊扬言如果不批准,他们就要把研发部门搬到海外,这是对美国政府的威胁。美国现在有一个协会——全球小型无人机联盟,由12名成员组成,包括谷歌、大疆等这些先进的公司,以此来推进无人机在美国的地位。原定2015年美国政府将出台无人机法,这对美国的公司是格外重要的一年。

  顺丰号称在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区域每天起落多次,但是其他国家并不知道太多。在中国,小型的翻腾的无人机在北京五环之内是禁飞的。其他地方没有严格的规定,7公斤以内的无人机就可以在中国飞,但是大型的无人机在中国是受限的。中国无人机的进展还是比较快的,中国也是第一个创办无人机驾驶证培训学校的国家。

  2、政策分析

  国内对于家庭无人机没有太多管制,这是一个不错的事情,有一些合格的公司会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目前,这是一个比较宽松的态度,但是未来,无人机快递无论是技术风险还是政策风险,都没有成熟和完善,因此包括大疆在内的公司都没有触碰这一块,相对来说它是不太靠谱的。亚马逊是寻找信息的亮点,而创业型的公司应抓住核心的部分。

  3、产业链和核心环节

  目前,大部分核心零件都能实现国有化,我国大疆、亿航等会有一些互动,他们相对美国公司的硬件开发周期和把控要强很多,美国可能需要1年时间来制作无人机,但是比较有实力的中国公司只需3到5个月,这是比较核心的部分。此外,一些重要的部分如马达也是中国制造的,他们具有相对压倒性的优势,虽然GPS是瑞士的,但是国内均有比较成熟的代理商,因此相对来说,门槛不是特别高,虽然不能达到手机那么普遍,但是也会达到像欧美一样普及的程度。

  技术与竞争

  1、国内技术

  美国3DR公司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飞控系统,也称安卓无人机,他们80%左右的技术是开源的,因此像3DR的系统也不完全出自自己。国内,目前亿航在研发核心的飞控技术,还有比较有名气的零度,它的历史比较悠久,跟大疆的年龄差不多。飞控技术门槛比较高,一般没有3-5年的时间,是不能完成一套完整的飞控系统的。

  还有一些公司仍停留在上一代的公司,只做300美金以内的市场,主要是小型玩具,他们的销售额逐年下滑。这类公司没有品牌竞争度,他们可能在航模上比较强势,但是除此之外,无人机的技术是非常弱的。他们生产的只是遥控玩具,里面没有GPS核心飞控算法和一些智能的功能。但是有一家公司发展的不错,主要是音响和智能花盆,称霸了300美金的市场。在大疆之前,占位长达两年之久,对手机来说是非常久的,并且对于无人机也不算短,毕竟无人机行业比较年轻。

  大疆制作的可以翻腾的产品,无论从包装还是产品定位,都是比较成熟的,在过去的两年中是一个代表作。它的优点是产品的组合,普通的消费者不会购买一个操控难度系数为10的并且价值1500美金的东西,大疆把操控难度降为5-6,那么消费者通过学习就可掌握无人机的操控和航拍,这是比较核心的点,也是中国产品化能力强的优势。

  3DR公司现在主打的产品外形比较丑,其实和大疆一样也是通过遥控操控,但是它的品质不如大疆,美国市场对于资本的把控更准,但是产品化能力不强,他们的销量比较差,因为开发结束后就不做任何事情了。我国会继续做消费级别的无人机市场品牌,一般3-5岁的小孩也可以操控无人机的。对于极限爱好者,无人机的跟拍功能,亿航目前是最好的,比3DR要完善很多倍。

  2、行业投资情况

  在无人机领域,初期资本已经崭露头角了,投资机会还是有的,但是对于早期的需要好好研究和分析。因为这个市场已经趋向红海的趋势了,今年有一大批人从大疆离职,开始投资类似的公司。亿航已经发展成100人的团队,他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技术,并且他的品牌技术在中国是凤毛麟角的。其次,美国有很多从事地图测绘的公司,但是中国比较缺乏这类企业。这是从横向来看的,如果从纵向看,中国在供应链上没有太大的压力,除非有可以垄断全世界70-80%的无人机的公司,否则供应链还是品牌的投资,这是一个大概的发展趋势。

  关于无人机行业的一些问答

  问题1:低空开放的进程是怎么样,对无人机发展的影响?

  A:最近国内开通了低空领域,开始关注私人飞机,这对私人飞机是一个比较大的促进,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信号。国内还是具备大规模投放的实力,所以前景还是不错的。相对美国的保守,中国还是有机会在这个领域领先的。国内对小型无人机没有太多的限制,而中大型只要有牌照就行,主要考虑到目前的无人机公司的操控方式可能导致其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业。

  问题2:Tub市场的容量有多大?在同等大小的规模下的无人机TUB比TUC在成本上高多少?

  A:从全球50亿美金的规模来说,微型无人机也不会低于10亿,主要是两个应用的领域,一个是农业,一个是地图测绘领域。空中监测、测绘类的应用也是比较成熟的,如石油公司监测油气管路。TUB的成本是TUC的5-10倍。

  问题3:目前技术领域有没有一些厂商形成专利的壁垒,有没有专利保护的计划?

  A:整体上,核心技术主要存在于发动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形专利。在国内,3DR本身是开源的,所以没有专利。如果对比较好的功能应用做一些保护,其费用是比较高的。因此,在专利或者保护方面上,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策略。

  问题4:针对消费级,工业级的毛利率在什么水平,毛利率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A:消费级别毛利率在50%以上,工业级可能会高。从研发投入角度,这几家公司一般是按照收入的百分比来实现一定的盈利,前提是宁可亏损也要增加自己的收益。对于航空公司,他们不会进行投入来实现研发的,研发的方向很多,公司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需要的人力和时间也不同。中国很多公司利用开源的东西加以修改就投放市场了,个人DIY是可以的,但是在市场上售卖是有很多问题的。从事飞控系统的研发人才是非常少的,门槛比较高,但是大疆微型无人机占到50%的市场份额。

  问题5:对于初创无人机目前的发展,最大的壁垒是什么?

  A:如果把亿航作为一匹黑马,那么最大的壁垒是生产与研发,对于初创,保修是一件令人头疼并且受打击的事情。如果十全十美的飞行器产品砸到别人头上或者房顶上,这个事故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如果研发本身不够高端,只把现存的重新换个样,这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

  无人机对于环境也有一定要求,如果全是用无线电来控制的,就会有信号干扰。对于信号干扰现在还没有让无人机自动平稳的降落的系统——系统里面都有一键降落,一键起航,这些都要去点,如果磁场比较强,磁罗盘磁化了无人机,它就会像无头绪苍蝇一样在空中乱撞。亿航研发的无人机有空中悬停按钮,无论在任何环境下按下按钮飞机就会停止在空中,然后降落,第二种方案是GPS定位,直接返回到起始点,减少用户的损失。

  问题6:无人机在农业方面使用的最大的载重量有多大?全球有哪几家公司可以生产?

  A:根据无人机的体积,它们的差距很大,直径超过5米的可以搭载一个重箱去喷洒农料,载重上百公斤也是有可能的,只要轴距作用够大。国内一家公司在做,因为美国的市场很大,美国农民比较喜欢使用自动化,并且政府允许在无人的地方使用无人机进行作业。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无人机比较成熟,因为政府提供帮助特别大,在中国的无人机市场反而是当地的地头蛇,例如一些代理商会买无人机,自己进行小改装再卖给当地的农民或政府。中国的市场比较松散,并且没有一家公司在农业方面制造出比较完善的无人机,这是一个土地生意,它的周期长,花费大,因此一家公司专注于农业市场是不现实的,现在都是由中间代理做。

  文/闫梦迪 凯盛集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