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玩行找个好“伯乐”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古玩商,博物馆,烤白薯
  • 发布时间:2015-10-12 17:05

  “如果不亲身观摩行家的现场演示,初学者就不能认识、理解这些专业过程,也就无法进入专业的古玩商圈,同时也就看不到真古玩;不结识圈内的商家,商家是不会主动接待陌生顾客的。只有结识了一些商家、行家,才可以说是入了行。”

  近些年,古玩市场相当混乱,真行家、假行家,不懂装懂的所谓的专家、行家充斥于内,再加上卖真古玩、假古玩的大行其道,这让很多初学者、古玩爱好者一时迷乱,短时期内没有能力识别。那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行家呢?

  首先,也是必不可少的,古玩行中的老师要了解好熟悉众多的古玩商,包括本地和外地的;同时还要详细了解改革开放后古玩行业的发展过程。如果有人自称干了很多年,那么务必请他详细解读在过去政策不准经营的时候,他是怎么经营的。其次,古玩行中的老师还要了解古玩行业的特点和性质,不仅应该具有突出的鉴定强项,还应该对古玩项目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能够解读石雕、木雕、玉器等为什么存在相通性。除了这些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叙述自己打眼等等经历,并能展示、分析打眼的古玩。最后,古玩行中的老师能在买卖实践中为初学者承担经济风险和责任。

  在古代,要成为经营古玩和收藏古玩的行家,并非易事,这需要领路人能够带入专业的古玩商圈。正如想开餐厅,就得进入餐厅工作,慢慢了解他的运作方式,等待学成,再另起炉灶,古玩收藏也是一样,在工作的同时,看师傅如何和顾客、行里人聊天或者探讨古玩文化知识,在出门送货,看货的过程中,偷学并记在心里。经过几年的熏陶,慢慢懂得怎么拿古玩、如何鉴别古玩、怎样按行规办事。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学习古玩行里知识的途径呢?也许从收藏家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有所启示。

  古玩行里,收藏家们自知商家的眼力好,学习的方法就是经常光顾古玩铺,虚心向商家学习请教如何鉴赏古玩、怎么判断古玩的年代、怎样识别真伪古玩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接触时间久了,藏家了解了商家的为人和能力,逐渐产生信任感。藏家学到知识便会捧场买商家的古玩,商家讲诚信也卖给藏家真古玩。由于相互产生了信任感,因而成为长期的买卖交易关系,这也是收藏家们的成长过程。

  然而,现在的古玩业界,很多经营古玩的人以及不少的古玩爱好者,自恃看过一些书,参观过几次博物馆,听了几次专业课就开始买卖古玩,甚至开店经营,像曾经在琉璃厂边存车的、卖烤白薯的,现在都开了古玩店、字画店,并且据说生意还不错。听起来确实很励志,但他们根本没经历过正规的学习和历练,手里不可能有真货。毕竟无论是经营还是收藏,上面这几种方法都不是学习古玩的正确路径。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进入专业的古玩市场呢?

  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已经不是过去的年代,但是过去成为行家的方法依旧有借鉴意义。无论哪种方法,找一位真正的内行商家、行家作为初学者的引路人是必然的。求助商家、行家陪伴进入古玩市场,通过商家、行家的实际买卖实践,学习行家如何上手古玩、怎样进行交易、怎样进行专业对话、怎样对古玩的年代品位交换看法。如果不亲身观摩行家的现场演示,初学者就不能认识、理解这些专业过程,也就无法进入专业的古玩商圈,同时也就看不到真古玩;不结识圈内的商家,商家是不会主动接待陌生顾客的。只有结识了一些商家、行家,才可以说进入行内。

  当老师引导进入市场实践一段时间,也帮助了初学者熟悉了一些内行的古玩商户,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便可以在行内买一些古玩,然后与行家老师进行真伪和年代的论证。通过相互讨论,慢慢学会了一些掌握识别真伪和判断年代的基本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初学收藏时必须经历买和卖的时间过程,如果只买古玩而不卖,是学不到识别真伪本领的。

  要知道买古玩,只是自己主观认定是件真品,但是到底是真是假还是必须拿到市场上进行出售的检验,其实也可以让老师评判或帮助代卖。

  文_本刊记者 江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