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德比,是死敌、是对手,但正因为有了宿命般的对手的相知相憎、相爱相杀,这场对决的伟大才会跨越百年情仇,在遥远的亚平宁赛场,就有如此如史诗般的德比对决。本期,我们继续聊米兰德比!
60年代的米兰双雄
尽管由于近几个赛季的衰落,米兰德比的火药味已经大不如前,但球场上空、乃至整个城市上空的硝烟却从未真正散去,因为它早已深深地溶入每一名内拉祖里与罗森内里的DNA中。
德比战带来的失落与成就感在上世纪60年代达到了顶峰。那是属于米兰双雄的时代,从1963年到1969年的七年间,他们总共获得了四次欧冠冠军和一次亚军。在这个属于米兰城的黄金时期,有两个金灿灿的名字见证了太多的故事,那就是蓝黑军团的马佐拉和红黑军团的里维拉。(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整个60年代,国际米兰的主教练都是“魔术师”埃莱尼奥-埃雷拉。)
和80年代末的利物浦与埃弗顿一样,60年代的米兰双雄也处于各自的巅峰期,因此他们之间的德比战相较其他时候要来得更加重要、更加疯狂。1965年一场火星四溅的米兰德比中,国际米兰以一个5:2给予了同城死敌一记沉重的打击,并在此后连续7场德比赛事中保持不败,而球队的当家射手马佐拉也凭借在该场比赛中梅开二度的出色发挥,确立了自己国米传奇球星的地位。在这段时期,米兰城垄断了1963-1965赛季的三届欧冠冠军,并于1963-1966年的四年间三次成为意甲联赛冠军的花落之所。
米兰兴衰
当然,兴衰有时,足球史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赢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国际米兰也曾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萨基与卡佩罗开创“米兰王朝”的阴影下,体会过被强压一头的苦涩。AC米兰六年三夺欧冠,使他们成为了意大利足坛当之无愧的外战先锋,其中1994年4:0重创克鲁伊夫麾下的巴萨“梦一队”,更是堪称历届欧冠决赛中的经典之作。
事实上,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是兴建于曾经的“废墟”之上的。80年代初的岁月是老红黑们难以忘却的伤疤。在1980-1981赛季,由于涉嫌赌球和假球案件,AC米兰被意大利足协强制勒令降级。
尽管传奇队长弗朗科巴雷西毅然选择了留守,米兰也在当赛季拿到意乙冠军后重回意甲,但实力不济的他们还是于1981-1982赛季最终排名第14,跌回乙级泥潭。1983-1984赛季再次升回意甲后,米兰开始了艰难的复兴历程,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是1984年的一场米兰德比。尚未恢复元气的AC米兰坐镇“主场”,2:1击败了他们的老对手,一段辉煌的历史也就此扬帆起航。
光明与黑暗
有光明的地方一定有黑暗存在,米兰德比自然也不是一块无瑕之玉。在2005年的欧冠1/4决赛上演的米兰德比次回合比赛中,以第71分钟坎比亚索的进球被吹并遭到黄牌警告为导火索,面对总比分0:3落后的局面,国际米兰球迷多方面积蓄已久的不满终于爆发了。他们开始向场内投掷各种杂物,矿泉水瓶与焰火一时间席卷了本应只属于足球的球场。这最终导致比赛在局面失控后被迫取消,而蓝黑军团的将士也提前告别了当赛季的欧冠征程。
这无疑是米兰德比历史上灰暗的一页,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张后来广为流传的照片却诞生了:那段国米23号与米兰10号之间的故事,意大利后防铁塔与葡萄牙中场核心在一片骚乱之中,静静地倚靠在一起,面朝看台,焰暖花开。这张图片传达了多重交错的信息,有对立、有纷争、有仇视,但在此之上的,还有足球运动员们埋藏于内心的那些小小的渴望:愿暴力远离足球。(未完待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