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 来源:净土慢生活
  • 关键字:平常心,南泉禅学,禅宗
  • 发布时间:2015-12-07 15:32

  第二届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世界禅茶雅会

  1220年前,唐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禅宗史上最杰出的宗匠之一普愿禅师来到安徽九华山附近的南泉山,填谷伐木,筚路蓝缕,建造了南泉禅院,他蓑笠饭牛,烧草种粮,在此修行三十年,吸引了天下学僧前来参学,培养了赵州和尚从谂、长沙景岑、新罗道允、子湖利踪等一大批禅门高僧,影响远播海外,南泉禅寺也由此成为享誉禅林的国际性农禅中心。新罗道允回国后,与弟子折中创建狮子山派,为韩国禅门九山之一。

  2015年10月10日,第二届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世界禅茶雅会在安徽池州九华山风景区开幕,楼宇烈、谭世宝、王雷泉、张总、王立新、余秉颐、大观禅师(香港)、大峰禅师(韩国)、崔锡焕(韩国)、慧通法师(韩国)、宗学法师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的专家、高僧大德以及300多信众和茶道人士汇聚一堂,就禅文化的研究与弘扬进行热烈交流。

  开幕式后,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正式开始。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的高校、研究机构、佛学院的学者和名僧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对禅学研究进行了阐述。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楼宇烈

  佛教在中国土地上能够适应环境,成就禅宗之大器,离不开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儒家注重“入世”,强调人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责任与担当。佛教融合中国文化后,提出“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主张自己实践体会、觉悟人生,超越自我,不仅适应了中国文化,也回归了佛陀创教的本怀。

  禅宗是中国佛教对世界的一大奉献,是对佛教本义的继承与重大创新,既体现了佛教精神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在谈到禅修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他还引用南泉禅学著名公案“平常心是道”,强调在日常实践中修行的重要性,抱“平常心”,去“分别心”,做“无修之修”,方能“语默动静体安然”。

  韩国鸡龙山无上寺住持 大峰禅师

  “当年在南泉禅院一只猫偷食,东西两堂的和尚争执不断,普愿禅师提起猫说:‘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僧不知如何应对,普愿于是杀掉猫。赵州和尚从外面回来后,普愿把经过说给他听,赵州和尚听了,脱下鞋子放在头上就走了出去。普愿说:‘刚才若你在场,就救了猫儿。’”

  “南泉斩猫”的公案,其实在教导人们思考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大部分人对所谓的“爱”只是当时的感觉,时间变了,感觉也就变了,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感觉,而是在没有特定条件下依然关心他人,心甘情愿为他人做事。爱也不是罗曼蒂克,而是佛陀的真智慧。人需要跟“不知”做朋友,明白自己的“不知”、保持“不知”方能开悟见性,达到大慈悲。

  山东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谭世宝

  我研讨的论文以“革命”为关键词,来谈南泉普愿禅师“对惠能的佛教革命继承与发展”。马祖道一、南泉普愿的“平常心是道”乃“非常革命之论”,破除了以往对神秘非常的印度佛道迷信,使佛道成为平常人都可以实践的正常之道。

  “南泉斩猫”的公案可以说是普愿禅师一次“伟大的行为艺术”,他用杀生的极端手段来开示弟子,打破了佛教界长期僵化守旧的思想,纠偏正道,以革命精神推进了佛教的发展。

  湖南省社科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建刚

  马祖道一的洪州禅思想强调“平常心是道”,突出“体用不二”的思想原则,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流弊,那就是将“见闻觉知”的分别心混同于超越真心。南泉普愿是马祖的重要弟子,他对马祖禅学进行一定的修正,指出禅道的终极境界超越于语言文字的对象化理解方式之上。南泉普愿对禅道的理解,是扫除见闻觉知和语言名相的前反思性“原本性世界”。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王雷泉

  禅宗对生命意义的启迪,在于得理而安心,在生活世界中“自透本来底,方得自由”,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江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 欧阳镇

  南泉普愿在悟道前的准备时期所积累的佛教知识,为其在马祖门下时期参学洪州禅而开悟准备了充足的资粮。南泉普愿悟道后的修持自创、开山弘法时期,主要是继承洪州禅农禅家风,以及丰富和发展洪州禅的思想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博士 吴小丽

  南泉普愿禅师的佛法理论和实践,是以大乘佛教思想为旨趣,又深入学习和继承了马祖思想体系中“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即是道”等禅法思想,并把“平常心即是道”再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南泉普愿虽然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宗派,但是他的禅法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历代禅师,并影响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韩国鸡龙山无上寺禅学院院长 慧通法师

  2014年4月在香港秀峰禅院的安排下有幸参观了中国九华山以及禅宗三祖、四祖、五祖的寺院。祖师的真理怎能理解的清楚呢?看到后,我就像是见到了真人一样,心情激动。于是同行的禅者再现了南泉参禅的公案的场面。大家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合不拢嘴,感谢南泉禅师。

  僧肇法师言“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话。南泉禅师指着院子里的花说:“大夫,现在的人看这花像在梦里看的一样啊。”把现在的世界说成末法世界也不为过,知识和情报泛滥,人类看似享受着高层次的生活,但互相派分,犯着比动物都不如的恶行。这并不是局限在一个地方的事情,而是蔓延了整个世界。聪明的现代人把南泉禅师所说的“我们本来就不是两个”的真理只是以知识理解,像是说梦话一样。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易燕明

  世界图像是对世界整体性认识的图像化表达,兼具整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佛学中国化的进程,就其深层来看,正是缘起论的世界图像与中国传统的世界图像相互对话的过程。以此为视域来审视南禅义理中国化的深层演进。这种深层演进,从义理来看,主要表现为从“自心是佛”到“非心非佛”再到“平常心是道”的命题演进。

  前禅文化会长、青潭文化财团理事长 东光大和尚

  新罗的澈鉴道允禅师继承六组慧能和南岳怀让、江西的马祖道一与南泉普愿的法脉,回到新罗开创了九山禅门之一狮子山门。继承他的法脉的折中大师对狮子山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道允禅师实践着南泉普愿禅师一生展开的话头“南泉斩猫”“一圆相”“水牯牛”等公案,“南泉斩猫”一直流传到现代禅家,可以说是澈鉴道允禅师的功劳。就像是南泉普愿禅师所说“吾宗法印,归东国矣”,可见新罗人澈鉴道允禅师对在韩国传播禅佛教具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为止,我们探究了南泉普愿禅师的禅学对韩国禅宗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南泉普愿禅师的禅,一支传到池州,另一支通过他的佛门弟子赵州从谂禅师传到河北,一支通过澈鉴道允禅师传到了新罗。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佛学研究》编委能仁法师

  “异类中行”思想是南泉普愿禅师独特的禅法理念,南泉普愿继承了马祖道一禅师“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扬弃了“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可能陷阱,提倡“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道”,强调“异类中行”。在南泉禅学论题中“异类中行”是对主体实践的描述,“道”是带有客体意味的法性描述,正面思想建立的则是“平常心道”,三者在思想脉络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异类中行”的主体实践即是回归日常、不加拟趋的“平常心”。同时,在南泉禅师那里,“异类中行”也作为一种勘验手段而予使用。在南泉禅风的流衍中,“异类中行”思想被整合入曹山“四种异类”,南堂“元静十门”中,成为曹洞宗、临济宗重要的禅学遗产。南泉禅师在禅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佛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浩法师

  南泉普愿禅师在继承自六祖到马祖道一“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基础上,引道入禅,提出“向异类行”,从而使如来禅的道变成了非主流化的禅,根本上改变了祖师禅“自心是佛”的佛性论思想,迈向“真心”“无情有性”的佛性论,彰显了菩萨行的大无畏精神,为后期禅宗开辟了道路,亦为后世弟子指明了方向。

  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翟艳

  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以实现禅生活的目的。作为农禅代表的南泉普愿,在续承马祖道一禅学思想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赵州从谂为代表的具有生活禅风格的赵州禅,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平常心是道”“路向何处”及“南泉大水牛”等具有生活禅写照的禅法禅风。

  文、图/净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