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故事都在等着你

  电影《第36个故事》打动你的是什么?

  最触动我是那个画面--空无一人的台北市,安静无声,却也寂寥无比。所以,当我读到“城市是空的,故事是人写的”时候,心里被什么触碰了一下。我知道,它拨动了我对讲述和聆听故事本身一直以来的热情和愿望。

  如果给你一笔钱,你是选择读书,还是环游世界?

  朵儿和蔷儿的选择全仰赖于命运的选择,那是妈妈写在纸上的两张签。蔷儿抽中的是环游世界,朵儿抽中的是读书。

  后来,蔷儿开始逆时针环游世界,她在印度的一家餐厅有了第一份工份,交了第一个男朋友。可是时间到了,她必须离开,她被母亲带到了马尔代夫。那时候,蔷儿很恨母亲,为什么她要帮她决定生活,决定她要去哪里。

  与蔷儿不同,朵儿从小就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抽中的命运之签让母亲更用心地栽培她,也让她更加用功,每天熬夜读书,身体越来越胖,脸上长满青春痘。朵儿的成绩越来越好,但是她却越来越没有自信。如愿考上了好学校,可是一点都不快乐。所以,朵儿也不解,为什么,为什么不是她到处旅行?为什么她要掩面读书?

  朵儿决定向梦想的生活迈出第一步。她去学了甜品和咖啡制作,然后和蔷儿开了一家咖啡馆。咖啡馆里堆着很多开业当天朋友们送来的奇异而无用的贺礼。平淡生活在蔷儿灵光一现的“以物换物”的倡议中改变--

  在朵儿咖啡馆里,唯一能用金钱买到的只有咖啡和甜品。客人想要拥有其他东西,就必须拿出等价的物品交换。于是,有的客人用无敌铁金刚公仔换到一张老相片,有的用清理水沟换到店内的泰文食谱。而一位副机师却用发生在世界不同角落的35个故事,呼唤出了朵儿依这些故事画出来的35张画。

  从最早对蔷儿异想天开“以物换物”的倡议半抵触半疑惑,到越来越发现它们的乐趣,那些带着不同记忆和故事的物件已经成了一直困在台北的朵儿看世界的窗口。奇异而有趣的交换过程,也让她不断重新衡量自己的判断标准,直到朵儿意识到“心理价值”是个很妙的标尺。比如,在朵儿心里,一个好看的杯子,要比贝比鲁斯的签名球贵重。

  也就不奇怪,后来朵儿做了件令一向没头脑的蔷儿都大呼惊讶的事,她用朵儿咖啡馆的股权换了去往那35个城市的飞机票。对一直规规矩矩工作,认认真真攒钱的朵儿来说,那些未知的故事远比成为母亲眼中永远听话的乖乖女的心理价值要高。

  影片尾声,去往机场的计程车上,朵儿靠在有风吹过的窗边,若有所思地笑着。

  电影《第36个故事》打动你的是什么?

  最触动我是那个画面--空无一人的台北市,安静整齐,却也寂寥无比。所以,当我读到“城市是空的,故事是人写的”时候,心里被什么触碰了一下。我知道,它拨动了我对讲述和聆听故事本身一直以来的热情和愿望。

  1999年,我辞了高薪的会计工作,从深圳来到北京的一家唱片公司作文案。一天周末,同事带我去参加一个画展开幕式。展览结束后的晚餐中,崔岫闻坐在我旁边的旁边。来北京之前,曾在一本艺术杂志上读到“塞壬女妖”的报道。4个黑发如瀑的女画家将长发娇娆地铺展在地上,从高处俯拍的一张巨幅黑白相片给我印象很深。崔岫闻便是当年的“塞壬女妖”之一。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主动索要了崔岫闻的电话,并向她说明,我想采访她。崔岫闻答应了。我怎么会脱口而出要采访别人?我从来没有采访过任何一个人,根本不懂得如何采访。是的,我不过是想以此为由接近一个人,以及这个人所代表的另一种我所好奇的生活方式。那天晚上,大概是早已被命运输入密码的本能,而不是我的理智在对崔岫闻说话,说得毫不羞怯,像模像样。

  我真的去商场买了采访机,真的跑去崔岫闻家里做了采访。后来,凭着那篇采访稿《性别空间的艺术家崔岫闻》,我在当时位于鼓楼的一家杂志开始了第一份编辑工作。再后来,崔岫闻成了我的红娘。九年前采访陈蕙时,她刚刚成为瑜伽老师,如今远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生活,而我们的联结并未中断,2014年的专栏“瑜伽生活”,每期你都会看到她的分享。16岁的田原出版唱片和小说的新闻发布会上,在《卫视周刊》做编辑的我记录了当时的瞬间。而今天,成长之后,有了更多作品和故事的田原成为了《心探索》新年新刊的封面人物。

  写到这里,我理解了自己为什么对采访和记录别人的故事有着那么深的情感和热情,因为我的生命是和他们共呼吸的,他们走进我,构成我,也改变了我。

  1993年,在丹麦生活的混血青年艾柏格,目睹朋友在一次种族冲突中被刺,于是邀集5位同在丹麦哥本哈根的朋友们,开展“停止暴力”的活动。由此“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的概念被推及到很多国家。“真人图书馆”的理念是: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本书,通过把不同人生经历的人邀请到一起,以一种面对面沟通的形式来完成“图书”的阅读。

  一个采访者,他所进行的不正是流动的“真人图书馆”吗?特别赞同台湾叙事疗法的周志建老师的一段话--生命之道,藏在故事中,所以你得聆听。

  今天我们想探索的一个话题是,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吗?你对梦想的理解是什么;未来,你的梦想又是什么?

  我的一个梦想就是,有生之年办一个展览,展览的主角便是那些在我生命中留下记忆和故事的人。在录像里,在相片里,在文字里,在画里,你会看到曾经的他们,聆听他们讲述于某年某月某日的故事。

  如果有那么一天,希望你会参加这个展览。

  摄影/老李 撰文/赵晓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