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城
- 来源:向导•感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长夏城,城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29 14:06
从每座城市向西北方向出发,不管乘坐火车、汽车、骆驼还是船只,三天之后都会到达一座尽善尽美的城市,它的名字叫“长夏城”。每当天气不好、交通堵塞、停电或者电视节目插播广告的时候,人们谈论起长夏城:“这种麻烦在长夏城绝不会发生。”“如果能住在长夏城就好了。”“总有一天我要搬到长夏城去。”……
一个人在十几二十岁时,最容易把这些话付诸行动,然而各地不约而同地有这样的禁忌:年轻人不能去长夏城。理由是长夏城过于舒适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气,使之难成大器。某些宗教还把长夏城视为一种诱惑,它的存在考验着人们抗拒懒惰、贪婪和狂妄的能力。
大陆各地的年轻人心怀对长夏城的憧憬度日。他们在春天的大风里嗅着从长夏城刮来的馥郁花香,在夏夜的月光下聆听着长夏城歌剧院的明亮音乐。他们想知道每一种植物的叶子被长夏城的秋天带走的顺序。冬天,下雪的时候,想到载着雪的云是从长夏城来的,寒冷似乎也变得可以忍受。每一个年轻人深信,他们三十岁之后的人生属于长夏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夏城才是他们的故乡,而眼前的城市不过是那座完美的城市在长夏的黄昏投下的黯淡、扭曲、模糊的阴影。生活在此处只是权宜。
中年人没有搬去长夏城则是出于责任感和对风险的回避。他们的事业和朋友都在此处,搬到另一个城市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意味着损失,意味着不得不面对未知的事物。人到中年,已经不再着迷于未知了,他们不再经常关注长夏城的消息,尤其不愿和年轻人讨论这个话题。午觉醒来感到头痛的时候忽然想到——据说在长夏城睡午觉是不会头痛的,你会在绿阴里醒来,听到鸟叫,闻到茶香,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他们洗脸,告诉自己:还差一点,还不够,再过几年,再过几年一定去。
老年人丧偶或与家人产生矛盾时,会认真地考虑搬去长夏城。他们通常花好几个月的时间整理行李,与各种熟人和半生不熟的人告别,然后再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忧虑自己是否会水土不服、珍贵的收藏品会不会被粗心大意的行李工人摔坏、宠物应该怎样办理托运、保险合同等文件上的预留地址如何更改……最后,行程终于确定之后,他们又往往被突如其来的痛风或晕车症击倒,不然就是被一位朋友的葬礼绊住了脚步。唯有身患重病时,他们不管不顾,执意即刻动身去往长夏城——医生和家人当然不会允许,病情好转之后,他们看着别人为自己剪指甲,心想还可以再等等,任何事情都应该稳稳当当地来。
每年,许多人的骨灰被遵照遗嘱运往长夏城,洒在花木的根部、十字路口、歌剧院和美术馆的台阶上、穿城而过的河水中。据说骨灰飘散的时候,东南方向三天路程之外,一个孩子会在他生命中第一次梦见这座城市。
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