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峰要做的三件事
- 来源: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6-12 17:09
嘉衣在供应链上所取得的改善,令人印象深刻。整条供应链打造得很给力,在同行业里属于佼佼者。 2016 年数据显示,春装的平均交期是 12 天,夏装 9 天,冬装 27 天,最短交期只有 4天。去年全年嘉衣的库存率控制在 10 % 以下,已经很低了,因为要给客户 15 % 的退货率。公司的产品售罄率在 75 % 左右,行业是 65 % 左右。
去年,嘉衣提出快速追单的概念。夏天,在订货会首单订满的情况下,有一款货品追了两万件的单。冬天的时候,又有两个款零售破万件,70 % 的单都是后面追出来的,都是当季生产的。以前,公司单款产品的零售能做到两三千件就很好了。
而要获得这样的改善,嘉衣在供应链方面的投入和模式转变同样不可忽视。公司花了 80 多万元,引进了一套自动清算系统,这个系统是跟银联打通的。今年,嘉衣要把供应链前置到供应商。未来还要在终端上线 CRM 系统,将供应链前置到顾客那里,用终端数据去指导研发,将零售端与研发端串起来。
供应链是一个供应商端到顾客端完整的系统,显而易见,嘉衣的供应链改革抓对了方向。同时,嘉衣还推行了订补结合模式。现在看来,这个模式非常不错,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补货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追单,哪个货好卖,就补哪个货;另一个是补款,当下市场上哪个款好卖,就补充开发哪个款。
原来订货模式转变为新的订补模式,正是嘉衣供应链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
供应链的威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嘉衣力图让供应链变得极速地快,等到终端有了真实的销售反映,当季生产,当季补充,什么好卖做什么,这会给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供应链变革已经着实不易,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还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这一点很可惜。从案例提供的信息来看,嘉衣供应链改善的价值只体现在直营业务部分。直营这块做得特别好,去年业绩提升了 100 % 。但是,直营的体量太小,在所有终端店铺中,直营店铺只占了 10 % ,它无法检验供应链真正的抗压能力。
其次,供应链延伸到了供应商端,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更应该突破的是营销端,因为90 % 的终端店铺都是加盟店铺,可这些店铺的管理归属于营销部门,与管理直营店铺的商品运营部门相互分离。由于营销部门背负考核指标,加上加盟商更喜欢把货屯在自己手上,加盟业务这一块根本无心响应柔性供应链和订补模式。这直接导致嘉衣供应链的威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嘉衣的加盟业务也能全面落实订补模式,像直营业务一样实现 100 % 的销售增长完全是可以预期的,而这将会使整个嘉衣的业绩规模实现大幅提升。
因此,如何让供应链改善的价值真正充分地展现出来,是嘉衣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供应链威力要发挥,老板是最终决定人如果说供应链管理有难度,首先就在于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从供应商端到顾客端的所有环节,也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岗位。对于这个系统工程,谁来负责,谁来决策,谁来执行,每个企业会有不同的认知,也会采取不同的做法,当然也就获得不一样的结果。就嘉衣来看,供应链管理已经做得很有成效了,实属来之不易。但同时,嘉衣团队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也做得非常辛苦、非常纠结。
在嘉衣,直营部分可以控制订货比例,但加盟部分把控不了,因为负责加盟管理的营销部门不放手。每季订货会呼吁营销部门少订一点,但是没人听,整个营销板块就是不认可,哪怕嘉衣现在的生产补货速度、翻单速度比茵曼还快。他们不但没少订,还在多订。上一季订货会,就比预期超了 10 万件。
另一方面,公司最大的担忧可能是订补模式会让公司的回款空间下降。按照传统的季度订货会模式,公司在上半年就基本把一年的销售业绩给落实了,因为订货会一般都是提前半年做的。换成订补模式的话,订货会订一部分,剩下的销售业绩要靠当季追单和补款来完成,这在很多人看来是谁也说不准的事。一个能提前半年完成业绩,一个得等到销售季过了才知道业绩能不能完成,选哪个看起来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做翻单,就会出现小单量多批次的情况,生产效率明显降低。降低了之后,怎么让生产外包商还能够赚到钱,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还有,加盟商觉得订补模式不可控,订完货后再通过补货来达成业绩,他心里没底,没有货在自己店里踏实。在有些情况下,加盟商也提出补货了,但货品满足率不高,在信心上就会受挫。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供应链变革涉及公司内外多个方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
因此,要把供应链做好,不是一个产品中心总监就能完成的。嘉衣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审视供应链管理,它是企业一把手工程,李高峰必须将供应链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否则,供应链只能做到局部改善,无法真正做到系统改善。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的价值无法真正体现出来。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供应链各个环节密切配合、无缝对接,这就是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同问题。在嘉衣案例中,团队协同方面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商品运营部门跟营销部门之间。从一个角度来看,团队协同问题是供应链改善的超级杀手,将会极大地挫伤团队的积极性,导致供应链管理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导致供应链协同问题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公司现行的考核机制,特别是营销部门背负的批发、回款等 KPI 。公司考核什么,员工就会把精力放在哪儿。背负回款指标的压力,营销部门必然会选择全部订满。起码从表面上看,订货模式会让营销部门感觉更加靠谱。
在 KPI 考核模式下,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背负着不同的 KPI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必然倾向于保护自己的 KPI 表现,这就会破坏供应链的系统性、全局性。一旦系统性遭到破坏,供应链管理也就失去了运作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对于嘉衣来说,它有一个极好的机会让自己的业绩实现飞跃。这个机会就是让公司的供应链和商品运营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而要实现这一点,嘉衣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供应链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因此也必须是一把手工程。李高峰必须把供应链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第二,将加盟业务与直营业务统一管理,统一推行订补模式,将供应链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第三,改革考核机制,使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一致瞄准提升供应链效率这个总目标。(李伟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