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玛希 为乐而生 不忘初心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迪玛希,歌手,娱乐圈,音乐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7-18 16:02
这几年,娱乐圈中音乐人之间的竞技风潮愈演愈烈,很多藏在喧嚣之下的优秀歌者被不断挖掘出来,让那些有分量的好声音可以放声歌唱,迪玛希正是其中一个。他拥有高出天际的嗓音和华丽的音色,是一位根正苗红的歌三代,在《歌手》之后,如日中天,却依旧不忘初心。
歌手的分量
记得初次来到中国的迪玛希,曾在长沙街头拍下了一张张开双臂的照片。也许在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位灵魂的歌者将在歌手的舞台上展翅高飞。当时伴着身边的车水马龙,路过的观众们好奇地望着这位五官深邃的异域少年,也许当时没有人能知道在未来短短的几个月之内,他就成为全国观众心目中的最炙手可热的音乐新星。
和大多数喜欢迪玛希的粉丝一样,第一次听他唱歌是他站在《歌手》舞台上演绎的《一个忧伤者的求救》,除了惊叹于他对于声音强大的掌控力,更吸引我的是唱这首歌时他带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情感。听他的歌曲,就好像他的全名迪玛希·库达依别列根的寓意,像是神赐的礼物,天赐的声音。有人说,迪玛希的音乐天赋来自于他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爷爷是冬不拉的演奏家,奶奶是歌唱家,父母是阿克纠宾著名的音乐家,根正苗红的歌三代让他与生俱来地拥有完美的音乐基因,但是其实,迪玛希具有超出同龄人的音乐成就与才华,除了遗传和天赋更多的是对音乐的执着与专注。
还记得在一次报道上,迪玛希说,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他同时学会了流行、美声还有各式花腔的唱法。为了更好地诠释乐曲和旋律,也为了呈现不同的表演形式,迪玛希先后学习了德语、乌克兰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土耳其语。这次来参加《歌手》节目,他更是用了很多时间,上了许多专业声乐老师的课程,私底下的刻苦练习更是必不可少。尤其是苦练中文上,在比赛期间他台上台下抓紧一切时间跟中文老师练习发音,彩排期间还几次询问工作人员自己表现如何,反复坐在观众席感受,十分用心。现在,他身边常备着一本字典,为的是学习汉语,这样面对音乐的竭诚和努力,是多少歌手至今都做不到的。也许在如今的音乐圈中,有很多人依旧奉行着炒热度、造绯闻来博取眼球,但是,迪玛希却用不忘初心的音乐执着让人同时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他的作品。
或许我们正处在一个造星的时代,却发现真正的歌者少之又少,很多铺天盖地出现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的歌星,你却想不起他的声音甚至是一句来自他的歌词,所以歌手这个看似已经司空见惯的称呼,在迪玛希眼里却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因为那不仅仅是用心去歌唱,而是你不管经历了什么,出身何处,都不忘初心的执着。
从歌手舞台开始,迪玛希每一场比赛都没有对自己放松过,还记得当时比赛期间,他说过,“未来能有多远,我不敢做细致的设想,但是我一定会一直放声歌唱。”最后也证明了他在音乐上的确是超凡脱俗的,最后在《歌手》的决战现场,迪玛希与尚雯婕携手以一首《AtributetoMJ》,向他们共同的偶像迈克尔.杰克逊致敬,将《Dangerous》、《BillieJean》、《Earthsong》等歌曲以音乐剧的形式串联,迪玛希那行云流水,宛如天籁又摄人心魄的声音,让所有人又一次为之一振,而迪玛希献上的架子鼓首秀,也让观众们再一次惊叹这位年轻音乐人的“无所不能”。
虽然《歌手》的歌王之战已
经落下帷幕,但是他精彩绝伦的表演却让人依旧意犹未尽,还记得迪玛希在结束后说的那句话,“名次并不重要,《歌手》这个舞台充满了魅力,彰显了音乐的包容性,让我收获了很多,今天大家都是胜利者。”也许这就是人们喜爱迪玛希真正的原因,除了在音乐上专业的能力,更钦佩的是他低调谦虚的个性,这就是一位真正歌手的分量吧。
坚持低调和“不妥协”
一夜成名是很多人贴在迪玛希身上的标签。是的,自打他飙出《歌手》舞台上第一个高音时,他就火了。还记得当时在《歌手》播出的第二天,迪玛希的名字就持续高居微博热搜榜第一名,而他的微博粉丝也由三万多瞬间暴增至十多万。用粉丝的话说,他的迷妹们,恨不得用尽自己一生所学的各种表白词汇向迪玛希表达自己的爱意。于是就从那一刻起,迪玛希只是用一首歌的时间,就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好声音,少女心目中的“新老公”。但是,在中国一夜爆红的迪玛希,却一直在镜头面前表现得无比低调,还记得他说,“说实话,真没想过自己能被这么多人喜爱,但是通过《歌手》这个节目,确实让全世界都听到了我在唱歌。我特别感谢我的粉丝,能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得这么有名,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谢。”
简简单单的感谢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在本该追名逐利的年纪却表现出的成熟和低调,真的实在太难得了。也许在我们眼里,第一次见到迪玛希的时候会被他超高的颜值所吸引,但是越到后来你便会发现,他不仅仅是拥有帅气的外表,更多的是与颜值齐飞的实力和品质。其实早在他参加《歌手》之前,5岁就开始正式登台表演,从16岁开始至今,参加了无数国际上的艺术比赛,夺得了多项冠军称号,并且在2015年10月,还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AbuTV》亚洲国际音乐节,所以其实迪玛希来到中国之前,已经是纵横歌坛18年的燃魂级歌手。
迪玛希的妈妈之前曾说过,迪玛希的自学能力很强。他的音域都是自己练就的,在四个八度的音域中,他可以自由地歌唱。于是才有了他在歌唱《一个忧伤者的求救》的时候,乐评人耳帝评价:“能做到这样的男歌手,整个世界乐坛都很少见”;而在迪玛希唱过《Opera 2》之后,则被认为是“整首歌充满着天才出世的张狂与不可一世”,更有网友专门用技术的角度解析了迪玛希的音乐实力,认为他所在的音域已经处在钢琴最高的一个八度,而这样的音域在迪玛希身上不仅没有表现出“虚张声势”,反而是一种很真实、很饱满的感觉。除了音高和音准以外,在保证音色饱满的同时,迪玛希还能轻松自如地做颤音。于是在第三场的竞演中,迪玛希演唱的《The Show Must Go On》更被高度评价为“变化诡异多端的非人演绎”。也许就是经历过如此努力和专注的音乐旅程,才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个低调而优秀的灵魂歌者。
我还记得当时采访迪玛希的时候,他说一个认真的歌者不要一味的去研究观众的审美和品味,也不要太多考虑利益方面的问题,如果你想用内心的东西去表达的话,真正的完整地诠释出来,观众一定会接受。于是我们在感到他低调的同时也感受到属于歌者的不妥协精神。
当时迪玛希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说他当年大约在2岁的时候,就曾想象过自己20岁的时候站在舞台上的样子,他把整幅画描绘成他的个人演唱会,他为自己专门设计了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服饰。甚至到目前为止,他每次出席大型演出的时候都会仔细斟酌自己的服装。他说,“不妥协的精神并不是一种对自己天资的自信,而是一种对想要表达出内心东西的渴望,带着这种渴望就会很执着地希望观众可以完完整整的去感受到自己呈现出的内容。”在那一刻我如此深刻地理解到留在迪玛希心中的那份执着似乎还是一种责任,一种对音乐义无反顾的责任,更是一种坦诚面对爱他的观众的一份责任,因乐而生,他如今会带着这份不妥协走向更远的成功。
搭起了一座无国界的音乐桥梁
迪玛希是为数不多出现在《歌手》舞台上的外籍歌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来到中国之前就知道中国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国家,在这里遇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其实自己曾经就有梦想得到他们的认可,而《歌手》的舞台正好给了他展示的机会。于是站在《歌手》舞台上的他,竭尽全力的把自己的民族、国家、文化展现出来。迪玛希的同事曾在社交网站上透露,当迪玛希在《歌手》上演唱完《Daididau》后,激动地跑到后台抱住经纪人大哭,说自己终于把哈萨克的音乐带到了中国。
而迪玛希的出现对于中国粉丝来说,就像是插着音乐的翅膀从哈萨克斯坦飞到中国来的天使,他的歌声时而高出天际,时而低沉悠扬,时而空灵缥缈,时而浑厚有力,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异域的空灵和别样的风情。在音乐舞台上惊艳四座的迪玛希,走下《歌手》的舞台一下子就收到了电影《记忆大师》主题曲的邀约,首次尝试用中文演唱,对于漂洋过海的迪玛希来说,惊喜有余却又困难重重。在他眼里,他希望去尝试各式各样不同领域的歌曲,即使是生疏的中文,但他也会努力的从逐字逐句的发音到演绎,一一开始学习,虽然这过程是艰辛,但是却是值得的,因为这一路走来的一切会让你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见证者。
而他在中国炫丽和耀眼的同时,对于哈萨克斯坦民众而言,也是一种自豪和骄傲。因为通过迪玛希,当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更多的中国音乐人,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所谓音乐无国界的桥梁在迪玛希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不止一次,迪玛希都提到,比在《歌手》中获奖更大的意义在于把美好的音乐和点滴的行动化作中哈之间无形的桥梁,让两国文化更加互联互通,让两国人民的心走得更近。未来他希望将哈萨克斯坦音乐与中国音乐相结合,把向中国音乐人学到的音乐,及亲身体验到的中国文化带回哈萨克斯坦,分享给家乡人民。
最后的惊喜是,在中哈旅游年之际,迪玛希把哈萨克斯坦的传统美食纳吾热孜粥、手抓羊肉推荐给大家,更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亲手奉上这两样美食给来自中国的粉丝,献上属于哈萨克斯坦最友好的欢迎礼仪。
撰文/李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