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行业人才供需调查报告
- 来源:电子竞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电子竞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0-20 11:01
2017年上半年,整个电子竞技行业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从三方赛事到官方赛事,从草根战队到职业俱乐部,从三方联盟到官方联盟。电子竞技在围绕“赛事-俱乐部-选手”这条核心产业链的部分已经迅速的实现了对于传统体育的追赶。但是,在1.7亿的用户规模,逾200亿的产值,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电子竞技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隐忧——人才的短缺。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提出将电子竞技游戏游艺赛事列入十大转型升级的消费行动之一;9月,教育部将“电子竞技”作为增补专业加入到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专业之中;10月,李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加快发展电子竞技与其他相关体育健身行业休闲产业的发展。而随着各项电竞项目的日益丰富,参与人数的日益增多,电竞的各大赛事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奖金和关注度也今非昔比。
过去电竞行业是一个小众垂直的市场,行业内不断依靠着长期积累的社会关系和低层次的合作模式运营,但随着行业整体进入快车道,整个行业的人力供需关系正在迅速改变。从需求端出发,对于不同门类,不同阶段的人才都拥有相当高的需求量。反观供给端,在主流社会中电子竞技也逐渐实现了去污名化,成为电子竞技行业的从业者已经获得越来越多学生和传统行业人才的认可。
面对行业发展背后潜在的人力需求,在过去六个月的时间里,电竞教育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无论是专科类院校的“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还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刚刚成立的电竞学院,都代表了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同样在资本市场上,电竞教育机构也备受青睐,然而在好的资本故事背后,需要扎实的调研和数据。在让人欣慰的电竞高等教育真正起步之前,更需要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来指导高校的院系建设。为了了解中国电子竞技行业整体的人力资源供需关系,《电子竞技》杂志联合腾讯电竞发起了《电子竞技行业人才供需调查》。
本次调查在供给侧调查了3328位没有过从业经验的电竞爱好者和158位电竞行业从业者,其中有超过100位电竞机构管理层人员。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相对真实的反馈电子竞技行业的真实供需关系和电竞教育整体发展中可能的趋势。
整个报告会努力还原,在供给和需求两端的现状和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些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更好的引导供给侧的从业意愿,明确需求侧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人力资源建设方向。
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数据对比,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力资源上的大趋势,这些趋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电子竞技正在走向一个复合型的产业,未来几年里人力结构也将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基础数据
在基础数据的维度上,从业者调查中,男女比例为8:2,而在从业意愿调查中,有意愿从事电竞行业的女性受访者的比例超过27.4%。相比于2016年底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男女比例5:4,随着女性电竞爱好者的增加,未来几年电竞行业的女性从业者会逐渐增加。
而对比从业者和有从业意愿者的年龄结构,从业者有超过一半集中在23-27岁,而18-22岁的年轻人非常关注能够从业电竞的可能性,非常年轻的从业者年龄结构也代表电子竞技这个新兴行业具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目前的从业者学历结构已经有超过七成是本科以上学历,而在从业意愿调查中,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达到本科学历,虽然短时间之内类似传统行业中的学历门槛还不会大范围的出现在电竞行业,专业技能和对电竞行业的认知程度仍旧会是能否进入电竞行业的主要考量标准。
此外,根据各方公开数据,电竞行业相关机构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正在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加,而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与之匹配的年复合增加率超过30%。
目前来看,电竞行业整体上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未来三年拟按照此复合增长率折算行业规模,而人力需求与行业规模则会呈现正相关。
通过本次调查,只有不到15%的岗位处在人力饱和的状态,而且综合调查数据,目前一位从业者的岗位职能,为适应行业的充分发展,人力成本可能需要扩大至现阶段的五倍左右。全网数据显示目前电竞的从业者为5万人,那么目前电竞行业的人才缺口大致在21万,而这个比例仍将随着行业规模的整体扩大逐步增加,预计到2020年整体的从业者规模可能会达到57万人,这中间将电竞爱好者的从业意愿转变为电竞行业的优秀从业者的过程,也就是电竞教育潜在的巨大市场。
下面我们将根据调查中的具体数据,从供需两端展开现状分析,希望借此建立对于目前电竞行业人力状况的基本认识。
供给侧现状
通过上面三张图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电竞行业的去污名化,大批的年轻人想要进入电竞行业是当下显著的趋势。超过九成的受访者都认为电竞最大的区别是可以将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但同时还有不止三成的认为电竞工作代表了可以上班玩游戏看比赛,另外也有一部分人看到了就业升职的机会。而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其实年轻人对于参与到电子竞技行业内可能并没有做好准备。存在好奇心、盲目性,缺少更多的心理准备,对于他们进入行业后出现的心理波动和情绪起伏应该引发管理者的关注,同时应该考虑怎样设立岗前培训。
受访者对于电竞行业的专业技能需求,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觉得互联网是最好的渠道,只有五成的认为需要查看招聘信息。
由于电竞的内容是以赛事为核心的传播方式,所以赛事执行公司和俱乐部甚至比上游厂商更受欢迎,策划执行和运营维护与上面的想要就职的机构相匹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都希望能够进入策划执行岗位。在整个电竞行业中,虽然赛事执行公司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从业意愿群体认知上的偏差同样十分明显。
从上述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认知层面上的教育和技能层面上的教育同样重要,受访者在培训中对于专业知识和业内信息的需求相差无几,有七成受访者更期待电竞从业者成为自己的老师,这样的诉求也各方面反应了,在潜在从业者群体中开展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在从业者调查中的一些数据也反应了这样的问题,仍然有过半的应聘者把从业电竞和玩游戏划等号。在是否了解电竞专业和了解电竞的渠道等方面显示,目前电竞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仍需在正名化等方面加大人们对电竞行业的普及和文化传播。
最后,值得关注的数据来自于,受访者中有意愿主动接受电竞相关教育和培训的受访者接近六成,认同职业教育(长时间)和本科专业教育的也有接近四成。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更好的评估当下电竞教育机构上马的项目是否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可延展性,针对这一点在报告最后一部分会重点分析。
真正使电竞日渐得到大家广泛的认可,这就需要电竞行业结合各类媒体(传统、新兴)继续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传播,让电竞业从起步时的随意性,发展期的盲从性,进入到升级起飞时的科学成熟性,从而让电竞业从初创时过多的娱乐性,转型为科学性加娱乐化,让电竞业的发展具有更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需求侧现状
在需求侧针对普通从业和电竞机构管理者的调查中,我们努力还原当下的从业状况,通过现状的解读和分析来揭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是当下的岗位状况,接近六成的从业者,从业时间不满三年,社会招聘和朋友推荐比例相似。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校招是较为普遍的方式,但是目前在电竞行业校招的比例还很小,几方面可能的原因:1、一般机构无法吸引优秀毕业生,2、机构HR没有评估体系筛选人员。在进入行业时,具备专业经验的只有三成,接近五成的新入职者只了解简单的日常工作。
经过对当前岗位和所属机构与希望就职的岗位和机构的对比分析,商务推广、运营维护和策划执行是相对受欢迎的岗位。这些岗位上的调整意愿反映出的是电竞行业发展初期,存在传统行业专业技能在电竞领域的缺失,内容创作和社交沟通,都不单是通过培训教育可以迅速解决的技术类岗位,只有从业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更加重视这些岗位的价值。侧面也反映出这是目前电竞从业者希望提升的部分。
对于之后的职业规划,游戏厂商的业务部门最受欢迎。从业者人群中,希望进入游戏开发商和游戏厂商电竞业务部门是明显的趋势,也是厂商在行业上游地位的显示。折射出的是产业链中下游的机构没有很好保留人才的能力。而媒体、教育机构和数据公司这些产业链周边机构,几乎不能从行业内完成人力资源的补充,更多需要面向社会获取人才。
让人比较担忧的部分是,近一半的受访者希望在管理岗位,潜台词是在一线实践工作岗位上的沉淀过程缺失,其实这是电竞行业当下非常明显的问题,迅速扩大的行业规模和随之带来的晋升空间,对于一线执行岗位上的经验总结和技艺沉淀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机构的结构调查中,目前的电竞行业机构呈现两极化,大团队迅速壮大,小团队保持小快灵的打法。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超过八成多的机构存在同一部门负责多类业务的情况。不同业务重合在一个部门,一方面代表了电竞相关机构本身在管理上存在问题,部门的职能设置上可能也存在问题。同时业务线的快速调整和公司整体策略的变化,也有可能带来这样的情况。
作为新兴行业,电竞也存在和多数新兴行业一样的问题:人员流动明显,只有两成的受访者表示人员情况稳定。人员流动同样影响机构运营整体的效率,只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表示人员流动能够给机构带来生机活力。
随之带来的是,晋升机会同样明显,接近五成的受访者一年之后就可以获得晋升机会,更有14.56%的受访者在半年之内就可以获得晋升机会。这是在传统行业完全无法比拟的,但是快速的岗位调整,也是人员流动大的一个侧面印证。
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超过八成的人认为需要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在传统行业日常的培训是企业管理体系中必备的部分,各个职能部门也都有自己的培训体系,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的内部培训存在巨大的缺口,换言之,这也是未来几年巨大的机会。
针对电竞行业机构的部分管理者,我们设计了一些针对性的提问,在这些问题和结果中,我们看到近一半的机构选择通过合作的模式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在管理层眼中,寻找外包团队和与其他机构合作,是目前解决人力资源不足最为常用的方式。而这种模式潜在的风险是“大玩家”在产业链上长线布局,会比较明确的形成利益共同体,对于新机构、新团队的发展和行业整体的上行,一定程度上存在负面影响。
商务推广、运营维护、策划执行和新闻传媒是人力最短缺的部分。在我们的分析中,商务推广的需求来自于传统的电竞从业者不具备商务业务的基因,多数的商业谈判是通过行业内部的社会关系来完成,商业化的过程受制于谈判的规范化。
运营维护的需求来自于从业者综合的沟通能力欠缺,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是现在较多电竞机构存在的问题,之前不少俱乐部出现过的运营危机皆来源于此。
策划执行的需求,更多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将游戏语言变为更能被大众接受的传播语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两方面都非常熟悉。
新闻媒体的需求是电竞不同于传统行业的,也是未来更多传统体育、娱乐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绝大部分流量在游戏厂商手中,厂商需要足够多的内容服务团队,而对于俱乐部、赛事甚至是选手个人而言,他们的粉丝先是在互联网上认识他们,那针对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产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数机构认为自主培训和社会招聘比培训机构和高校毕业生更能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这可能是相对短期内的一个明确的需求,快速发展的行业规模,让其中的机构无法等待培训机构和高校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所以自主培训和社会招聘在未来几年之内仍旧会是人才获取的主流。
而相关技能和电竞行业的熟悉程度是用人机构更为看重的部分,78%的人认为对电竞行业的熟悉程度是他们最看重的求职者特质,紧随其后的是70%的人认为具有相关技能很重要,目前来看,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认知还是第一标准,随着电竞市场的扩大,相信这一点会逐渐降低。
针对应聘者背景的考量结果,相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目前的用人机构更倾向于招收熟悉电竞但专业不对口的应届生,对于其他行业不熟悉电竞的优秀从业者持保留态度。应届生的可塑性加上对于之前业余时间对于电竞行业的熟悉,让招聘者选择这一类求职者的时候最为关注,紧随其后的是行业内的优秀从业者,作为即战力可以很好的补充公司规模的调整。对于其他行业优秀从业者的不认可,可能一方面来自于不能有效的评估对方实际的价值,一方面电竞本身职能化程度还比较弱,更多的时候需要自我驱动。
好的一点是,对于招聘培训机构的第一批学员,七成的管理者持开放态度。看来第一批出自电竞专业培训机构的学员看上去获得了可能的面试机会,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最终管理者们对于预期的调整还是上面提到的专业技能和熟悉程度来决定的。
趋势判断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我们从供需两端出发,会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们也随之对于整个电子竞技行业的人力情况做出了相对应的趋势判断。
大幅度的人才缺口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行业的发展
行业快速发展,一线工作的沉淀存在隐患
行业内外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
进入电竞行业的学习成本仍旧很高
目前企业内部的培训机制整体欠缺,内部的培养机制同样不明确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其实也正是电竞教育发展的机遇,但如何准确的找到供需关系中的痛点,真正解决双方的问题,才是电竞教育机构在未来三至五年时间里致胜的关键所在。对于我们也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预测。
机构培训
短期可上岗的专业技能培训,是未来一到两年巨大的市场机会。赛道决定规模,面对60万人的从业者规模,高校教育只能是长线的补充和体系化的支持,2020年如果电子竞技行业想要在再进一步,短线培训的业务会是非常重要的盈收机会,谁能带来行业外的优质教学资源,谁能迅速的整合行业的企业需求,都有可能在电竞教育的市场中提前脱颖而出。
与之相对应的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内部培训的体系化,在短期之内也是一个明确可以盈利的方向。对于实操层面人员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会有比较多的机构没有时间和能力来完成,针对行业现状进行相关的内部培训体系化建设,已经是逐渐显现的明确需求。
高校教育
同样,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电子竞技正在经历扩张过程中的喜悦和阵痛,我们看到过去很多行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在其背后知识体系的构建上。目前电竞教育机构与传统高校的合作,可以在学科专业建设之外,尝试与高校联合帮助电子竞技规划知识体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很大被淘汰的风险,但是先发优势同样显著,如何实现电子竞技的认知与外延传统知识体系的嫁接与结合,让更多电竞认知不足的人,可以快速了解电子竞技行业规律,这个需求非常强烈,背后代表的也是树立行业形象,同时创造价值的机会。
以目前行业的人力规模,社交的成本还处于较低的状态,一旦大量的从业者进入,行业内部的社交成本将迅速提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新兴机构的创业者尤其是管理者们的潜在需求。而针对这个需求所设计的高端培训活动,可能也会在未来两年出现。从传统行业来看,行业内资源和核心信息的交互,多数情况会以此模式进行。
以上就是我们《电子竞技》杂志根据现今调查样本,经过多方面数据归纳和分析,得出的一些客观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预测。感谢合作伙伴腾讯电竞的大力支持,也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为中国的电竞教育市场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为有意愿加入电竞行业的年轻人和致力于规范化电竞整个行业发展的管理者带来一定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