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会是千亿级市场的健康产业吗?
- 来源:安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2-04 12:59
十年前,美国著名金融服务公司麦格劳-希尔(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NYSE:MHP)提出绿色产业将是一个价值上千亿美金的产业,而今天,绿色的概念已经注入到了正在转型的中国房地产当中。中国绿色地产发展十多年来,从最初的技术视角1.0时代,环境关注的2.0时代升级到了对人的居住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3.0时代。广义上讲,中国绿色地产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过去十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蓬勃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后十年,健康产业或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绿色地产 3.0 时代
中国房地产正经历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绿色地产、旅居养老、特色小镇、长租公寓等新型地产成为开发商转型的突破口。而从2013年开始,我国绿色建筑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住建部最新发布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绿色建筑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和质量为主要目标,注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融合。在政府的大力鼓励下,发展绿色地产成为许多房地产发展的重点。
来到绿色地产3.0时代,绿色地产开始向健康产业升级,回归人的本质需求。这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地产开发商100强,几乎都涉足了绿色地产,万达、远洋、朗诗、金科、当代置业等等,远洋集团今年还发布了“构筑健康生态圈”的战略规划,并宣布与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达成合作。
人居环境需要被关注
在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居住环境的健康,水、空气、营养、气候、光等等这些都是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从关注建筑工业本身,到人的健康需求。由美国Delos公司创立的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发布的WELL建筑标准针对室内环境对人的健康有益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这是第一个关注人居环境的健康建筑标准。
WELL关注物理建造环境如何支持人类健康、生产效率、幸福与舒适,探索建筑与其居住者的健康和福祉之间的关系。从国际LEED到绿标,核心点都是对于环境的保护,能源的保护,对自然的可持续追求, 而WELL标准是LEED、绿标和BREEAM等绿色建筑评级系统强有力的补充。一个是关于环境的可持续性,一个是关于人和健康的可持续性,结合起来,将推动绿色地产的进步发展。
WELL 在中国
中国房地产粗放式发展20多年,开发商关注的是如何把楼盖好,现在不仅要把建筑做合格,还要符合人类健康的标准,这种转变和发展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人的健康意识相较于欧洲还是比较浅,对于健康意识的引导有待加强;各国文化的不同,政策的不同,标准规范的不同。这些原因使得WELL标准在进入到中国后的推进并不顺利。
“来到中国后,我们发现现实环境与我们想做到的理想状态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我们对PM2.5的标准之前要求达到15μgm³,但是遇到北京雾霾的环境,很难做到,所以我们也做了相应的改变,比如今天室外的PM2.5达到100μgm³,如果能够做到室内比室外的PM2.5降低百分之七十,我们也会认为开发商做了很大的努力,也会给出相应的分数。”IWBI亚洲区总裁雪娅告诉安家融媒记者。
100 个 WELL 合作项目已落地
国内很多开发商已经将打造健康、生态、绿色建筑作为重点战略,而WELL作为第一个健康建筑方面的标准,成为了这些开发商的合作伙伴。远洋集团、亿利金威、当代置业,招商蛇口等,这些在绿色建筑领域领先的企业,都有获得WELL认证的项目。
雪娅表示:“在WELL标准的推动上,远洋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专门成立了WELL小组,来实施、落实和宣讲,目前远洋已开发了15个使用WELL标准的项目。除此之外,使用WELL标准的中国公司还有中铁建、中国招商、中南建设、当代置业,卓越、湾厦、中国人寿等。”
目前,中国最新注册WELL认证的项目有:招商蛇口中环广场办公大楼、上海建工五局办公大楼、上海徐汇滨江一号大楼、上海徐汇滨江二号大楼、远洋国际中心、远洋乐堤港大型综合开发体等。
如何认证 WELL ?
人类最关注的7大居住环境问题:空气、水、营养、光、健身、舒适和精神。将这7大问题统筹起来,并加入105个特征,11个健康体系,WELL标准的每一个部分都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而每个特征背后都有对应的医学依据。因此,开发商想认证WELL并不容易。
WELL标准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银级;第二级,金级;第三级,铂金级。申请方可选择申请的级别,对于银级的要求共有59条,如果申请方想获得银级的认证,那么这59条每个都要达到,对于如何去达到,用什么方式去达到,如果有创新点,也会获得一定的加分,因为我们希望是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因为这是对人的健康的关注,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所以需要大家共同建立去实现。
也不是说一点进步的机会都不给,雪娅表示:“如果不能百分之百达到要求,一个点不达到,我们会给出时间让申请方做出改进,做好了,我们再去检测,比如对空气的检测,我们会去现场采样,具体在哪个点采样,都是由独立的采样第三方来做。我们会一直帮助申请方,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为了帮助中国企业进行WELL认证,WELL会对项目的工程师、项目经理进行培训,由WELL的认证专家进行培训。而每周都会有WELL标准的宣讲,雪娅表示,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路径,是让大家更快了解WELL,并通过WELL认证的捷径。
新技术互通发展
德国是最早发展绿色建筑的国家,也是拥有绿色建筑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领先全球,而如今很多新技术都已经用在了中国绿色建筑上。新风系统、热回收、光伏一体化、钢结构、装配式等等,还需要更多的节能、低碳的技术和新能源的引进和应用,在这方面,雪娅表示,“想到节能,首先想到灯,我们不仅希望灯能节能,还希望更加绿色,还希望光源对健康有帮助,比如夜晚的光源,我希望是能够帮助人安静的,晨起的时候是能够帮助人兴奋的。在国外已经有这样的技术了,目前最好的是美国,而我们在过去几个月把这种技术带到了中国。而后我们希望看到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出现”。
因地制宜
中国地理环境南北相差很大,比如上海是典型的夏热冬冷气侯,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制冷,常年需要除湿,只有非常短暂的冬季,如果室内的温度高,是不需要除湿,甚至需要加湿的。在南京和在上海遇到的问题,到了成都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当地的市场条件,这是在中国必须要作为前提的事情。
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WELL也有一套因地制宜的标准体系。“根据中国地理情况,因地制宜非常重要,北方干燥,南方潮湿,那么在佛山和广州在除湿方面,WELL就会有很多要求,这样就把整体舒适度提高了。中国地大,地理环境完全不一样,每个地方的人文习惯也是不一样,由于这和每一个人相关,所以说在中国推广过程来遵循每一个地区,包括地理环境人文的环境和人文的生活习惯,会更加融洽。”
目前,WELL标准主要应用在住宅的部分,雪娅还希望把标准进一步丰富,“现在,标准有一部分是针对住宅和写字楼等,实际上,还有很多建筑,比如学校、幼儿园、医院、购物中心,如何更好的把WELL标准应用到不同的空间里,还希望中国开发商可以给到我们更多的本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