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共“画”智能网联蓝图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国内汽车产业迎来了换道超车的发展机遇。”

在9月11日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汽车电子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表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两个全新词组仿佛一夕之间风靡汽车界,成为了颠覆传统燃油车的新概念。智能网联技术更是被大范围应用在汽车上,蜂窝通信、无线互联、ADAS、DSRC、eCall等等越来越多的无线应用已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去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智能网联汽车就是“1+7”总体技术路线图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在刚结束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也指出:“智能汽车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助推手

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了各大车企和科技巨头争先抢夺的焦点,更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的“推手”,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与科技巨头企业达成合作。尤以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的联姻为代表。

2014年,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宣布合作,并成功打造了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一经上市就成为了汽车界的销量黑马。2016年7月RX5正式上市,仅前7个月就从紧凑型SUV市场销量的排名85晋升为汽车市场上的第六名,累计销量突破120000辆。

对此,阿里斑马网络科技CEO施雪松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与上汽合作一开始只是抱着一种尝试的态度。“该互联网汽车项目最初的设定是一个探索,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想要弄清楚互联网汽车该怎么造。事实上,我们最初设定的就是一小目标,只是想生产几千台互联网汽车试一试,但是没想到这一合作会如此成功,现销量已达几十万辆了。”

从上汽与阿里巴巴合作造车开始,乐视、腾讯、百度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进入汽车领域,带来了互联网特有的基因,突出强调用户思维的重要性,这对传统汽车企业造车理念形成了猛烈冲击。

在互联网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广泛的全球合作得以实现,通过建造全球经济生态系统,BAT等互联网企业以其先天的国际化血统、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团队和开放的全球化互联网商业模式开创了全新的造车模式。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智能驾驶商务总监李星宇表示,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合作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自去年发布RX5开始,上汽集团和阿里一直都在对系统进行不间断升级。据记者了解,在规划之初,上汽就把包括i6、eRX5混动、名爵等全系列车型涵盖,并陆续将该智能系统搭载到新推出的车型上。

据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程惊雷透露,上汽集团已经将汽车电子芯片的研发列入了公司的发展战略。

动力源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智能网联车辆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强表示,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制约,汽车电子将会是突破制约的动力来源。“汽车是高新技术的载体,汽车电子是高新技术的桥梁,对于传统汽车领域来说,汽车产业的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技术,未来汽车工业的竞争也在于此。”

作为互联网造车新锐企业之一的蔚来汽车CEO李斌在汽车电子大会上也表示,汽车电子技术对车辆的支持非常重要,汽车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政策的助推,“互联网思维”迅速在传统汽车领域发酵,互联网与汽车行业开始融合。

当前,国内外互联网科技企业对于汽车电子在汽车上的应用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都有哪些观点和看法,《新能源汽车报》记者在第一届中国汽车电子大会上专门对Synopsys董事会主席兼联席CEO Aartde Geus、英伟达中国区高级销售总监陈曦、阿里斑马网络科技CEO施雪松、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智能驾驶商务总监李星宇进行了专访,他们的意见值得业界深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