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X应用层标准助推智能汽车

日前,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牵头,会同长安汽车、通用汽车、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制定的《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国内正式发布的首部V2X应用层标准,填补了国内V2X应用层标准的空白。

该标准作为我国第一部V2X应用层团体标准,为国内各车企及后装V2X产品提供了一个独立于底层通信技术的、面向V2X应用的数据交换标准及接口,以便在统一的规范下进行V2X应用的开发、测试,对于V2X大规模路试和产业化具有良好的推动效应。

标准的三大意义

该标准基于不同品牌车辆及后装V2X系统要求数据交换标准及接口统一的需求,在17种DAY1应用的基础上,对数据集和数据交互接口进行规范,对推动V2X应用开发、测试的规范化意义重大。

第一,标准将涵盖安全、效率、信息服务三大类的17个典型应用作为一期应用。该标准在应用定义、主要场景、系统基本原理、通信方式、基本性能要求和数据交互需求六个方面对17个一期应用分别进行描述,并根据各应用对通信频率和时延的不同需求,对应用进行分类。

第二,标准定义了应用层数据集字典。应用层数据集遵循“消息集-数据帧-数据元素”三层嵌套结构进行制定,用ASN.1抽象语法进行定义,能实现跨平台和不同编程语言的兼容;数据集交互的编解码方式遵循非对齐压缩编码规则UPER(Unaligned Packet EncodingRules),有效压缩空口通信数据包的大小;该标准的数据集充分考虑其可扩展性,以及与SAE J2735等相关成熟标准的兼容。

标准中给出了车辆基本安全消息、地图消息、信号灯消息、制动系统状态、车道属性等一系列数据集的代码,可直接载入到V2X系统中应用。

第三,标准确定了数据交互标准及接口规范。在统一应用层数据集的基础上,制定了应用层数据接口,使该标准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以适应通信技术的多样性和持续快速发展。

应用前景广阔

据了解,该标准得到了车企、零部件、ICT等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已被部分单位采用,应用前景广阔。

工信部重大专项“LTE-V无线传输技术标准化及样机研发验证”课题组指定本标准为该项目中应用开发参考标准,项目中所开发的应用包括V2V和V2X应用,涉及到的消息包括BSM、MAP和SPAT,目前正在对应用进行仿真和实车测试。项目对该标准的采纳,将有利于该标准的快速推广和进一步完善。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杜江凌博士表示,该标准支持多种通信技术,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即使移动通信网络升级至5G,V2X应用层标准仍将适用。

据了解,上海汽车城已按照该标准对国家智能网联(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和科普体验区的V2X系统进行了软件升级。现已在覆盖封闭测试区的8套V2X路侧系统,覆盖科普体验区的10套V2X路侧系统以及10辆实验车上部署了支持该标准的V2X应用软件,传输数据内容包括BSM、MAP、SPAT、RSI和RSM五类消息,实现了前向碰撞预警、交叉路口碰撞预警、紧急刹车预警、异常车辆提醒、限速预警、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车内标牌、绿波车速引导、信号灯优先控制等二十余类V2X应用。

同时,相对于此前使用的非标通信协议,该标准中RSI、RSM等消息设计为道路交通管理、弱势交通参与者保护提供了更灵活和精准的信息格式。

据透露,上海汽车城将继续在国家智能网联(上海)试点示范区推进该标准的落地应用。计划今年10月之前将已部署的6个开放道路V2X示范路口和30辆商用大巴V2X车载系统升级为新标准,并在年底前拓展至20个路口和300辆背景车。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承接了TIAA和SRTC组织的LTE-V通信性能测试。

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测试持续了四周,大唐、华为、万集、车网互联的V2X设备在i-VISTA重庆的测试和验证效果来看,LTE-V延迟性能、通信范围、丢包率都与DSRC相当,尽管延迟稍差,但是完全满足相关应用,而该标准能够将通信层和应用层进行标准化,推进不同厂家的设备相互交互。

据介绍,后期还将在礼嘉未来城开放道路点安装LTE-V的基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