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频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一个健康的身体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 圆眼温馨提醒,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若是能将一些习惯坚持下来, 假以时日, 我们会变得更加健康阳光—— —
一、能站着就不坐着。 如果长期看课本或者使用电脑, 一定要将电脑或书本放在一个合适的高度, 以免伤害脊椎。
二、饭后坐着休息十五分钟再靠墙站二十分钟。 脚跟、 小腿、 臀部、 肩胛骨、 后脑勺都要贴着墙。
三、水是生命之源, 再忙也不要忘记多喝水。
四、午休二十到三十分钟, 对下午的学习真的很有帮助。
五、如果因为长期戴眼镜而导致眼睛无神、 呆滞, 可以在第二条提到的靠墙站时,摘掉眼镜, 转动一下你的眼珠。
六、下蹲或者弯腰时, 请保持背部挺直, 这不仅会提升你的气质, 对你的腰椎也是很好的保护。
正在看书的你, 还不赶紧挺直脊背, 将书本稍稍举高, 与眼睛保持一定的距离, 控制你的颈脖, 不要让读书的你变成一只脖子前倾的“大白鹅”。 那样的话, 读再多书, 也很难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呢!
电影频道
与拥有一个健康身体同样重要的, 是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每个人都想努力登上更高的人生顶峰, 不少人也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著名的抑郁症题材电影 《丈夫得了抑郁症》 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影片中, 在某网络公司上班的高野干夫和毫不卖座的漫画家妻子小晴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 高野为人纤细, 一丝不苟, 按照不同日期搭配便当和领带。 但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 高野看似平静的内心渐渐失衡, 甚至一度企图自杀。 经问诊, 高野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了抑郁症。 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健康, 妻子小晴以离婚相要挟,逼迫高野辞职休养。 失去了共同的生活来源, 高野夫妇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但他们也在相互扶持的道路上, 获得了一份久违的快乐……
在有些观众看来, 这部影片对抑郁症的描写过于表面。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面对的问题, 远比电影中展现的要多。 不过, 电影中妻子小晴的角色, 可以说是“成功学” 当道的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她鼓励丈夫说: “电车这么挤, 这么多年你可真能忍啊, 从明天起就不用坐了, 一直以来辛苦你了! 你真的好棒啊!” 小晴觉得, 人人都喊着要努力的社会, 也许不努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若感到痛苦的话, 不必硬撑, 顺其自然就好。
小晴的那句“我才不努力呢” 更成为电影的点睛之笔。 她并不是让高野就此放弃追求成功的步伐, 而是引导他学会休憩后再次出发。 人都有被打败的时候, 当真的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山, 不妨停下脚步, 感受下生活本身的美好。
纪实频道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 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 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得了这个病, 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 我要有尊严地离开, 爸爸和妈妈, 你们要坚强地、 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我走之后, 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 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 让那些因为‘渐冻症’ 而饱受折磨的人, 早日摆脱痛苦……”
这段感人的文字, 是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 后留下的遗嘱。 娄滔得了“渐冻症” 后,强烈要求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 2017 年 10 月 9 日清晨 7 时, 娄滔被接到武汉汉阳医院, 家属代替她在“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 上, 签下了名字。
“渐冻症”, 又被称为“运动神经元病”, 属于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病因病理不明。 其可怕之处在于, 患者大脑意识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的, 只是会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 最后连呼吸肌都无法自主, 只有眼睁睁地等待死亡。 因为“渐冻症”, 这位优秀、 善良、 有理想的年轻女孩, 青春才刚刚开始, 就被剥夺了太多的可能。
娄滔的行为打动了很多人。 有位知乎网友说: “有一些人, 他们的行为不光是个人的选择, 更会成为一面旗帜, 指引后人前进。 斯人已逝, 但她的精神与灵魂定会永垂不朽。” 圆眼呼吁, 我们每一个健康的人, 都要珍惜生命中寻常的每一天, 活出阳光, 活出精彩。 因为我们所拥有的寻常, 是有些人永远无法再拥有的美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