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到烈士的不完美人生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4-23 15:25

  温格当然是黯然引退。阿森纳即将连续第二个赛季无缘英超前四,枪手争四狂魔的招牌已毁,哪怕争四在如今已成“锦标”,温格却成为先驱和殉葬品。

  温格的失败,自是理想主义的失败,也几乎是完美主义者的必然。温格足球,就是追求完美的足球。这种在道德上高人一头的足球,很容易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除非,有足够强大的背景支撑和资源供给。

  温格足球方兴未艾之际,切尔西杀了进来。当切尔西花钱改变转会市场时,阿森纳却花钱改变球场。当新球场建成,曼城又杀了进来。当球场度过还贷最困难期后,英超转播收入飞涨,又让主场票房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失败,和温格近年愈发呈现的愁眉苦脸,是绝配。他那拉不上的大衣拉链和被他虐待的水瓶,为此可以作证。但温格也曾无数次顺滑地拉上拉链。所以,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展现理想后失败,还是失败吗?或者说,理想主义者的失败,根本就是伪命题?

  一个爱讲故事的男人

  首先应该清楚的是,这位在足球之外过着传教士般纯粹生活的法国人,其实充满智慧,魅力惊人。这点,22年来在阿森纳赛前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听闻温格侃侃而谈的舰队街几代记者们,心有戚戚。私人场合,温格也能显示主控力。在和邓恩的第一次会面中,他就以英国人爱玩的纸牌游戏,征服了东道主。

  一个据称是温格在小说中看到、而他又曾在包括晚宴的不同场合多次说过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名杀手可以在执行任务前停止自己的心跳,之后,重启。“我在寻找一名像这样的前锋。”温格加上这句评价,立即让他这个故事,装备了温格、职业杀手、复活、死亡和足球,这不同领域多个引人入胜的标签。

  即便在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压力袭来时,温格都能做到在幕前,他是优雅的故事大王;在幕后,他是阿森纳最有动力的鼓动者。所以当他宣布结束22年枪手任期时,从球员到球迷,到足球的各个层面,霎时间,都对他倾斜出如注思忆。

  阿森纳CEO加齐迪斯说:“他能鼓舞身边人。因为他这个人的人本品质,他对旁人的理解和善于移情思考。他能让人们相信自己能成就伟大,不管是踢球还是做其它。他不仅把乔治·维阿培养成了世界足球先生,还让他有了成为国家总统的信念。”

  点亮房间的那道光

  舰队街老记们承认,参加温格的发布会,是特权,也是接受再教育。尤其是温格微笑着平静解释为什么他对而其他人都错了时,相当有说服力。他当然有错的时候,但重要的是,那一刻你相信他。

  这位有经济学学位的足球教练,同时还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将各个专业的学识联结起来,聚成关于足球的通识。不止一次,他会以“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怎样的社会”,来作为自己陈述社会观察的开头,或紧跟对未来的某种预测。那时,他在思考着足球,显然也不止是足球。

  “最重要的是相信人的本性。”去年圣诞期间谈到队中主力续约无果时他说,“执教足球那么久,你不再幼稚。你知道人性的力量和弱点,有时,人会变得苛刻自私。但你始终要相信人性有闪光之处。不幸的是,不是所有闪光,你都能把握,但至少你要去试。”

  阿森纳最后还是没有把握住桑切斯,也将又一年被前四抛开,但温格尝试的过程同样可贵。就如这么多年来,他对足球风格、对俱乐部软硬件改造、价值传递的不断坚持和尝试,如此带着理想主义者的风范。

  很多时候,他就是更衣室内、发布厅里,和阿森纳有关的各个场合,点亮整个房间的那个人。当上周五他宣布离任消息时,很多达成目的的阿森纳球迷感到高兴,但为何他们同时也感到沮丧?

  这是因为,温格是一名绅士,他存在于球迷生活中已经足够长时间。对那些30岁以下的阿森纳球迷来说,温格就是他们经历的唯一教练。在一个变幻迅速的世界中,恰恰是这帮人成为反对温格的主力。温格因为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成为烈士。但终有一天,所有人会怀念他留下过的美好。

  从理想世界的坠落

  对那些一直支持温格或认同其价值观的人来说,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很适合他们看待温格的心境,“我愿永远和你在一起,从不感到时间流逝。”

  仿佛就在昨天。1989年时任摩纳哥主帅的温格,来伦敦初探阿森纳。当坐的出租车停靠在海布里附近时,他还有些心急地问司机,“球场在哪?”因为当时这个40岁的法国人,还无法理解一座著名的球场,居然坐落在毫不起眼的居民区内、小街道旁。那是英国足球的浪漫,也是温格和阿森纳缘分的开头。原来,阿尔塞纳也不是啥都懂嘛!

  曾写下《极度狂热》的英国作家、枪手死忠尼克·霍姆比说,只有“温格足球”出现之后,他的阿森纳观赛体验,才出现过以前没有的高潮。那种快速传接,把力量、智慧和美感融为一体的足球,始于上世纪末,在2004年达到高峰,而后频降波谷,近年欠奉。

  如果时光都留在昨天就好了——这话和温格喜欢用在一句话开头的“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其实一个意思。但在2005年,戴着安全帽蹬着工地靴还搭配西服的温格,以很不协调的装扮,站在阿森纳开建的新球场上,这预示着枪手一个不协调时代的开始。

  吃惯鱼子酱,也吃香肠

  近年,温格经历岁月堪称残暴。此前,是他的建队哲学被指破产。他希望把年轻球员培养成信任阿森纳价值观的成功球队,但这样的计划却被更有钱、无情的对手一次次摧毁。“如果吃惯了鱼子酱,你就很难再想吃香肠”。难以置信,这竟然是早在1998年为阿森纳首次夺冠后,温格就为教练和球迷关系做出的隐喻。

  进一步而言,除非温格自己不相信“鱼子酱和香肠”理论,否则,在枪手头9年就赢下7座冠军还打入欧冠决赛的他,又怎么不清楚换球场的艰难?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勇气,让他敢于携手俱乐部,跨出那艰难的第一步?

  温格的阿森纳后期岁月,变得复杂。克伦克和董事会,以商业计划而不是足球志向,来运营俱乐部。看上去,年年盈利的账目,让他们很满足于香肠,而不去想怎么才能吃到鱼子酱。

  这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温格,在饯行自己足球事业时最令人好奇的部分。他当然知道因为修球场,俱乐部开支缩水,他得“绑住双手”做事,而阿森纳必须在外资不断汹涌时,面对完全变化的足球版图,艰难求存。但这一路,他不仅走了下来,其间还多次拒绝世界名门的相邀。这显然不是一个自求功德圆满的完美主义者,敢于去做的事。

  从夺冠向无冠的转折中,温格足球也经历转折。最初,他的球队继承格雷汉姆时代的防线遗产。因为维埃拉和坎贝尔的相继引进,加上亨利成长,力量和速度是枪手足球一贯本质。在此之上,则有博格坎普和皮雷的魔幻。但近年温格球队却显得弱不经风,缓慢易碎,对手容易防范。以2013年签约厄齐尔为象征,阿森纳力争重攀高峰,而四年三夺足总杯,却越夺越退步。至于厄齐尔,则本身特点就充满争议。

  一见枪手误终身

  温格这么多年,多次谈到阿森纳是自己“一生的俱乐部”。但他并非一开始就和枪手有如此强烈的情感勾连。因为他刚驾临北伦敦俱乐部时曾设想,自己执教枪手可能就两三年。

  只能说,在这里越久,阿森纳就越来越深深植入他的肌理甚至信念和灵魂。或许就是这个转变过程,让温格的执教志向,从单纯追求足球完美,转变为要为阿森纳追求完美。

  那可能是因为温格和阿森纳天生有缘。力主引进温格的前枪手副主席、后来也成为温格好友的邓恩说过,当年他为阿森纳寻帅,一扫过“阿尔塞纳”这个名字时,就确定这个出生于法德边境阿尔萨斯的法国人,他日必定会和阿森纳牵连。

  几乎不可能有第二位外国教练,能在英格兰现代足球中,施加如温格之于阿森纳那般,如此深远而雄厚的影响。弗格森曼联王霸江湖,却只有阿森纳温格,才为单一俱乐部刻下如此明显的个人烙印。他不仅帮枪手搬家,还力主建立先进的训练基地;他打造了国际化球探系统,为阿森纳和英超引来巨星。

  香克利之于利物浦、巴斯比之于曼联、克拉夫之于森林,以及1930年代的查普曼之于阿森纳,都曾施加过同等量级的影响。但只有温格,不是英国人。

  温格更愿把球员先当成凡人,。自身为凡人,他有很多相互冲突的特质,但这些特质却把他塑造成独一无二。他有一针见血的智慧,却也会匆忙急躁。他为人友善大度,输球后却也酸溜溜。某程度上,他是心灵最开放自由的主帅,同时也出了名的固执。

  如果把温格的卸任,只当作一名完美主义者的失败,其实是辜负了“完美”一词,而那样做,也会是足球继续的损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