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科学宴

  2018年2月16日是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到了这一天,我们会与家人团聚,贴春联、看春晚,包饺子、吃团圆饭,串亲戚、放爆竹,在欢声笑语中过一个热热闹闹的传统新年;也有人会和爸爸妈妈欢乐出游,滑雪、看冰灯、泡温泉,在这个寒假里放飞自己。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将会带你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你不但能领略春联的韵律之美、探索烟花的秘密,融入各民族,了解不一样的春节习俗和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还能浸入温泉探秘神奇的异形生物、走进冰雪世界欣赏晶莹剔透的冰雕!怎么样?你准备好了吗?一起来消化这顿丰盛的新年“科学宴”吧!

  春联对对碰

  早在五代时期,人们就开始在桃木板上写祈祷吉祥的句子,并称之为桃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或“春联”。这就是春联的由来。

  春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内容讲究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你知道春联怎样对才能工整吗?小学学习的《声律启蒙》中又有什么典故呢?一起来揭秘吧!

  对春联,记歌谣

  对联的上下联之间词性相对、平仄相反,但又共同表达统一的主题,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形式特点,极为符合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让我们一起来吟诵通俗易懂的对联歌谣,学习对联就会事半功倍: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呼,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出。

  一声二声我说平,(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ān,言yán)

  三声四声他言仄。(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ǎn,燕yàn)

  上句我用仄作尾,

  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

  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

  二四六字须分明。(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

  一三五,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他说平来我说仄,

  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心机费,

  朗朗上口好联成。

  对春联小窍门

  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最短的对联上下联各一个字,最长的对联上下联加在一起1612个字(清末钟云舫题《江津临江楼联》)。无论长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第一规则。

  2.词性一致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字,词性需要相同,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再说具体些,就是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

  3.平仄和谐

  上下联之间相应位置上的字平仄声要相对,上联是平声字,下联就是仄声字,上联是仄声字,下联就是平声字。一句之中要平仄交替,平平后面是仄仄,仄仄后面是平平,不能一平到底或者一仄到底。

  单数可放宽,是指上下联之间逢单数的字,如第一、三、五字可以马虎一点,平仄声都可以。偶数要分明,是指上下联之中逢双数的字平仄要分清楚。总结规律为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单数可放宽,偶数要分明。上联尾字仄,下联尾字平。”

  4.内容相关

  俗话说“对联对联,相对相联”。“对”指的是上下联字数、词性、平仄相对,“联”指的是上下联在内容上要相互关联。上下联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三种:①互补关系,上下联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成为“正对”;②对立关系,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相对,称为“反对”;③承接关系,将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写,一前一后,相互承接,称为“流水对”。

  基本句式

  对联的基本句式如下(以下用○代表平声,▽代表仄声):

  四言式:▽▽○○/○○▽▽

  五言式:

  ○○○▽▽/▽▽▽○○

  ▽▽○○▽/○○▽▽○

  六言式:▽▽○○▽▽/○○▽▽○○

  七言式:

  ▽▽○○○▽▽/○○▽▽▽○○

  ○○▽▽○○▽/▽▽○○▽▽○

  在春节的诸多活动中,“二十八贴花花”,就是指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延伸阅读

  大家一定对《声律启蒙》里的“对韵歌”记忆尤深吧,它是依据“平水韵”为基础创作的,按韵分编,包罗万象。让我们简单重温一小节:

  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对韵歌:就是对对子的歌。也就是词性与韵律相对、容易吟唱的歌谣。云对雨,雪对风:出自《声律启蒙》第一卷“一东韵”第一节。花对树:化用《声律启蒙》第一卷“十灰韵”第三节“宫花对御柳”一句。鸟对虫:化用《声律启蒙》第一卷“一东韵”第一节“宿鸟对鸣虫”一句。山清对水秀:套用《声律启蒙》第一卷“十二文韵”第三节“山明对水秀”一句。柳绿对桃红:化用《声律启蒙》第二卷“三肴韵”第三节“桃红对柳绿”一句。

  《对韵歌》的韵律和谐,意境优美,从“云”“雨”“雪”“风”,到“花”“树”“鸟”“虫”,再到“山清”“水秀”,“柳绿”“桃红”,通俗易懂,节奏响亮,朗朗上口。

  赏对联,迎新春

  下面,让我们借着这节日的喜气来欣赏几副春联:

  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仍沿用此燃放鞭炮的风俗。“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辟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大约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写春联迎新春佳节,已几乎是所有华人的习俗,长盛不衰。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声)、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具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见《尚书·洪范》)。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见《庄子·天地》)。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趣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整,此春联逐广为应用。

  词人李清照十分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此联“春”“喜”二字连用,前后词性不同,颇与其相类。兼之一“迎”一“见”,前者有意,后者无意;前者“有我”,后者“无我”,对仗工整且意绪丰美,此针顶联实为佳对。

  春节到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一副喜气洋洋的自撰春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这个春节一定会过得更加暖心暖意!

  文/林向阳 (中国楹联学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