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斜向竞争
- 来源:信息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7-19 14:42
摩拜和ofo在种种利益博弃中没有走到一起,而是归入美团旗下,一时引起热议。这一案例,似乎与滴滴快的、携程去哪儿这些近年流行的互联网竞对企业横向合并模式不同。
美团点评为什么要收购摩拜?从去年推出美团打车,到今年收购摩拜,美团向出行领域渗透的意图明显。出行市场的利润很可观吗?美团打车一年来的运营情况不如预期,显然难以再造一个滴滴,况且不少一二线城市的出租车和专车规模接近饱和。而摩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找不到盈利模式,美团就能都它找到吗?
美团自称每天巨大的餐饮客户群中有25%需要打车,因此具有迁移用户的优势。但一年下来,这个优势并不明显。不过换个角度看,美团如果不涉足出行领域也会有麻烦,因为滴滴向美团传统领地外卖延伸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团高调跨界出行,是“以攻为守”。
企业间主要的关联性分为横向与纵向。所谓横向是指同类企业,纵向是指上下游企业;大量竞争以及并购通常在横向或纵向企业之间发生。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大量竞争和并购行为发生在既非横向也非纵向的企业之间,形成跨界融合,这是新动向,我谓之为“斜向竞争”。
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类斜向竞争和并购?有人说是因为业务关联增强了,然而制造业企业对于电力能源的依赖性也很强,却很少见到电力公司到处收购用电企业的。而我认为,斜向竞争与并购出现的原因,与一批巨型平台型企业有关。众所周知,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用户转化为资源,以此吸引其他类型的用户。一旦一个平台做大了,就很自然地进一步开发用户身上的资源价值,去吸引更多的其他类型用户。
尤其消费者用户需求是多元化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物质精神,五花八门。如果真的能把诸多需求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就是“超级入口”了。这种跨界,不依靠技术的相似性,也不依靠产品的相关性,靠的是对用户迁移的能力。这便是平台在业务上的“斜向延伸”。
平台型企业的斜向延伸,不仅是对用户资源的深度利用,也是市场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多边平台能够连接更多类型的用户,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服务,操控更复杂庞大的商业生态圈,从而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投资者愿意为此付出更大的当前代价,采用更激进的价格策略以获得市场份额。比如,支付宝与微信就在争夺综合型全方位的超级入口,下一层平台则积极斜向出击,利用平台的交叉网络效应,吸引更多条边的加入,打造错综复杂的商业生态圈。
大量斜向竞争的出现,对中国正在发展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企业之间越来越难以和睦相处。即便是成功企业也难以高筑壁垒,画地为牢,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的斜向力量打垮;有时不得不以攻为守,在进攻中才能建立动态的壁垒。其次,行业边界越来越难以清晰界定。“互联网+”行动第一轮跨界所形成的企业已界定清楚,所有平台属于它所服务的行业。比如滴滴出行属于运输企业,美团点评属于餐饮企业等。但未来出现越来越多的跨行业综合性平台,它们又该属于哪些行业?
由此,市场监管面临新的挑战。横向并购所形成的市场支配地位很容易辨识,可以限制规模;纵向约束所产生的竞争制约也有大量成熟的判例,可以强行上下游拆分;可是斜向呢?巨型平台对斜向相关企业形成日益严重的威胁,算遏制竞争吗?巨型平台凭借其用户迁移能力杀入斜向市场,算不正当竞争吗?
在互联网时代,斜向竞争正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市场和监管都还需要进一步识别、理解或引导这一趋势的发展方向。
摘自:《财新周刊》2018年5月28日
陈宏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