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成效初显
- 来源:四川省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四川,带领,矛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12-24 08:29
四川是西部重要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的带领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四川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区域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针对不同阶段发展实际,四川先后实施了“依托一点、构建一圈、开发两片、扶持三区”“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多点多极支撑”等区域发展战略。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四川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首位城市成都与其他市 (州) 相比体量相差悬殊,2017 年排名第一的成都经济总量是排名第二的绵阳的 6.7 倍。成都平原经济区 8 市以占全省17.8% 的面积,承载了全省 45.8% 的人口,贡献了60.6% 的经济总量;而“三州”地区占全省面积的60.3%,人口只占 8.4%,经济总量仅占 5.3%。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但人均排位相对靠后,大而不强。
从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看,当一个地区城镇化率达到 50% 以后,区域经济的空间形态将逐步迎来由“虹吸集聚”向“辐射扩散”发展的拐点。2017年,四川省城镇化率达到 50.4%,正处于优化经济地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重要机遇期。在这个“窗口期”谋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重要。
2018 年 6 月,针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 “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一干”就是要做强“主干”,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多支”就是打造四个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形成区域发展的多个支点支撑。
经过一年左右的发展,四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9 年前三季度,成都 GDP 增长 8.1%,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在全省的增速排位从上年同期的第 12 位上升至第 9 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0.3 个百分点,已连续 3 个季度高于全省。成都 GDP 总量达到 12047.3 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 35.5%,比上年同期提高 0.5 个百分点,“主干”地位明显。同时,成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也在不断增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不断推进,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2019 年前三季度,环成都经济圈 GDP 总量达到 8396.5亿元,增长 8.0%,川南经济区 GDP 总量达到 5548.1 亿元,增长 8.4%,川东北经济区 GDP总量为 5310.8 亿元,增长 7.8%,攀西经济区 GDP总量为 2138.8 亿元,增长 5.9%。四大经济区平稳增长,协同发展,对全省经济多点支撑的态势明显。2019 年前三季度,7 个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力带动了所在区域的发展。
下一步,还需在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支撑体系、落实工作责任等方面继续发力,推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